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急救指南
01 糖尿病和低血糖的“曖昧”關系
傍晚在家,86歲的林阿姨坐沙發上習慣性地喝起了糖水,說這是醫生讓她常備的。她患糖尿病多年,有時還會因為吃藥太準點反而覺得頭暈心慌。其實,像林阿姨這樣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就像“不速之客”一樣偶爾來訪。
糖尿病是一種身體處理血糖能力下降的疾病,多數情況需要藥物(如胰島素、降糖藥)幫助控制血糖。當血糖降得過低時(通常指血糖低于3.9 mmol/L),身體就容易出問題。低血糖不止讓人覺得難受,反復發作還可能導致意識喪失,甚至危及生命。特別是年紀較大的患者,身體反應慢,更容易因低血糖陷入危險境地。醫學界曾統計,因低血糖入院的糖尿病患者中,65歲以上占比接近四成(Geller et al., 2014)。
糖尿病是一種身體處理血糖能力下降的疾病,多數情況需要藥物(如胰島素、降糖藥)幫助控制血糖。當血糖降得過低時(通常指血糖低于3.9 mmol/L),身體就容易出問題。低血糖不止讓人覺得難受,反復發作還可能導致意識喪失,甚至危及生命。特別是年紀較大的患者,身體反應慢,更容易因低血糖陷入危險境地。醫學界曾統計,因低血糖入院的糖尿病患者中,65歲以上占比接近四成(Geller et al., 2014)。
?? 小知識: 所謂低血糖,并不意味著糖尿病藥“吃錯了”,而是調節不平衡造成的常見情況。
02 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低血糖?
有不少家屬“怕血糖高”,其實老年人更應防“掉得太低”。
- 1. 身體調節能力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肝臟和腎臟代謝葡萄糖的能力減弱,低血糖時身體提醒機制像“鬧鐘遲到”,讓危險更難察覺。 - 2. 藥物隨意調整
有位75歲的李爺爺,剛換新降糖藥、不懂調整飲食,第二天清晨坐在床邊直發抖。老年人對藥物更敏感,一點劑量變化就可能讓血糖大幅波動。 - 3. 飲食、運動變化
有時候,早餐吃得太晚、運動突然增多——比如天氣轉暖后晨練時間推遲,這些生活習慣都會讓老年患者血糖更加“不聽話”。
具體誘因 | 生活案例 |
---|---|
藥物過量或漏餐 | 71歲黃阿姨因睡過頭漏吃早飯,血糖驟降(僅用一次病例) |
腎功能減退 | 部分高齡患者長年腎功能差,藥物在體內滯留時間長 |
體力活動突然增加 | 退休的王伯突然增加遛彎時間 |
? 建議:血糖測量不要只依賴感覺,定期監測很有必要。
03 低血糖的癥狀:輕微到嚴重如何分辨?
老人低血糖的癥狀有時很不典型,偶爾只是有點餓、手微微發抖。有時候,像是普通疲勞或困倦,被誤以為是沒睡好。
簡單列舉下不同階段可能出現的表現:
簡單列舉下不同階段可能出現的表現:
早期信號 | 明顯癥狀 |
---|---|
感覺餓/心慌、手腳無力 | 突然出汗、言語含糊、走路打晃 |
輕微頭暈或心跳加快 | 意識模糊、無法叫醒、抽搐 |
偶爾情緒急躁 | 甚至昏迷(此時已非常緊急) |
?? 提醒:老年患者即使只表現出一點點異常,都應多加留心,尤其是早上和深夜。
04 低血糖發作,如何第一時間自救和互救?
低血糖發作時,掌握正確的急救步驟是關鍵。以“快、準、穩”為原則:
- 及時補充糖分
還能自己吃東西時,立即給予15克左右的速效糖分,比如葡萄糖片、含糖飲品(不含人工甜味劑)或幾顆方糖。10-15分鐘后復查血糖。 - 持續觀察反應
補糖后如癥狀未緩解,可再補相同糖分?;謴秃罂蛇m量補充正餐或小點心,避免血糖回落。 - 意識喪失時勿喂食
出現昏迷、抽搐等,切勿強行口服,以防嗆咳。應讓患者側臥,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撥打120,等專業救援。
? 小貼士:隨身攜帶速效糖果,告訴家人或朋友急救流程,關鍵時刻不慌亂。
05 日常管理:預防低血糖的小妙招
預防低血糖,關鍵在于日常管理和一些簡單的好習慣上。
飲食方面:
運動方面:建議每日保證適量活動,如散步、柔軟操,不要忽快忽慢。飯后休息一會兒再運動最安全。
用藥方面:定時定量,不隨意增減劑量。建議家人定期查看藥盒,防止漏服錯服。
飲食方面:
食物 | 作用 | 建議吃法 |
---|---|---|
全麥面包 | 慢慢釋放能量 | 早餐常備,搭配蔬菜 |
雞蛋 | 提供持久飽腹 | 每天1-2個,和主食換著吃 |
小米粥 | 溫和補充碳水化合物 | 晚餐可選,空腹不喝白粥 |
運動方面:建議每日保證適量活動,如散步、柔軟操,不要忽快忽慢。飯后休息一會兒再運動最安全。
用藥方面:定時定量,不隨意增減劑量。建議家人定期查看藥盒,防止漏服錯服。
?? 行動建議:記錄每天的飲食和用藥,必要時咨詢醫生調整。
06 家庭和社區:支持力量不可少
很多老人即使明知道低血糖危險,真正發作時還是容易慌亂。家庭和社區的合力支持尤其重要。
- 家人參與:和老人一起學習低血糖自救知識,經?;ハ嗵嵝押蛶椭涗浹亲兓?/li>
- 社區資源:不少社區衛生中心會定期舉辦糖尿病知識講座,可以預約參加,讓老人更有信心。
- 緊急聯系手段:老人家應隨身攜帶寫有姓名、病史及緊急聯系方式的小卡片。
?? 實際體驗:“我媽媽學會了用血糖儀,每天早上自己先測一遍,我們家也更安心?!薄?8歲張女士
結語:安心生活,別讓低血糖成為陰影
糖尿病不用怕,低血糖也可以防。老人家多些自我觀察,家人經常交流、社區多參與,就能減少風險。每個細節多留心,危險自然會少一點。別讓自己陷入過度焦慮,規律生活,隨身備好“救命糖”,也給家人一份安心。
參考資料
- Geller, A.I., Shehab, N., Lovegrove, M.C., et al. (2014). National Estimates of Insulin-Related Hypoglycemia and Errors Leading to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and Hospitalizations. JAMA Internal Medicine, 174(5), 678–686. 查看
- McCoy, R.G., Lipska, K.J., Van Houten, H.K., et al. (2016). Risk of Hypoglycemia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64(6), 1226-1234. 查看
- Kaiser, F.E. (2015). Hypoglycemia in the Elderly.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4(2), 353-36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