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胃鏡:麻醉后頭暈,我該擔心嗎?
簡單聊聊:無痛胃鏡到底是啥?
很多人聽到做胃鏡,腦子里第一個念頭就是“難受”。其實現在不少醫院已經普及了無痛胃鏡。舉個例子,有位59歲的叔叔一提胃鏡就頭疼,后來在醫生建議下試了無痛方式。結果自己啥都沒感覺,檢查結束才知道全程完成了。簡單來說,無痛胃鏡就是在麻醉藥物幫助下,讓人處于放松或睡眠狀態,醫生趁這時候幫你把胃粘膜檢查得明明白白。
- 幾乎無不適感
- 減少惡心嘔吐
- 縮短“煎熬”時間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無痛方式。比如有心肺基礎疾病、過敏史的,就得謹慎評估后再決定,不能一刀切。
無痛胃鏡怎么給麻醉?用的藥安全嗎?
無痛胃鏡用的麻醉藥,大多屬于靜脈鎮靜類,比如丙泊酚(Propofol)、咪達唑侖(Midazolam)等。說起來,丙泊酚常被稱作“牛奶針”,因為外觀看著像牛奶這么白。醫生會根據體重、年齡、既往病史來定劑量。
常用麻醉劑 | 主要作用 | 維持時間 |
---|---|---|
丙泊酚 | 快速鎮靜、恢復快 | 5-10分鐘 |
咪達唑侖 | 安神、略帶遺忘效果 | 10-20分鐘 |
安全性這塊,目前全球范圍內大規模研究都表明:無痛胃鏡的麻醉用藥只要在專業操作下,絕大多數人都能順利恢復。藥物主要影響中樞神經,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整個流程。但偶爾也有個別反應,比如頭暈、乏力、短暫心慌。
麻醉后頭暈,這到底是藥物作用,還是身體問題?
檢查結束后,部分人確實會覺得有點頭暈:有點像早上剛醒還沒完全清醒,四周有點漂。不過這種感覺很常見,絕大部分和麻藥代謝慢、血壓短時變化或者體位突然改變有關,屬于輕微、暫時性的變化。
- 藥物從血液清除速度因人而異,部分人需要更長時間恢復清醒
- 檢查過程有短暫缺水、饑餓、緊張,體力消耗后容易頭暈
- 清醒時起身過快,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某家醫院追蹤數據顯示,近3000例無痛內鏡后,大約11%的患者在手術后半小時內有“輕微頭暈”現象,但大多在休息、補液糾正后消失(Weng et al., 2014)。
術后恢復期,怎么才能安全又舒服?
麻醉藥剛停,身體會像電池沒全滿那樣慢慢“充電”。這段時間,有幾點建議挺實用:
- 檢查后先臥床休息30分鐘,再嘗試慢慢坐起來,避免頭暈加重
- 可適當喝點溫水,緩解口干
- 1-2小時內不建議馬上吃飯,讓腸胃緩和恢復
- 當天不要自己駕車,最好有家人陪同回家
- 如果是上班族,最好提前預留半天假期,身體恢復更從容
有些地方還會安排護士現場觀察,確保大家都穩定后再離開,可靠性更高。
哪些頭暈情況,真的該引起重視?
輕微頭暈大多不用緊張,可一旦持續時間長,或有明顯不適,就必須小心:
下面這幾種癥狀,如果遇到,最好立刻請醫生幫忙:
- 頭暈明顯、持續超過兩小時,怎么休息都不緩解
- 伴有嚴重嘔吐、心跳紊亂、意識模糊,不容易叫醒
- 出現突發抽搐、胸悶、氣短
- 突然出現四肢無力、講話困難
情況 | 該怎么辦 |
---|---|
輕微頭暈、惡心 | 原地多休息,喝點水即可 |
持續頭暈、意識不清 | 立即叫醫護人員檢查 |
抽搐或劇烈心慌 | 需要盡早送醫院急診 |
有位39歲的女性,術后覺得頭暈,剛開始以為正常休息能緩解,結果一個多小時后,竟然有些說話含糊。家屬沒有耽誤,及時請醫生處理,發現屬于藥物代謝異常。這提醒我們,不常見的長期頭暈,確實不能隨便拖延。
提前做好準備,無痛胃鏡其實不必緊張
很多人其實不是怕胃鏡本身,更擔心麻醉和檢查風險。建議大家參考這些心理調適小竅門,檢查過程會更順利——
- 提前了解檢查流程,知道每個環節,有助于緩解未知焦慮
- 可以帶上一本書或喜歡的音樂,等待時分散注意力
- 和醫護溝通,把自己的病史、藥物過敏等如實告知
- 入睡前可以試試腹式呼吸(緩慢深呼吸),讓心跳節奏慢下來
不少朋友做完之后反而說:“早知道這么快,早做了就少折騰了!”心理負擔變輕,身體恢復也快,這是不少大型醫院的真實案例體會。
幾個實用建議,讓恢復更省心
場景 | 怎么做更好 |
---|---|
術前 | 空腹8小時、如實告知過敏/服藥史;可帶陪同 |
術后即刻 | 臥床休息、不急于站起、適當補水 |
發現明顯異常 | 及時聯系醫護、不要自行處理 |
恢復飲食 | 建議從少量溫和流質開始,比如米湯、小米粥 |
總的來看,無痛胃鏡帶來的頭暈感,大部分都屬于藥物代謝和體位變化的短暫反應,不是什么大麻煩。關注身體信號,配合醫護,就是最好的保證。
參考文獻
- Weng, Y. W., Liang, S., Lin, D. D., et al. (2014). Safety and sedation quality of mild to moderate sedation using propofol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36), 13243-13249.
- Petrini, J. R. (2006). GI endoscopy sedation: From moderate to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64(5), 675-680.
- Early, D. S. (2019). Complications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9(3), 36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