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疼痛的鏈條:創傷性疼痛的早期鎮痛策略
跌倒、骨折,甚至只是磕了一下,都可能讓人感受到刺痛或悶痛。有人會不以為意,想著忍一忍就過去了。但有的人在受傷初期,疼痛就像掉進齒輪里的沙粒,持續攪擾生活。其實,身體在警報,真的不能只靠“扛”。創傷性疼痛的管理就是一門關乎生活質量的大學問。
01 創傷性疼痛:疼從哪里來?
一場意外之后,無論是手指被刀割破,還是腿部骨折,最先被感受到的就是疼痛。這種痛感,其實是傷口周圍的神經細胞(疼痛感受器)被激活了。它們像小偵探一樣,將“受傷了”的信號一路遞送到大腦。
傷口剛出現時,身體分泌的多種信號分子(如前列腺素、組胺等),讓這些疼痛感受器變得格外敏感。有時,哪怕只是風吹過、衣服一拂過傷口,都會讓人刺痛難忍。這在醫學上叫做“痛覺敏化”。不少研究證實,早期控制疼痛能有效阻斷這種惡性循環,降低長遠的慢性疼痛風險。
*相關參考:Woolf CJ. Central sensit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in. Pain. 2011;152(3 Suppl):S2–S15.*
02 為什么要早點管住痛?
- 早點緩解,恢復更快 :疼痛會影響睡眠、飲食,甚至讓傷口活動變得困難。比如,一位35歲的男性因踝關節扭傷后未及時用藥,結果出現炎癥加重,康復進程拖長。這個例子其實不少見,從中可以看出,疼痛管理的滯后,反而拖延了生活“上線”。
- 減少并發癥 :持續的劇烈疼痛,會讓人因為不敢活動上肢或下肢,導致肌肉萎縮、血栓形成、甚至肺部感染。
- 阻斷慢性疼痛 :有研究顯示,48小時內未有效鎮痛的創傷患者,后期發生慢性疼痛的概率能翻倍(Refs: Brummett CM et al., 2013)。所以別小看最初的那一陣刺痛。
03 鎮痛方法大盤點:怎么選?
其實,緩解疼痛的方法有不少——用藥、冷敷、物理療法、心理干預,每個人適合的手段都可能不同。簡單對照常見手段如下表:
方法類型 | 常見手段 | 適用特點 | 注意事項 |
---|---|---|---|
藥物干預 | 口服藥、外用藥、注射類 | 中重度疼痛 炎癥明顯 | 需遵醫囑 部分藥有副作用 |
物理方法 | 冷敷、熱敷、理療儀器 | 腫脹期早用冷敷,后期適合熱敷 | 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冷敷/熱敷交替慎用 |
非藥物輔助 | 心理疏導、放松訓練 | 疼痛敏感、焦慮人群 | 配合主治醫生評估 不宜替代藥物 |
04 藥物治療:選哪一種?
藥物鎮痛是多數受傷朋友首選的方式,也有一定爭議。常見藥物類型如下表:
類別 | 代表藥物 | 優點 | 缺點 |
---|---|---|---|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 | 布洛芬、雙氯芬酸 | 消炎鎮痛 常規使用 起效快 | 腸胃刺激 部分人有腎臟風險 |
鴉片類藥物 | 嗎啡、曲馬多 | 重度疼痛有效 多用于術后/大傷 | 成癮風險 易引起便秘、嗜睡 |
新型鎮痛藥 | 加巴噴丁等 | 部分對傳統藥耐受或神經性痛有效 | 副作用有待長期觀察 |
- 并非所有創傷都適合高強度藥物鎮痛,有基礎病、腎臟問題的人群要格外小心選藥。
- 對于藥物過敏、腸胃不耐受的朋友,可以考慮物理和心理干預輔助。
05 物理 & 心理:非藥物鎮痛怎么幫忙?
- 冷敷 ???——受傷24小時內適用,能減輕腫脹,緩解劇痛。
- 熱敷——等腫脹消退后使用,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消散淤血。
- 理療儀器——如低頻電刺激,部分中重度疼痛患者報告緩解明顯。
- 呼吸放松訓練——可在疼痛發作時分散注意力。
- 輕度創傷后,有經驗的心理師輔導能減輕焦慮與恐懼。
有一位67歲的女性,因跌倒造成髖部疼痛,經過早期冷敷和心理指導,疼痛感明顯減弱,也避免了長期臥床。這個案例其實說明,非藥物策略在實際生活中很有用,特別是對于藥物無法使用或療效有限者。
06 個體化+新技術:鎮痛在變革
說來說去,每個人的疼痛敏感度、體質、心理承受能力都不一樣?,F在,越來越多研究開始強調個體化鎮痛方案——醫生會參考年齡、病情、既往用藥習慣,為患者量身定做鎮痛組合。
新技術層出不窮,例如神經調控儀器(通過電刺激神經以干預痛感)的研究陸續取得成果。未來的鎮痛治療,會更快、更精準,也更容易兼顧安全和舒適。
*參考文獻:Dworkin RH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an overview and literature update.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0;85(3 Suppl):S3–S14.*
07 實用建議與溫和提醒
- ?? 建議:小傷早鎮痛,大傷分階段。不確定時,及時就診,切忌自行盲目服藥。
- ?? 行動:可選用冷敷輔助,小范圍傷口也可以嘗試放松訓練,緩解初期不適感。
- ?? 就醫信號:疼痛持續超過一天或加重,局部紅腫、功能障礙或發燒,建議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專業評估和干預。
- ?? 參考食療:
牛奶 補充蛋白/促進愈合 每天一杯 深色蔬菜 含豐富抗氧化物/緩解炎癥 餐餐都有 堅果 富含微量元素/有助神經修復 適量為宜
參考文獻
- Woolf CJ. (2011). Central sensit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in. Pain, 152(3 Suppl), S2–S15. doi:10.1016/j.pain.2010.09.030
- Ong CK, Lirk P, Seymour RA, Jenkins BJ. (2005). The efficacy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for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a meta-analysis. Anesthesia & Analgesia, 100(3): 757-773. link
- Brummett CM, et al. (2013). Chronic pain after surgery: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risk factors. Anesthesiology Clinics, 31(4), 713-731. PMC3846300
- Dworkin RH et al. (2010).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an overview and literature update.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85(3 Suppl): S3–S14.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