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背后的秘密:耵聹栓塞與聽力下降
01. 耵聹是什么?
有時候,和年長的家人聊天,發現他們頻頻讓我們重復——不是沒聽進去,而是真的“聽不見”。不少人下意識會以為,聽力下降是歲月的“專屬”,其實這里面有不少可逆的小麻煩。耳朵里的耵聹(dīng níng),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屎,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就是讓聲音卡住的“隱形門”。??
耵聹其實是耳道自帶的“清道夫”和“保護傘”。它是一種由耳道腺體分泌的黃色或棕色物質,混合了脫落的皮膚、灰塵等雜質,對外來的小顆粒和細菌有屏障作用。簡單來說,它既可以“抓住”灰塵,也能幫助耳道保持適度潮濕,避免干裂。
但有時候,這位“守門員”有點太過盡責,耵聹堵得太多,就可能讓我們的耳朵像被塞住一樣,影響正常聽力。
02. 常見的癥狀變化
剛開始,許多人對耳道里多出一點耵聹并不在意。事實上,初期只會有一些輕微的不適,像偶爾覺得耳朵悶悶的,或者偶爾聽到聲音小了一些。有人洗澡后突然覺得耳朵“悶住了”,這往往是因為水讓干硬的耵聹突然膨脹,短時間堵住了聲道。
階段 | 典型表現 | 說明 |
---|---|---|
早期 | 偶爾悶感、短暫聽不清 | 通常在洗頭或挖耳后發現 |
進展期 | 持續聽力下降、耳鳴 | 聲音像隔著棉花 |
嚴重時 | 持續耳堵、講話回音感 | 甚至出現輕微頭暈、不適 |
說起來,這些癥狀單獨出現時并不典型,容易當成小毛病。只有當堵塞加重,才會徹底感受到耳背、聽不見的困擾。
一位27歲男性,最近總覺得右耳聽聲音不如左耳清楚,每早洗臉時會短暫覺得耳朵堵住,但過一會又恢復。后來用耳塞聽歌一周后,右耳幾乎持續性聽不見,伴有嗡嗡聲。這說明,癥狀從偶爾到持續變化,正是耵聹“悄悄惡化”的軌跡。
03. 耵聹栓塞的真正成因
為什么有的人耳屎總是積得多?其實這跟個人體質、日常習慣有很大關系。簡單來講,耵聹栓塞和以下幾個原因密切相關:
- 耳道油脂分泌旺盛 ??
有的人耳道腺體天生活躍,分泌的耵聹偏多,容易積累,不易自行排出。 - 過度清理耳道
喜歡用棉簽、發卡“摳耳朵”,反而會把耵聹推得更深,讓堵塞加重。
實際情況中,用棉簽清理,80%的人會把耵聹越推越深(Roland et al., 2008)。 - 頻繁佩戴耳塞/耳機 ??
長時間佩戴會讓外耳道的“自清功能”失效,也容易加快耵聹積累。 - 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耳道皮膚代謝變慢,耵聹更易變干,老年人栓塞比例更高。 - 某些慢性耳病
比如慢性外耳道炎等,會讓耵聹排出不暢。
研究顯示,老年群體中因耵聹導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接近30%(Guest et al., 2004)。
04. 如何確診耵聹栓塞?
單憑“聽不清”,很難斷定就是耵聹引起的。確診主要依靠耳科專業檢查,過程非常簡單,無創且快捷:
- 耳鏡直視檢查
醫生用耳鏡(或電子耳道鏡)檢查耳道深處,直接觀察是否有耵聹堵塞。 - 聽力測試
出現長期、明顯聽力下降時,往往會配合聽力測試,排除中耳和神經方面問題。
61歲女性,因“長時間耳朵悶、聽別人說話總漏字”就診,醫生發現單側耵聹堵死了耳道。沖洗后聽力迅速恢復,這說明及時就診,專業檢查可以明確問題、快速改善。
需要注意,癥狀發展到持續耳聾、耳堵時,不要僅僅等待自愈。自己用力清理反倒危險,容易弄破耳道甚至鼓膜。
05. 正確處理耵聹栓塞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在家試圖硬摳、倒油、滴醋,這些方法不僅無效,有時還會讓問題惡化。專業處理才是明智之選。常見的處理方法包括:
- 耳道沖洗: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溫水或專用沖洗液,將耵聹溫和沖出。無創、快速,安全性高。
- 藥物軟化:針對特別干硬或貼壁的耵聹,醫生會推薦專用軟化劑(滴耳液),讓耳屎變軟后,再做進一步處理。
- 專業器械取出:當堵塞特別頑固,會用彎勾、吸引器等,醫生操作,防止傷到耳道。
- 絕不要用硬物掏耳朵,以免劃傷耳道或刺穿鼓膜。
- 出現中耳炎、糖尿病等情況,更不能自行清理,避免感染。
- 正規醫院或耳鼻喉門診是最佳選擇。
06. 怎么預防耵聹太多?日常護理這樣做
日常生活中,只要方法得當,多數人可以避免耵聹栓塞帶來的麻煩。下面這份表格,幫助大家輕松記住幾個關鍵點:
方法 | 作用 | 建議 |
---|---|---|
正確清潔 | 減少耵聹堆積 | 用濕毛巾擦外耳廓,避免用棉簽、塑料棒伸入耳道 |
定期健康檢查 | 早發現問題 | 每年到耳鼻喉門診查1次,尤其45歲后或患糖尿病等慢病者 |
科學佩戴耳塞/耳機 | 減少外道屏障受損 | 連續使用不超1小時,出汗時及時擦干外耳 |
均衡飲食 | 利于身體自清功能 |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量飲水,幫助皮膚和耳道健康 |
- 無需頻繁清理耳道,身體有自清能力
- 出現外耳道不適、分泌物增多、持續耳堵等情況,建議盡早專業檢查
07. 寫在最后: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擔心
身邊不少人習慣了“自己掏耳朵”,甚至把這當作消遣的樂趣。其實,對待耳朵,保護比“保養”更重要。大多數情況下,耵聹是無害的,只是偶爾因為體質、習慣等原因變成了“小麻煩”。日常少用工具亂掏,注意觀察聽力變化,適度定期體檢,大部分耳朵問題可以避免走到嚴重的地步。
偶爾耳悶耳堵別緊張,必要時交給專業醫生檢查處理,通常結果都令人放心。只要多一點專業知識,生活其實能更輕松。
參考文獻
- Guest, J. H., Greary, S. and Michael, P. (2004). Impacted Cerumen: 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among U.S. Elders.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Practice, 17(5), 370–376.
- Roland, P.S., Stewart, M.G., Hannley, M., and Lee, C.H. (2008).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Cerumen Impactio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139(3), S1–S21.
- Smith, C. and Dillon, H. (2016). Hearing Loss in Older Adults: Causes and Management.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00(4), 73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