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攝入動物內臟、部分海鮮,短期內讓尿酸飆升,增加發作機率。
需要說明的是,生活方式和生理代謝密不可分,長時間偏重高嘌呤、高熱量飲食,與體重增加一同推高發作風險。風險的積累,往往需要多年,所以從現在開始改善習慣并不晚。
真正幫身體緩解痛風襲擾的,是一點一滴的日常積累。除了規避風險,“主動出擊”才是關鍵。下面是幾條實用的日常建議,動作不難堅持,效果卻很實在。
健康行為 | 具體做法 | 好處說明 |
---|---|---|
多喝水 | 每天建議1500-2000ml清水 | 助力尿酸排出,減少結晶風險 |
規律運動 | 每次30分鐘,快走、游泳均可 | 維持健康體重,有助降尿酸 |
合理進餐 | 三餐均衡,不暴飲暴食 | 避免尿酸波動,減輕關節負擔 |
健康攝入蛋白 | 豆制品、雞胸肉 | 減少高嘌呤壓力,提供優質蛋白 |
攝入維生素C | 多吃獼猴桃、柑橘 | 有研究提示能輔助降低尿酸 (Gao et al., 2008) |
當疼痛嚴重時,只靠日常調整往往不夠。此時,藥物和其他療法就成了更直接的選擇。
31歲的女性患者張女士曾在一次痛風急性發作時自行服用止痛藥,癥狀雖緩解但復發更頻。這個例子給出提醒,不要自行長期用藥,每個人體質不同,專業評估很重要。
痛風和尿酸管理,不只是“一次治療”就能解決的問題,更類似一次“與身體的長期合作”。醫學界認為,持續自我管理、科學監測尿酸水平、堅持健康生活,才是減輕痛風負擔的根本途徑(Richette & Bardin, 2010)。以下是幾點專家常給出的建議,幫助你逐步恢復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