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記憶迷霧:老年癡呆的前兆與識別
傍晚時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聊天。六十多歲的陳阿姨忽然忘了剛剛和女兒交代過的事情,還是把米飯煮了兩遍。女兒拍了拍她的肩膀,半開玩笑:“媽,您又糊涂啦!”大家笑著搖頭,心里卻有點小擔憂——這種小“迷糊”,真的只是年紀大了嗎,還是別的什么原因?
01 簡單了解老年癡呆:它到底是什么?
老年癡呆,醫學上叫阿爾茨海默?。ˋlzheimer’s disease)或癡呆癥(dementia),是一組大腦逐漸出現問題的疾病。最常見類型就是阿爾茨海默病,還有血管性癡呆、路易體癡呆等。不同類型,發作機制有區別,大體上都是腦細胞慢慢變少,信息傳遞變得越來越差。
據全球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Prince et al., 2013),65歲以上人群里,每十個人中大約有一人患有癡呆,且年齡每增高一段,風險就提高一大截。癡呆對生活影響很大,可能會讓一個原本能獨立自理的老人,逐漸變得無法分清方向、不會做飯,甚至忘了自己家人是誰。
?? 友情提示: “癡呆”不是指簡單的健忘,而是影響日常生活的一組腦部疾病,并有多種類型。
02 記憶力下降的典型表現有哪些?
表現類型 | 具體示例 |
---|---|
近期事情記不住 | 剛剛說過的話、剛發生的事,過一會兒又問一遍 |
重復提問 | “鑰匙在哪里?”一天問好幾遍 |
找東西常常出錯 | 習慣性把物品放錯地方,之后想不起放哪了 |
表達困難 | 講故事總是卡殼、找詞費勁,說著說著忘了想說什么 |
生活案例分享:68歲的黃叔叔,這半年總忘記燃氣已經開著,家里人提醒多次。這個例子說明,持續的健忘和反復性的小錯誤,往往不是普通的“年紀大了”。
03 年齡大了都會健忘?正常老化還是病變?
很多人擔心,年紀一大,健忘是必然。其實,正常衰老和老年癡呆,差別相當大。下面這組對比,幫你快速分清:
正常老化 | 癡呆前兆 |
---|---|
偶爾想不起來熟悉人的名字,但稍后能回憶起 | 持續忘記重要信息,并且事后無法回憶 |
偶爾忘記約會時間,但能自己安排好重新計劃 | 總是記錯時間,甚至對日子、季節完全混淆 |
找東西時能倒推、最后找到 | 把東西放得離奇,完全想不起來細節,比如把手機放進冰箱 |
?? 簡單來說,正常老化造成的記憶力問題,一般不影響生活安排。明顯的記憶障礙,如果已經讓生活變得一團亂,就要格外小心。
04 還有哪些原因會讓人健忘?
- 藥物影響 有些鎮靜藥、抗焦慮藥、降壓藥,可能讓人變糊涂。如72歲王奶奶,換降壓藥后一直覺得"腦子不靈",后來醫生調整藥物,健忘癥狀就減輕了。
- 長期失眠或疲勞 睡不好,大腦休息不夠,記憶力跟著下降。
- 情緒問題 長期抑郁、焦慮,同樣能讓大腦“短路”。
- 營養不良 B族維生素、鐵、鋅等攝入不足,可能造成腦部功能障礙。
- 慢性疾病 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內分泌病變,也容易拖累記憶力。
- 頭部外傷 外傷引發大腦損傷,尤其在老年人里風險更高。
?? 記憶力不好,原因非常多。有時候,查查身體、調整用藥,記憶問題能明顯改善。別急著貼標簽,先找準原因。
05 什么時候該找醫生聊聊?
場景 | 具體表現 | 建議行動 |
---|---|---|
持續健忘,影響日常 | 一再忘賬單、忘店鋪、忘常去的朋友 | 主動預約神經內科,盡早排查 |
自理變差 | 常常爐火忘關、外出迷路、買菜買錯 | 陪同就醫,告知醫生所有細節 |
情緒和個性突變 | 變得暴躁、冷漠,原本開朗的人忽然話少了 | 帶老人去醫院專門評估 |
突然性記憶下降 | 短時間內明顯變糊涂,甚至連家人都不認識 | 及時就醫,必要時急診 |
?? 一旦懷疑有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請專業醫生評估。醫生會根據詳細詢問、量表評估以及輔助檢查(如磁共振、血液檢查等)綜合判斷。有時候,僅需調整藥物或補充營養就能緩解;如果真的是早期癡呆,及早干預效果會好很多。
06 積極行動:如何呵護記憶力和腦健康?
- 健康飲食 ?? 堅果: 有助于維護大腦神經活性,每天一小把即可。
?? 深海魚: 提供優質ω-3脂肪酸,對改善記憶力有幫助,建議一周2~3次。
?? 綠葉蔬菜: 富含葉黃素和B族維生素,每天光盤自助。 - 適度腦力鍛煉 閱讀、寫字、下棋、拼圖都能“喚醒”大腦神經,多動腦有長期好處。
- 規律運動 散步慢跑、跳舞、太極拳,都是“護腦”的方式,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效果不錯。
- 保持社交活躍 和家人朋友多交流,心情好,腦子也更靈活。
- 足夠睡眠 成年人建議每晚7~8小時,給大腦充足修整機會。
- 定期體檢 血壓、血脂、血糖等狀況要關注,長期慢性疾病管理不松懈。
?? 早期堅持好習慣,能有效減緩記憶力變差的速度。調整小目標,比如今天多走2000步、多看看書,都是守護腦健康的小步伐。
說起來,年紀大了的小“迷糊”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發覺自己或家人越來越難以應對生活中的小事,最好及時和專業醫生聊一聊。其實,像均衡飲食、多活動、保持好心情這種看似簡單的建議,確實對保護大腦非常有用。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現在做起,給記憶留一點余地,給生活增添一份安心和愉快。
參考文獻
- Prince M, Bryce R, Albanese E, Wimo A, Ribeiro W, Ferri CP. (2013). The global prevalence of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lzheimer's & Dementia, 9(1), 63-75.e2. https://doi.org/10.1016/j.jalz.2012.11.007
-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Ames D, Ballard C, Banerjee S, et al. (2020).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Lancet, 396(10248), 413-44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 Xu W, Tan L, Wang HF, et al. (2017). Education and risk of dementi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Molecular Neurobiology, 54(2), 1023-1032. https://doi.org/10.1007/s12035-016-9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