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麻醉:讓小患者安全舒適的關鍵指南
傍晚的手術準備區,有個不到五歲的孩子正依偎在媽媽懷里,睜著圓圓的眼睛打量著醫護們忙碌的身影。其實每次為孩子安排手術,父母和醫生都難免有些忐忑:能不能安全入睡?麻醉會不會出什么差錯?說起來,兒童麻醉遠沒有成人那樣“千篇一律”,每個環節都事關孩子的安全與舒適。下面,咱們就細致聊聊兒童麻醉背后的細節與門道,幫你多一分安心。
01. 什么是兒童麻醉?
簡單來說,兒童麻醉就是讓孩子在手術期間安全、無痛、沒壓力地度過整個過程。由專業的麻醉醫生通過藥物和設備讓孩子“進入睡眠”或局部麻木,確保他們對手術過程沒有記憶或不適感。
成人麻醉 | 兒童麻醉 |
---|---|
藥量按標準公式 | 需精確到體重&發育階段 |
較少生理反應 | 易心跳快、呼吸變快等 |
小知識:兒童新陳代謝比成人快,藥物作用持續、吸收速度都不同,因此每個孩子都需定制麻醉方案。
02. 入睡前的“小考試” —— 麻醉前準備
麻醉前,醫生要做一系列“功課”,就像給孩子做健康大體檢。這不僅幫醫生判斷安全風險,也讓麻醉過程更加順利。
- 【健康問診】詳細了解近期有無感冒、咳嗽、過敏等病史
- 【體格檢查】查心肺聽診,關注氣道有無異常,比如聲音嘶啞、張口受限
- 【必要化驗】根據手術需求安排血常規、電解質等檢查(僅在需要時)
小案例:有位3歲男孩前兩天剛好過敏性咳嗽,術前被醫生仔細詢問才發現,需要臨時推遲麻醉。
這說明:別忽視孩子的每一次小感冒,術前如有身體不適,最好提前告訴醫生。
03. 怎么選?常用兒童麻醉方法全知道
沒有“一刀切”的麻醉方案,要考慮孩子的年齡、體重、手術部位和持續時間。
麻醉類型 | 適用情況 | 特點 |
---|---|---|
全身麻醉 | 大多數兒童手術,尤其需要完全“睡著” | 通過吸入氣體或靜脈藥物,適合年齡寬泛 |
局部麻醉 | 小手術如縫針、淺表包塊切除 | 孩子需配合,通常年齡較大時采用 |
神經阻滯 | 某些四肢、下腹部手術 | 可減少全身麻醉劑量,縮短恢復時間 |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原則:遇到疑問時可以詢問醫生當前方案理由以及益處和副作用。
04. 麻醉時,醫生都在盯哪些指標?
孩子進入麻醉狀態后,麻醉醫生就像“守門員”一樣,全程密切關注各種生命體征,力保安全。
- 心率:避免太快或太慢,有異常時及時調整藥物
- 呼吸:包括呼吸頻率和氧飽和度,必要時輔助呼吸
- 血壓:發現意外驟升或降時做處理
- 體溫:防止過冷或過熱,“溫暖毯”常在此時派上用場
- 麻醉深度:有專門設備監測,避免過淺讓孩子遭受痛覺,也防止太深帶來副作用
?? 小提醒:成人手術時也監控這些數據,但兒童的波動更明顯,醫生會時刻“提著十二分精神”。
臨床經驗:有個8歲女孩手術中因體溫偏低,麻醉團隊及時用保溫設備調整,很快恢復,大大減少了術后不適。
05. 清醒后怎么做?恢復要注意的那些事
手術一結束,孩子們先會被送到麻醉恢復區,由專業護士看護。這個時候的重點是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和幫助孩子平穩蘇醒。
常見短暫反應有惡心嘔吐、輕微躁動、聲音沙啞、嗓子干等,一般幾小時內自行緩解。
- 恢復過程會持續監測醒覺、呼吸、心率等
- 如發現持續嘔吐、嗜睡不醒、明顯不適,需及時報告醫護
- 醫生會根據手術及身體狀況,決定何時回病房或可以進食飲水
小貼士:有位6歲女孩術后短暫煩躁,護士耐心陪伴、環境安靜調整,很快就安靜下來。安撫、陪伴有時比藥物更重要。
06. 家長能幫什么忙?溝通&陪伴的力量
家長的支持直接影響小患者的情緒和恢復。其實孩子的焦慮和父母的情緒是“連體的”——大人越鎮定,有耐心,孩子越容易配合和信任。
- 和麻醉醫生充分溝通病情、既往史、藥物過敏史,別怕問“傻問題”
- 術前術后多給孩子鼓勵和安慰,實事求是解釋“只是短暫睡一覺”
- 術后遵醫囑護理,遇到異常情況及時反映,不要自行處理
家長經驗:有位9歲的男孩,手術前他媽媽一直握著他的手,和醫生一起解釋每一步,孩子鎮定多了,術后恢復很順利。
這說明:家屬的情緒管理同樣重要,對孩子而言,一句溫柔的解釋勝過繁瑣術語。
07. 正向提醒:怎么給小患者更好的保護?
- 配合醫生安排檢查,切莫隱瞞健康細節
- 術前按吩咐禁食禁水,防止因為嘔吐等造成吸入風險
- 保持陪伴和鎮定,不隨意夸大或嚇唬孩子
- 術后聽從醫囑護理,如遇問題及時溝通
- 對麻醉方案多問幾個為什么,遇到不懂的地方讓醫生多講講細節
實際建議:
假如發現孩子術后持續嘔吐、嗜睡或者呼吸急促,最好馬上請醫生復查,這類現象多為短暫反應,及早處理才安心。
假如發現孩子術后持續嘔吐、嗜睡或者呼吸急促,最好馬上請醫生復查,這類現象多為短暫反應,及早處理才安心。
最后:大多數兒童手術麻醉都很安全。家長焦慮在所難免,有問題多交流,現代麻醉水平已經大大降低了各種意外發生率。
參考文獻
- Cravero, J. P., & Blike, G. T. (2004). Review of pediatric sedation. Anesthesia & Analgesia, 99(5), 1355-1364. [Pediatric anesthesia safety recognized standard]
- Walker, S. M., & Yaksh, T. L. (2012). Neuraxial analgesia in neonates and infants: a review of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studies. Anesthesia & Analgesia, 115(3), 638-662. [Details on block anesthesia in children]
- Cook, T. M., Andrzejowski, J., & Beringer, R. (2018). Major complications of airway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anesthesia: a prospective review. Paediatric Anaesthesia, 28(3), 190-197. [Risks on airway in children]
- Patterson, L., & Begley, A. (2011). Parents and anxious children: A review of strategies to support children through perioperative anxiety.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67(6), 1270-1280. [Parental role & child st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