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癌痛:深度了解鎮痛方法與治療策略
01 了解癌痛:身邊也許悄悄發生的小變化
很多與癌癥相關的疼痛,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樣一下子就特別劇烈。有的人會只是覺得一陣酸脹、偶爾的抽搐,有時像壓著個小石頭。也試過,有60歲女性患者前期只是覺得腰部偶有隱痛,結果一查才發現是腫瘤壓迫到神經。
說起來,這類“輕輕的疼”,容易被誤當成疲勞或其他問題。如果發現持續時間變長,而且自己試了熱敷、休息沒用,最好多留意一下。把“老毛病”當回事,有時就能為自己贏得寶貴時間。
02 各種癌痛現象和強度:什么時候要警惕?
- 急性疼痛:比如迅速變得嚴重的劇痛,就像開關突然被打開,多數是因為腫瘤突然壓迫組織。舉個例子,46歲的男性在接受肝臟腫瘤切除前一周,突然出現持續的腹部劇痛,幾乎無法忍受,這種情況就屬于急性癌痛,需要立即處理。
- 慢性疼痛:大多是斷斷續續的、隱隱作痛,有時像深處被揪住。有個52歲的腸癌女性,在接受放療后,肚子長時間悶痛,非常消耗精力,睡眠都被影響。這類慢性痛,很容易讓人長期心煩、情緒低落。
- 間歇性爆發痛:有些患者在基礎疼痛得到了控制后,偶爾會突然出現短暫的強烈疼痛,這就是“爆發痛”。平時能忍受,但一來就很難受,容易讓人擔憂。
03 疼痛背后的原因分析:為什么癌痛讓人難受?
原因 | 機制簡述 | 常見情形 |
---|---|---|
腫瘤本身壓迫 | 腫瘤增長,壓迫或侵犯神經、血管 (如神經痛) | 骨轉移、神經周圍腫瘤 |
治療相關 | 手術、放療損傷組織或神經 | 術后切口痛、放療后皮膚痛 |
轉移病變 | 腫瘤擴散,侵犯骨骼、臟器 | 骨痛、臟器包膜牽拉痛 |
炎癥及感染 | 組織缺血、感染導致發炎 | 癌灶感染、膿腫形成 |
簡單來說,癌痛是一種“復雜信息”,既有病灶因素,也可能是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研究顯示,不同癌種的疼痛發生率差距很大,骨轉移性癌癥患者發生疼痛的概率高達65%-85%。[1]
04 鎮痛藥物怎么選?主要類型和應用場景對比
分類 | 代表藥物 | 適用場景 | 使用要點 |
---|---|---|---|
非阿片類藥物 |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 輕中度疼痛 | 副作用較輕,適合起步治療 |
阿片類藥物 | 嗎啡、芬太尼 | 中重度疼痛 | 需遵醫囑逐步加量,注意便秘等副作用 |
輔助藥物 | 加巴噴丁、抗抑郁藥 | 神經性疼痛、情緒波動 | 改善效果,輔助主藥緩解痛感 |
其實,不同類型的藥物常常要聯合使用。例如,慢性骨痛患者需要基礎止痛藥,有突發爆發痛時就要加用短效阿片。
要留心,藥物鎮痛量不是越大越好,遵循“階梯用藥”原則很重要(先輕微,循序漸進),副作用要專門管理。
05 物理療法 & 心理疏導:多元緩解不僅靠藥物
06 新興療法探索:帶來更多選擇
隨科技發展,很多新技術已經加入癌痛管理行列——針對個體差異,帶來了更多希望。
- 神經阻滯:利用藥物注射或射頻熱凝,暫時阻斷疼痛信號的傳遞,適合局部難以控制的嚴重癌痛。
- 射頻消融:給腫瘤病灶處加熱“消融”,能讓部分頑固性疼痛迅速減輕。
- 脊髓刺激:在部分治療耐藥、藥量難以再加的情況下,微電流刺激脊髓,轉換大腦的疼痛感知,部分患者可恢復一定生活質量。
雖然這些方法近期才普及,但到底適合什么人,需要醫生權衡利弊。
?? 研究顯示:神經阻滯術在特定癌痛患者中可提高鎮痛效果并減少阿片使用(Kalso et al., 2014)[3]。
07 家庭與護理支持:患者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支持內容 | 現實例子 | 積極作用 |
---|---|---|
家庭理解 | 家人學會換藥、記鎮痛時間 | 減輕患者焦慮感,配合用藥 |
護理團隊協作 | 護士定期上門評估、調整計劃 | 及時發現副作用,提升效果 |
同輩支持 | 患友交流群里分享用藥經驗 | 獲得更多面對困難的勇氣 |
08 日常預防與自我調整的建議
- 均衡飲食:低油低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深色綠葉菜、藍莓),促進免疫力,有助于身體修復。
菠菜 + 維生素C,有助于組織恢復。每天攝入一小把,搭配橙子吃效果更好。 -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每天固定作息時間,有助于緩解神經緊張。
- 適度鍛煉:根據體力安排適合的運動,比如舒緩步行、簡單伸展,有助于減少身體僵硬。
- 學會求助:如疼痛突破日??刂苹蛩幬锔弊饔妹黠@,應主動就醫或聯系醫生,別獨自承受。
09 總結與行動建議
癌痛管理不是一條死板的道路,更沒有“速效解法”。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緩解組合:藥物、物理及心理輔助手段,外加家庭支持,缺一不可。能夠根據癥狀變化及時調整。
這一路上,偶有波折很正常。真正有用的方法,就是關注身體和情緒的小變化。自己好好生活的每一天,就是與癌痛較量的最好證明。
參考文獻
- van den Beuken-van Everdingen, M. H. J., de Rijke, J. M., Kessels, A. G., Schouten, H. C., van Kleef, M., & Patijn, J. (2007). Prevalence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ast 40 years. Annals of Oncology, 18(9), 1437-1449.
- Gutgsell, K. J., Schluchter, M., Margevicius, S., DeGolia, P. A., McLaughlin, B., Harris, M., & Wiencek, C. (2013). Music therapy reduces pain in palliative care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45(5), 822-831.
- Kalso, E., Tasmuth, T., & Neuvonen, P. J. (2014). Neurolytic Block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Pain Medicine, 15(7), 1124–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