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種牙”,安全永遠比速度和漂亮更重要。所有3D打印種植體在臨床用前都會經過一系列評估,主要看以下幾方面:
評估重點 | 具體內容 | 舉例說明 |
---|---|---|
材料生物相容性 | 材料在體內是否安全、是否引發炎癥 | 鈦合金是常見優選(Kwon et al., 2021) |
結構力學穩定性 | 能否長期“經得住咬合”、不變形斷裂 | 打印后需做強度測試 |
表面微觀結構 | 表面粗糙度關系骨細胞依附與生長 | 研究指出微米級結構更有利骨結合(Mangano et al., 2017) |
臨床長期表現 | 有無脫落、松動或感染、牙齦退縮等 | 需隨訪數據3年以上 |
3D打印種植體已經悄然走進部分臨床,不再是“實驗室里的新鮮玩意”。
不過到目前為止,3D打印種植體還屬“個體化醫療”范疇,較大規模隨機對照臨床驗證仍在進行。
技術每天都在進步。未來幾年,打印精度提升和新型生物材料的問世,可能為3D打印種植體帶來下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