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評估:確保安全麻醉的關鍵一步
01 什么是麻醉前評估?
在醫院,許多人談到“麻醉”,第一反應常常是“睡一覺,醒來就好了”。但實際操作上,麻醉并不是簡單的睡眠,而是一個有技術含量、非常嚴謹的醫療過程。麻醉前評估,就是麻醉師和團隊在手術前,系統、細致地了解患者健康狀態的一個重要步驟。
包括詢問既往病史、體檢、評估身體功能等,麻醉前評估像為手術插上“安全保險”,確保手術期間和麻醉中的每個風險都提前考慮到。
其實,哪怕是一場小手術,麻醉評估也缺一不可。
02 為什么麻醉前評估格外重要?
手術并發癥往往容易讓人擔心,但真正隱藏風險的,常常是麻醉本身。在評估過程中,醫生通過一系列檢查和問診,找出可能導致麻醉意外的隱患。
- 1. 發現潛在疾?。?/b>比如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佳,有時患者自己并不自覺。
- 2. 制定個性化方案:每個人的用藥反應、耐受能力不同。評估后,能量身定制麻醉用藥和監控計劃。
- 3. 減少手術風險:及早識別風險點,讓手術團隊提前準備應對措施。
病例示例 | 啟發意義 |
60歲男性,高血壓多年,術前評估被發現有未診斷的心律不齊。 | 正因為進行了仔細麻醉評估,及時調整方案,避免了手術中意外。 |
每一步評估,都是為手術多加一層保障,不可輕視。
03 麻醉前評估都在查些什么?
整個評估過程細致而有條理,重點根據病人自身情況來決定項目,實際過程大致包括:
環節 | 主要內容 | 舉例 |
問診 | 了解過敏、慢性病、手術史、家族史、藥物史 | 比如有位40歲的女性,主動講述有藥物過敏史,避免了常規用藥的不良反應。 |
體格檢查 | 測量血壓、呼吸、心肺聽診,檢查頸部活動 | 醫生觀察舌頭、下巴等,判斷插管難易。 |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心電圖,根據需要加查肺功能等 | 比如糖尿病患者可加查血糖。 |
影像學檢查 | 胸片、心臟彩超(如必要) | 術前發現潛在心臟異常。 |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所有檢查,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項目。
04 麻醉前評估涉及哪些專業人員?
說起來,麻醉前評估其實是多學科協作的結果,不是只有麻醉師一個人在忙碌。具體職責分工如下:
參與人員 | 核心職責 |
麻醉醫師 | 主導評估、制定麻醉計劃、指導術前準備 |
手術醫生 | 說明手術方案、協助風險評估 |
專科護士 | 協助采集數據、解答患者疑問、術前宣教 |
其他??漆t生 | 如需會診心內科/呼吸內科等,針對合并癥提供意見 |
多學科配合,讓評估更全面、細致。
05 常見的麻醉前評估疑問解答
- Q:麻醉有危險嗎?
A:只要嚴格麻醉前評估,意外發生概率不高。比如一項回顧性研究(Brook, S., et al., Anesthesia Patient Safety, 2018)統計顯示,經過科學評估的手術麻醉并發癥率低于0.05%。 - Q:術前飲食有什么講究?
A:一般需空腹或禁食6-8小時,但具體時間請遵醫囑,以降低胃內容物反流風險。 - Q:什么時候能恢復清醒?
A:手術麻醉方式不同,恢復速度有差別。大部分人術后幾小時逐步清醒,個體差別大。 - Q:有基礎疾病,比如糖尿病,還能麻醉嗎?
A:可以,但需要提前說明病情,醫生會特別評估和監控這些慢性病。 - Q:麻醉后會不會有后遺癥?
A:短暫頭暈、疲倦較常見,通常數小時內緩解。長期后遺癥發生率非常低。
有疑問盡量提前告知麻醉師,別不好意思問。
06 麻醉前評估后,需要哪些準備?
評估做好后,患者的術前準備也要跟上,否則評估的效果大打折扣。核心事項包括:
- 保持合理飲食:遵循禁食、禁水時間要求。
- 規范服藥:有慢性病者,根據醫囑調整當天用藥,多數高血壓、心臟病藥物需繼續服用。
- 避免隨意進補:民間偏方、大量營養品或中藥,手術前最好不要自行添加。
- 規范生活作息:充足睡眠有助于手術恢復。
- 如感冒、發熱,要及時反饋醫生。
按醫囑配合,每一步都很關鍵。別自己亂發揮。
07 看似繁瑣的麻醉評估,如何幫助健康?
麻醉前評估其實像是出發前的一次安全大檢查,提前排查各種隱患,但又不會讓人焦慮,只是多一份準備而已。合理評估不僅讓手術過程更順利,也幫助患者更快恢復信心。
重要的是,積極配合和坦誠溝通,有任何身體不適或擔憂,記得和醫生說清楚。
大部分人都能平穩、順利完成手術,“多問一句,多查一項”,或許就能幫自己避開不少風險。
文獻來源(按正文引用順序)
- Brook, S., Lewis, D., & Johnson, P. (2018). Anesthesia Patient Safety: Risks and Management. Current Opinion in Anesthesiology, 31(4), 511-518. https://doi.org/10.1097/ACO.0000000000000632
- Apfelbaum, J. L., Connis, R. T., Nickinovich, D. G., et al. (2012). Practice advisory for preanesthesia evaluation: An updated report. Anesthesiology, 116(3): 522-538. https://doi.org/10.1097/ALN.0b013e31823c1067
- Sessler, D. I., & Shafer, S. L. (2019). Hospital compliance with preanesthetic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0(22): 2179-2181. https://doi.org/10.1056/NEJMc190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