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在腎結石手術中的應用:一個實用科普指南
01 麻醉在腎結石手術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很多人一提到“手術”,第一反應就是“會不會疼?能不能受得了?”其實,如今不少腎結石手術都是在麻醉下完成的,真正意義上的“痛覺消除”,讓患者從忐忑不安變得輕松。但麻醉不僅僅是讓人感覺不到疼痛那么簡單,它像是醫院里默默守護的“安全閥”,確保整個取石過程安穩順利。
??? 麻醉的核心作用,是讓患者在手術中安睡、無創、無痛,也讓醫生操作更精準、更高效。從身體角度看,麻醉還能幫助控制血壓、心率,預防手術中因緊張而出現的突發異常反應。對于腎結石手術,因為取石過程常用到內窺鏡、激光等器械,充分的麻醉保障過程不被干擾,不容易出現因疼痛而“晃動”等意外風險。
如果缺少麻醉,患者很可能因為疼痛、焦慮甚至血壓異常而讓手術中斷或加重身體負擔。所以說,麻醉不僅僅追求“零疼痛”,更是手術成功和術后快速恢復的保障。
02 腎結石手術前麻醉的準備有哪些?
手術麻醉不是臨時決定的。它要求嚴謹、分步驟來確保每位患者都能在安全區間里順利完成手術。說起來,像為一場“有序演出”做準備,每一個環節都要仔細排查、精準定制。我們來看一位76歲的男士,因為腎結石伴發積水和感染,需要接受全身麻醉下的經尿道激光碎石手術。這個例子很有代表性,也反映了臨床上常見的流程。
- ?? 健康評估: 醫生會詳細詢問病史,比如有沒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還會關注近期是否感冒發燒、過敏史等。然后會檢查身體,如聽心肺、測血壓、抽血化驗、檢查腎功能等,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接受某種類型的麻醉。
- ?? 確定麻醉方式: 腎結石手術方式不同,麻醉方式也有差別。常見的有全身麻醉、腰麻(脊髓麻醉)等。全身麻醉適合多發結石、手術時間較長、合并感染等復雜情況;局部麻醉多用于短時間、簡單的取石操作。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病情和手術復雜度來個體化選擇。
- ?? 術前飲食與指導: 一般建議手術前6至8小時不要進食、4小時不飲水(具體時間醫生指導為準)。因為麻醉后反應慢、容易嘔吐,胃里有東西容易發生誤吸等風險。
這提醒我們:即便只是“碎個小石頭”,術前專業評估和準備都必不可少,千萬別掉以輕心。
03 腎結石手術中麻醉的管理是怎樣的?
手術室里,麻醉醫生就像“駕駛員”,讓患者平穩地從手術前進入“睡眠隧道”,再安全“帶回現實”。管理麻醉不是“打一針就行”,而是一場全程監控的技術活。
- ????? 生命體征監測: 麻醉醫生會持續觀察患者的心跳、血壓、呼吸、血氧等,每一次變化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這些數據直接反映出患者全身狀態,一有異常能第一時間處理。
- ?? 藥物精準調節: 麻醉劑的量和類型是動態調整的,既要讓病人無痛、肌肉放松,也不能過量到抑制心肺功能。激光碎石手術有時會有刺激性的疼痛點,醫生會適時增加或減少麻醉劑量。
- ??? 應對突發狀況: 即使做足準備,偶爾也會遇到藥物過敏、血壓驟然升高或降低、呼吸變慢等意外狀況。麻醉醫生會根據現場情況及時用藥、補液或其他干預措施,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04 腎結石手術后的麻醉效果與恢復如何?
