麻醉在腹腔腫瘤手術中的關鍵作用
01 為什么麻醉對腹腔腫瘤手術至關重要? ??
每次走進手術室,家屬常常會問:“會不會很痛?麻醉安全嗎?”其實,現代手術場景下,麻醉醫生像隱形守護者一樣,貫穿手術全過程。不管是讓人安靜入睡,還是緩解手術引起的緊張和痛苦,麻醉都不是簡單的“打一針睡覺”,而是一整套保障手術安全和患者舒適的醫學流程。
對于腹腔腫瘤手術來說,麻醉起到的作用相當于修路工和交通指揮員——一方面幫身體“屏蔽”疼痛和不適,一方面實時關注血壓、心率等生命信號,在關鍵時刻馬上調整用藥,為手術順利進行爭取最好的條件。
很多大手術都離不開高水平的麻醉支持。如果把腹腔腫瘤手術看作一次復雜的工程,麻醉就是保障工程安全順利完成的底層保障。需要留心的是,麻醉并非萬能,術前評估和合作都很關鍵。
02 麻醉方式有哪些?全身麻醉和局麻有什么區別? ??
- 全身麻醉: 患者在麻醉醫生的幫助下,像進入深度睡眠一樣完全無意識,適合手術范圍較大或刺激較強的手術。例如有位54歲的男士,身高167cm、體重76kg,因腹腔腫瘤接受了全身麻醉下的手術,術中安靜舒適,無不良記憶。這個例子提醒我們,大部分腹部“大手術”通常需要全麻支持。
- 區域麻醉(局麻/半麻): 只讓身體某一部分暫時失去感覺,比如脊麻(讓下半身麻木)。對于腫瘤較小、創傷不大的操作,或不能耐受全麻的老人,有時醫生會考慮這個方案。
- 復合麻醉: 有些復雜手術,還會把全麻和區域麻醉結合使用,讓術中術后都更舒適。這種方式下,患者既不會疼,也能得到更好的鎮痛管理。
對大部分腹腔腫瘤手術來講,選擇哪種麻醉方式通常要結合病情、疾病位置、身體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建議每位患者和家屬都能提前和麻醉醫生溝通好,消除顧慮再安心接受治療。
03 腹腔腫瘤手術時,生命體征怎么被嚴密監控? ??
說到手術時的安全保障,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除了主刀醫生,麻醉醫生也是“幕后大管家”。手術臺上的每一分鐘,監護儀都在嚴密記錄著血壓、心率、呼吸、氧飽和度等數據,就像飛機駕駛艙一樣時時監控各種“儀表盤”。
有時候,大的腹腔腫瘤切除手術中,由于腫瘤和大血管、內臟關系緊密,稍有變動,患者的血液循環或呼吸參數就可能波動。這時,麻醉醫生可以在數秒內調整用藥、補液,維持指標平穩,極大降低手術風險。這些“無聲的守護”和對危急變化的迅速反應,是患者和家屬往往察覺不到,卻真正保命的關鍵環節。
雖然大多數人術后只記得麻醉“讓人睡了一覺”,其實整個過程中還有各種細致的調控。不得不說,遇到專業的麻醉團隊,是腹腔腫瘤患者手術路上最堅實的保障之一。
04 術后疼痛和恢復,麻醉團隊怎么幫患者? ??
手術做完,麻醉的角色還沒結束。很多患者覺得手術后一醒來身體疼痛,其實現代麻醉技術已經可以讓多數人痛感減輕到最小。麻醉團隊會根據不同人群,采取多種鎮痛方式,比如按需用藥、鎮痛泵、甚至局部鎮痛技術,最大程度幫助患者順利過渡術后初期的“過渡期”。
例如腹腔腫瘤術后,針對切口疼痛,設置合適的鎮痛方案可以讓患者能翻身、走動、恢復快,減少因疼痛引起的心率、血壓變化?;謴推诘逆偼纯刂坪褪孢m管理,還能降低術后呼吸感染、血栓等并發癥的風險。
實際上,疼痛管理已經成為手術治療鏈條上非常關鍵的一環。有研究顯示,術后鎮痛的質量影響到康復進度和住院時長[1]。因此,不要覺得麻醉“只是睡一覺”,術后鎮痛方案同樣要積極配合。
05 麻醉相關的風險和并發癥有哪些? ??
