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阿爾茨海默癥:5個關鍵知識點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有時會突然忘了鑰匙放哪兒,或者一時想不起熟人的名字。不過,對某些人來說,這種“偶爾的健忘”卻逐步發展成了日常生活里的絆腳石。阿爾茨海默癥并不是簡單的年紀大了會忘事,而是一種實實在在影響生活的疾病。下面,咱們從幾個核心問題聊一聊,希望能幫你和家人多一些了解,多一點安心。
01 簡單說,阿爾茨海默癥是什么? ??
阿爾茨海默癥常常被稱作“記憶的橡皮擦”。其實,它是一種慢慢影響大腦的疾病,最初表現為記憶丟失,后來還會影響人的語言能力、判斷力,甚至讓性格逐步發生變化。這和我們偶爾忘事不同,阿爾茨海默癥屬于神經退行性疾病,會讓腦里的神經通路一點點失去活力。
根據 “Mayo Clinic” 的介紹,這種疾病進展通常很緩慢,最初幾年只有細微的變化,容易被誤認成正常衰老(Mayo Clinic, 2022)。但時間一長,癥狀會逐步加重,影響到生活各方面。??
如果你身邊有人到了中老年階段,發現他們經常重復同一個問題、很難完成熟悉的家務、對常去的地方有點迷糊,別只當作“年紀大了”,其實這時候就該引起注意了。
02 哪些癥狀要警惕?
- ?? 短時記憶反復丟失:經常忘記剛做過的事情,比如剛叮囑的事轉頭就忘。
- ?? 表達和理解變難:說話時突然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交流容易卡殼,或者聽不懂簡單指令。
- ?? 時間與空間感混亂:會忘記日期、季節,甚至在熟悉的小區里迷路。
- ?? 脾氣變差,情緒波動:小事易急躁或沮喪,判斷變得猶豫不決。
- ??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洗澡、做飯等日?,嵤聲涎踊蜃鲥e步驟。
有一位58歲的女性患者,幾個月內總是重復詢問已經得到答案的問題,最近家人還發現她老是找不到回家的路。這個例子其實很常見,也告訴我們,一旦這些癥狀成了家常便飯,最好盡快尋求專業醫生的建議。
03 為什么會得阿爾茨海默癥?
- ??????????? 遺傳易感性:研究顯示,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風險較高。比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曾得過,子女發病概率會上升(Scheltens et al., 2021)。
- ?? 異常蛋白質積累:主要有淀粉樣蛋白斑塊和神經原纖維纏結。這些異常物質在大腦堆積,破壞神經細胞通訊(Hardy & Selkoe, 2002)。
- ? 年齡增長:發病概率隨年齡明顯增加,尤其是65歲以上人群里,這種“慢動作”的變化更常見。
- ???♂? 生活方式和慢性?。?/b>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缺乏運動等都會增加風險。另外,長期高度壓力、孤獨、缺睡也是已知的不良因素。
- ??? 腦部損傷:嚴重腦外傷可顯著提升患病可能。感嘆一句,保護大腦每天都很重要。
其實目前還沒辦法通過某一個單獨的原因來解釋所有患者,為了自己的大腦健康,在能控制的因素上適當調整肯定是有益的。
04 診斷都查什么?
阿爾茨海默癥的診斷并不是通過單一的血液或影像項目就能確定,需要“多步走”:
- ?? 病史采集和問診:醫生會詳細詢問近期生活變化、家族病史、藥物服用情況。
- ?? 標準化認知功能測試:比如簡易精神狀態檢查表(MMSE)等,測試記憶、注意力、語言等。
- ????? 神經影像學:腦部MRI或CT檢查,用來排除中風、腦腫瘤等其他問題。
- ?? 部分情況下:醫生還可能建議進行一些特定的生物標志物(如腦脊液檢查),以幫助更早識別疾病進展。
實際上,診斷既考驗醫生經驗,也需要家人提供豐富的信息。發現家里老人異于以往,記得及時記錄、主動溝通,這樣醫生才能更快更準地幫忙。
05 有哪些治療與干預方式???
- ?? 藥物治療:現在主要有幾種能改善癥狀的藥物,比如膽堿酯酶抑制劑用于延緩記憶惡化,但并不能逆轉疾病。
- ?? 認知訓練和心理支持:結構化的腦力活動(如益智游戲、書法)、定期的自理能力練習,能延緩功能下降。
- ?? 生活環境調整:居家安全防護(如地面防滑、減少復雜物品)和規律生活作息,都有助于照護。
- ?? 家庭和社會支持:親人的耐心溝通、同伴支持小組等,都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焦躁,提升生活信心(Livingston et al., 2017)。
總之,目前阿爾茨海默癥沒有根治手段,但通過綜合治療方法,許多癥狀可以得到緩解。最好的辦法是盡早發現、長期支持。
06 家里有阿爾茨海默癥,生活上怎么做?
- ?? 均衡飲食:多選全麥、深綠色蔬菜、新鮮水果、橄欖油。比如每天1小把堅果,有助于大腦活力(Morris et al., 2003)。
- ???♀? 適度運動:每周至少5次快步走40分鐘,能明顯提升認知功能,減少大腦萎縮風險。
- ?? 興趣愛好:畫畫、拼圖、跳舞等需要用心的活動,可以活躍神經通路,有助于延緩記憶衰退。
- ?? 規律作息:每天按時睡覺、起床,讓身體和大腦都能規律“休息”。
- ?? 多社交:建議定期和親朋好友聚會,即使只是聊天,也對認知健康有好處。
- ?? 診療隨訪:確診患者建議每3-6個月復查一次現狀,有變化隨時聯系??漆t生。
對于家屬來說,既要關注患者情緒,也要照顧自己的感受。適當分工照護,多和醫療團隊溝通,會讓生活順暢許多。
阿爾茨海默癥雖然是常見的“老年問題”,但它和簡單“糊涂”還真不是一回事。通過了解這些要點,如果家里有人出現了相關癥狀,知道如何判斷、如何照護,心里會多一分底氣。其實,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適用,養好自己的大腦,也是在給家人多一份安心。遇到困惑,不必怕,專業醫生和身邊人都在這里陪著你。
參考文獻
- Hardy, J., & Selkoe, D. J. (2002). The amyloid hypoth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 and problems on the road to therapeutics. Science, 297(5580), 353-356.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072994
- Livingston, G., Sommerlad, A., Orgeta, V., et al. (2017).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Lancet, 390(10113), 2673-2734.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7)31363-6
- Mayo Clinic. (2022). Alzheimer's disease: Symptoms & causes.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lzheimers-disease/symptoms-causes/syc-20350447
- Morris, M. C., et al. (2003). Consumption of fish and n-3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Archives of Neurology, 60(7), 940-946. https://doi.org/10.1001/archneur.60.7.940
- Scheltens, P., De Strooper, B., Kivipelto, M., et al. (2021).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397(10284), 1577-159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2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