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皮膚瘙癢:身體的警示信號
其實,身邊總有朋友覺得皮膚有點癢,尤其是在干燥的冬天,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再正常不過。但有一天,你發現身上的瘙癢變得反復,甚至抓破了還是不見好轉——這時就值得想一想,是不是身體出了點什么狀況。糖尿病,常被說成“隱形殺手”,可它的信號,有時就從皮膚的小變化開始冒頭。
01 糖尿病,真的只是血糖高嗎?
很多人以為糖尿病就只是“血糖高”這回事。實際上,它的影響遠不止于此。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意味著身體調節血糖的能力出了問題,胰島素的作用受到了阻礙。別看它來得無聲,時間一長,各種并發癥可能“悄悄潛伏”上門,比如腎臟、眼睛、心臟、血管和皮膚問題等。
數據顯示,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而許多患者直到出現了并發癥才被發現[1]。正因如此,關注早期的細微變化,其實對健康管理特別重要。
02 皮膚瘙癢:煩人卻容易被忽視的小信號
- 1. 輕微、偶爾的瘙癢:有時只是手臂、小腿偶爾發癢,很多人覺得是天氣或皮膚干燥所致。
- 2. 反復搔抓卻難緩解:有位52歲的女性患者,反映夜間小腿持續發癢,有時抓出血也難以緩解,后來查出是血糖長期偏高。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持續瘙癢不要完全歸咎于“皮膚太干”。
- 3. 局部或全身反復出現:糖尿病患者的瘙癢多集中在下肢、手背等部位,但部分人也會出現全身瘙癢。
很多時候,這種莫名其妙的癢并不是皮膚病、過敏或是清潔不到位,而可能是身體血糖管理“失控”的信號。
03 為什么糖尿病會讓皮膚變得“難受”?
原因 | 機制解釋 | 生活場景 |
---|---|---|
血糖長時間過高 | 高血糖讓腎臟排尿增多,體內水分隨之流失,皮膚變干導致發癢。 | 喝水多、上廁所頻繁,皮膚卻越擦越干。 |
血管和神經微損傷 | 糖尿病影響小血管,傷害皮膚的正常供養,也讓神經更敏感,產生瘙癢感。 | 感覺本來沒啥事兒的地方總“針扎般不舒服”。 |
免疫功能變化 | 糖尿病讓皮膚抵御外界細菌、真菌的能力變弱,容易誘發感染,引發瘙癢。 | 一不小心出現小紅點,容易反復發作。 |
總體來說,糖尿病就像悄悄改變了皮膚“微生態”,讓本來健康的皮膚防線變得脆弱,從而讓瘙癢這個“小麻煩”變得更頑固。
04 糖尿病皮膚問題都有哪些?
- 皮膚過度干燥:有位64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冬天時發現小腿起皮、瘙癢,擦再多護膚品都不管用。
- 皮膚易感染:糖尿病期間,真菌、細菌更容易“溜進”皮膚,比如反復出現的腳癬、小紅點,甚至化膿。
- 色素沉著或皮膚發黑:像小腿、脖子后面皮膚變黑,有時還會伴隨著增厚,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更為常見[2]。
- 神經性皮炎及搔抓痕跡:如果持續抓撓,皮膚表面很容易變厚、長出抓痕,愈合得慢。
05 健康生活:緩解皮膚瘙癢的實用做法
食物 | 功效 | 小建議 |
---|---|---|
魚類(如三文魚、鱈魚) | 富含優質蛋白和歐米伽3脂肪酸,幫助修復皮膚屏障 | 每周2-3次,每次100g即可 |
全谷物(燕麥、糙米) | 促進腸道代謝,延緩血糖升高 | 早餐建議搭配牛奶或豆漿食用 |
堅果(核桃、杏仁) | 含維生素E和健康脂肪,有助于抵抗皮膚干燥 | 每日少量掰碎食用,適合加在沙拉里 |
番茄 | 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皮膚修復 | 沙拉或煮湯皆可 |
06 何時需要向醫生求助?
如果皮膚瘙癢持續多日,用護膚品或自我護理效果不佳,或者同時出現皮膚破損、紅腫、分泌物等癥狀,建議盡快去正規醫院的內分泌科或皮膚科就診。醫生通常會安排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基礎檢查,幫助判斷是否有血糖異常及其并發癥[3]。
總結來說,皮膚瘙癢看似小事,背后的原因卻不能掉以輕心??刂坪醚?,細心觀察身體的小變化,是預防和緩解皮膚問題的最好辦法。身邊人的故事提醒我們,只有正視這些微妙信號,才能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參考文獻
-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 Brussels, Belgium: 2021.
- Demirseren, D.D., et al. (2014). Dermat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 review.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5(6), 882–889. https://doi.org/10.4239/wjd.v5.i6.882
- Yosipovitch, G., et al. (1998). Skin diseases in diabetes mellitu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38(5 Pt 1), 71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