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表現
1、肺結核
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午后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如治療不及時不徹底,病灶破潰入胸膜腔引起支氣管-胸膜瘺也可產生液氣胸。
2、肺膿腫
起病急驟,患者畏寒、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伴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膿痰。炎癥波及局部胸膜可引起胸痛。病變范圍較大,可出現氣急。此外,還有精神不振、乏力、胃納差。7~10天后,咳嗽加劇,膿腫破潰于支氣管,咳出大量膿臭痰,每日可達300~500ml,因有厭氧菌感染,痰有臭味,靜置后分為3層,由上而下為泡沫、黏液及膿渣,膿排出后,全身癥狀好轉,體溫下降,如能及時應用有效抗生素,則病變可在數周內漸好轉。有時痰中帶血或中等量咯血。如治療不及時不徹底,病變可漸轉為慢性。有的破向胸腔形成膿氣胸或支氣管胸膜瘺。
3、食管破裂
由于體格檢查多表現為急腹癥,可有液氣胸的相應體征,上腹壓痛,肌緊張,甚至板狀。因此必需注意與胃十二指腸穿孔進行鑒別診斷,X線檢查可確診。
4、食管、胃內容物進入胸、腹膜腔
可引起化學性胸、腹膜炎,可以有急性化膿性縱隔炎及胸、腹膜炎的表現。因此在診斷時應注意防止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