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致命過敏”:搶救藥物指南全解析
認識嚴重過敏反應
想象一下,不經意吃下一塊蛋糕,嘴里剛感到微微發麻,人已經開始頭暈。其實,這正是一些人遭遇嚴重過敏反應的真實場景。過敏性休克(醫學名稱:過敏性反應性休克,英文名 anaphylactic shock)是一種突發且極其危險的情況,整個過程往往從輕微的不適發展到瞬間威脅生命。
在身體內部,免疫系統把原本無害的東西誤當作敵人,比如花生、小麥、某些藥物。一旦這些物質進入體內,機體釋放大量“炎癥介質”(比如組胺),導致血管擴張,血壓驟降,氣道收縮。這一連串連鎖反應,幾分鐘內就可以讓血流無法到達重要器官,呼吸變得異常困難,甚至昏迷(Sampson, H.A., Munoz-Furlong, A., Campbell, R.L., et al. Second symposium on the defi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aphylaxis: summary repor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6)。
在身體內部,免疫系統把原本無害的東西誤當作敵人,比如花生、小麥、某些藥物。一旦這些物質進入體內,機體釋放大量“炎癥介質”(比如組胺),導致血管擴張,血壓驟降,氣道收縮。這一連串連鎖反應,幾分鐘內就可以讓血流無法到達重要器官,呼吸變得異常困難,甚至昏迷(Sampson, H.A., Munoz-Furlong, A., Campbell, R.L., et al. Second symposium on the defi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aphylaxis: summary repor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6)。
?? TIPS:致命過敏并不罕見,統計顯示,約每100萬人年就有6-8人因為過敏性休克而喪命(Tanno, L.K., Simons, F.E.R., et al., 2018)。
過敏反應的癥狀與表現
剛開始的時候,癥狀通常不太明顯。有人說過,“像感冒前那種渾身怪怪的”。比如舌頭有點發麻、嘴唇刺癢。這時候很多人并沒有在意;但如果癥狀持續且加重,如呼吸變急促、心跳加快,人說話也變困難,那么身體已經發出了清晰警報——嚴重的過敏正在發生。
真實案例:有位23歲女性,在餐廳誤食了少量堅果,最初只有嘴唇發麻,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持續嘔吐,最后幾乎無法說話。家人及時發現,送醫途中獲救。這提醒我們,認真對待這些警示癥狀至關重要。
階段 | 典型表現 |
---|---|
早期(偶爾出現) | 口腔輕度刺癢、輕微皮疹、眼睛水腫 |
進展(持續加重) | 胸悶、喉嚨腫脹、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意識模糊 |
真實案例:有位23歲女性,在餐廳誤食了少量堅果,最初只有嘴唇發麻,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持續嘔吐,最后幾乎無法說話。家人及時發現,送醫途中獲救。這提醒我們,認真對待這些警示癥狀至關重要。
??? TIPS:持續喉嚨癢和呼吸短促屬于晚期警告信號,要及時處理!
重要搶救藥物概述
搶救過敏性休克,速度就是生命。核心藥物并不復雜,但每種藥物有自己對應的發揮場景:
簡單來說,腎上腺素是搶救之首,抗組胺藥和皮質類固醇則用于輔助和持續觀察階段。用藥選擇要根據具體癥狀,醫生會綜合判斷,優先保障氣道和血壓穩定(Simons, F.E.R. Anaphylaxis: evidence-based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8)。
藥物 | 作用機制 | 適用場景 |
---|---|---|
腎上腺素 | 縮小血管、放松氣道、提升血壓 | 第一時間用,適合所有嚴重過敏 |
抗組胺藥 | 阻斷組胺,緩解皮膚瘙癢、紅腫 | 伴隨輕至中度皮膚癥狀時使用 |
皮質類固醇(如潑尼松) | 減少后續炎癥反應 | 預防遲發反應,輔助用藥 |
簡單來說,腎上腺素是搶救之首,抗組胺藥和皮質類固醇則用于輔助和持續觀察階段。用藥選擇要根據具體癥狀,醫生會綜合判斷,優先保障氣道和血壓穩定(Simons, F.E.R. Anaphylaxis: evidence-based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8)。
?? 持續觀察和及時使用腎上腺素,搶救成功率更高!
劑量與給藥途徑
藥物不僅要對,還得用得快、用得準。搶救時,腎上腺素的劑量和注射方式有嚴格要求:
- 腎上腺素:成人推薦劑量為0.3mg至0.5mg,一次性肌肉注射(大多在大腿外側),不建議皮下注射——作用慢。
- 兒童:劑量一般按體重算,0.01mg/kg為常用標準。
- 抗組胺藥:口服或靜脈注射,癥狀輕重決定選用。
- 皮質類固醇:通常用于注射或口服,用于防止后續發作。
?? 快準穩:腎上腺素越早注射,效果越顯著,別猶豫!
精準處置流程
搶救嚴重過敏反應時,流程越明確,效率越高。下面梳理一下標準步驟:
- 立即停止過敏源接觸(如迅速停止吃疑似食物)。
- 評估呼吸、意識、皮膚及心跳變化。
- 第一時間注射腎上腺素(隨身攜帶自動注射器者直接用)。
- 呼叫120或當地緊急醫療服務。
- 如患者未改善,5-15分鐘后可重復腎上腺素注射。
- 保持患者平躺,頭轉側位,必要時進行心肺復蘇。
- 在等候救援時,輔助使用抗組胺藥、皮質類固醇。
- 持續監測生命體征至專業醫務人員到場。
????? 別猶豫:搶救流程越簡單、執行越快,生存幾率越大!
預防與隨訪的重要性
過敏危機之后,如何進行長期管理?其實,預防措施和定期隨訪可以大幅降低再次發作風險。
- 飲食管理: 多吃新鮮蔬果、充足蛋白(比如豆制品、魚肉),有助于增強免疫防御。建議早餐加入少量堅果、晚餐適量牛奶,助力體質提升。
- 隨身藥品: 每天出門時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和過敏藥物,長期有效。
- 定期隨訪: 建議每年一次去過敏科或免疫科復查,檢測“過敏原特異性抗體”(英文名:specific IgE)水平,醫生會根據結果調整預防方案。
??? 堅持隨訪,定期評估過敏風險,對健康很有好處!
關鍵參考文獻
- Sampson, H.A., Munoz-Furlong, A., Campbell, R.L., et al. (2006). Second symposium on the defi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aphylaxis: summary report.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17(2), 391–397.
- Simons, F.E.R. (2008). Anaphylaxis: evidence-based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21(2), S402–S407.
- Tanno, L.K., Simons, F.E.R., et al. (2018). Fatal anaphylaxis in populations of children and adults in Brazil. Allergy, 73(5), 103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