手術做完,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很快醒?會不會痛?其實,90%以上的患者能在手術后短時間內安全蘇醒,大部分人在清醒后數小時即可下床活動。麻醉藥物在體內代謝后,殘留作用也會隨之消退,有些人可能會有短暫“頭暈”“嗓子不舒服”“嗜睡”等感受,這都屬常見現象。
- ?? 麻醉恢復期: 很多全麻藥物代謝較快,1~2小時后多能下床簡單活動。當然,個別患者,年齡偏大或者合并肝腎功能異常,清醒時間可能會延長。
- ?? 術后鎮痛: 激光碎石等部分腎結石手術有一定創口。醫生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量身開方”,如靜脈注射止痛藥、口服止痛藥(無奈口服難度大時選外用貼片等)。故意忍疼不可取,及時告知醫護人員才能更好緩解不適。
- ???♂? 恢復活動: 清醒后鼓勵早期活動可預防下肢血栓和便秘,但前提在于恢復意識清楚、不惡心嘔吐情況下進行。
這些細節關系到每個人手術體驗和后續康復,別忽視麻醉醫生的術后指導,聽從醫護團隊的安排行動,是順利過渡到完全恢復的小秘訣。
05 麻醉與腎結石手術并發癥的關系是什么?
關于麻醉,不少人始終有疑問:會不會留下什么后遺癥?手術安全是不是主要“受麻醉左右”?其實大多數麻醉在安全范圍內很可靠,不過有極個別患者可能會出現并發癥,例如短暫的譫妄(意識模糊)、術中嘔吐、呼吸暫停等,但真正嚴重并發癥發生率極低。
年齡較大或合并感染、基礎疾病患者(如我們上述的76歲男性)風險相對高些,這時麻醉方案會進一步精細調整。
- ?? 呼吸和循環問題: 全身麻醉可能導致呼吸減慢、血壓波動,通常麻醉醫生會進行細致監測,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 ?? 神經功能異常: 個別高齡患者會有短期意識混亂、記憶力下降;大多可以逐步恢復正常,較少有長久影響。
- ?? 術后惡心嘔吐: 是最常見的輕度反應,多數持續時間短,通過調整藥物、進食等方式能得到緩解。
????? 醫學界研究(如Mekayten et al., 2022)顯示,現代麻醉技術和監護設備能有效預防絕大多數并發癥。如果你有既往藥物過敏、心肺疾病,主動告知麻醉醫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安全性。
06 日常生活中如何應對腎結石手術后的麻醉影響?
說到術后生活調整,很多人最怕“麻醉沒徹底恢復”會耽誤恢復。其實,只要掌握了科學的休整辦法,絕大部分人在術后都能慢慢恢復到原本狀態。用三點來舉例,每個人都可以采納:
- ?? 合理休息: 術后最初一天盡量以臥床為主,等到頭腦清醒、不頭暈眼花時再逐步增加下床時間。徹夜失眠或強行熬夜都不利于神經系統恢復。
- ?? 清淡飲食: 手術結束后建議以容易消化的清淡流質為主,逐漸恢復到平日飲食。大米粥(能補充能量且易消化)、雞胸肉湯(補充蛋白幫助創口愈合)、橙子(維生素C利于恢復),這些都適合作為術后的“伙食三件套”。
- ???♀? 逐步恢復活動: 初步康復后,每天適當走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肢體僵硬和血栓風險。當然,量力而行,感覺到力不從心時應及時尋求幫助。
也有部分人關心“會不會一暈就是幾天、反復想睡覺”。其實,多數藥物很快就排出體外。只有極少部分體質特殊、合并肝腎功能減退的人需要更長時間恢復。這提醒我們,術后別急著自行開車或操控危險工具,穩妥為主。如果實在覺得哪里不對勁,盡快回醫院復查。
參考文獻
- Hood, D. D., & Dewan, D. M. (1993). Anesthetic considerations and management for urologic surgery. Anesthesi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1(2), 407-431.
- Mekayten, M., Einav, S., Zukerman, O., Weiniger, C. F. (2022).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urologic anesthesia: Current approaches and evidence. Anesthesia & Analgesia, 134(6), 1203-1212. https://doi.org/10.1213/ANE.0000000000006014
- Pane, S., McNeill, C. S., & Hutchinson, R. C. (2020).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protocols for urolithi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Current Opinion in Urology, 30(2), 180-186. https://doi.org/10.1097/MOU.0000000000000722
- Mayo Clinic. (2023). Kidney stones—Symptoms & caus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kidney-stones/symptoms-causes/syc-2035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