很多人關心麻醉本身會不會有危險,其實絕大多數麻醉并發癥都很少見,但完全“零風險”是不現實的。常見的風險比如惡心嘔吐、喉嚨痛、暫時性意識模糊等,多數都能很快恢復。個別人可能因為基礎?。ㄈ绺哐獕骸⒛I病等)、腫瘤本身位置特殊等,出現血壓下降、呼吸抑制、甚至心律異常,需要麻醉團隊及時應對。
舉例來說,患有腹腔腎囊腫伴結石的患者,在手術麻醉過程中如出現腎功能波動,麻醉醫生會實時監控指標,必要時調整藥物類型和劑量,減少對腎臟的負擔。需要強調的是,有些并發癥發生概率非常低,恰當的評估和交流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另外,有研究表明高齡患者、既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發生術中危險的概率略高,需要特別關注[2]。不過通過詳細的術前問診、體檢和合理選擇麻醉方案,絕大多數都能規避掉大風險。家屬和患者不必過度擔心,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術前一定如實告訴醫生相關病史,有助于制定更個性化的安全方案。
06 麻醉醫生在重癥監護和急救中還能做什么? ?
說起來,麻醉醫生不僅工作在手術臺邊,也常常在重癥監護病房(ICU)和急救現場為危重病人提供搶救支持。比如腹腔腫瘤術后有患者突然發生大出血、呼吸衰竭等急癥,麻醉醫生可以用氣道管理(如氣管插管)、有創監測和藥物復蘇等“救命措施”第一時間穩定病情,是很多生命通道里的關鍵力量。
在腫瘤患者圍繞手術期的整個治療鏈條中,麻醉團隊經常參與術前評估、高危患者的術后ICU管理,以及輔助搶救意外狀況。和手術、護理、重癥團隊通力協作,為患者構建起更完善的安全屏障。正如一些文獻總結的,綜合管理團隊能顯著減少手術圍術期并發癥及死亡率[3]。
也就是說,麻醉醫生不僅是“麻痹疼痛”的專家,更是在全身狀況干預、急救搶救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07 如何通過健康習慣輔助預防和術后恢復? ??
日常生活中,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其實也能間接影響腫瘤手術效果及術后恢復。相比討論“會得病的食物”,更建議大家關注怎樣通過好的飲食習慣幫助身體恢復,比如:
- 高蛋白食物 (如魚、蛋、豆類): 幫助修復組織,促進免疫力。建議每餐包含一點優質蛋白,尤其是術后恢復期。
- 新鮮蔬菜和水果: 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有助于腸胃功能恢復??啥鄻哟钆洌苊鈫我伙嬍场?/span>
- 全谷物米面和薯類: 比精米精面更有營養,搭配雜豆雜糧,能增加飽腹感且利于腸道健康。
- 足量水分: 促進代謝、防便秘或身體脫水。一天建議1500-2000ml,術后遵醫囑適當增減。
- 充足睡眠+心情調節: 充足睡眠有助于身體修復,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4]。遇到術后焦慮時,可適當與家人、朋友或專業心理師交流。
如果術后出現持續腹痛、發熱、切口紅腫滲液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回醫院復查。腫瘤手術后,復查B超、CT等由專科醫生安排,建議嚴格執行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總結一句話:多補充營養食物、適度運動、保持愉快心情,是恢復身體“元氣”的關鍵,也是預防腫瘤復發的基礎。別忽視日常飲食和生活調養的長期作用。
結語 ??
回過頭來看,麻醉團隊其實無處不在。從術前準備到術后疼痛的緩解,從手術臺到ICU急救的“臨門一腳”,都是患者安全和順利康復的有力保障。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麻醉風險大幅下降,只要積極溝通配合,絕大多數腹腔腫瘤患者都能夠順利走過手術這一關。
每個人的病情、身體狀況都不同,有疑慮的地方不妨多和醫生聊聊。最實用的建議:相信專業、配合治療、術后好好休養,就是健康的關鍵一步。如果你或身邊的人即將面對相關手術,這些知識也許能帶來一點點安心和幫助。
參考文獻
- McDonnell, J. G., & Laffey, J. G. (2009).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and recovery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 23(1), 81-93.
- Ziv, A., Eisenkraft, J. B., & Weiser, T. G. (2016). The impact of patient age and comorbidities on perioperative outcomes. Anaesthesia, 71(Suppl 1), 81-85.
- Pearse, R. M., et al. (2014). Effect of a perioperative, cardiac output-guided hemodynamic therapy algorithm on outcomes following majo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JAMA, 311(21), 2181-2190.
- Irwin, M. R., & Olmstead, R. (2017). Sleep,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 How sleep dysfunction affects cancer risk and recovery. Nature Reviews Cancer, 17, 75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