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認識與管理
晚上躺下準備休息時,呼吸忽然不怎么順暢;早上起床,發現自己一側鼻孔還堵著,出門見風噴嚏連連,有人覺得只是小感冒,結果兩個月都沒好。這其實就是慢性鼻炎的一個縮影。我們身邊不少人會有類似的困擾,鼻子偶爾鬧點“小脾氣”,可真正了解它的人不多。今天,就來聊聊慢性鼻炎——它是什么、如何辨識、怎么科學管理以及日常實用建議。
01 慢性鼻炎的基本概念
慢性鼻炎,說簡單點,就是鼻腔黏膜長期或反復發炎。它不像感冒那樣來勢洶洶,而是以持續的鼻子不適為主角:鼻塞、流涕、嗅覺變差,總是拖拖拉拉。只要鼻部癥狀拖過三個月,大多就可以歸到慢性鼻炎的范疇了。
和急性鼻炎(如普通感冒)相比,慢性鼻炎沒有明顯的發熱或全身酸痛,大多數是局部表現。有點像一臺空氣過濾器的濾網沒及時更換,空氣流通變差,時間一久各種小問題就堆積出來了。
研究資料顯示,慢性鼻炎在都市人群中相當常見,尤其是空氣質量不理想的城市(Zhang R., et al., "Chronic Rhiniti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in Urban Residents," Allergy 2020)。它不致命,卻讓生活質量打折。
02 慢性鼻炎的常見癥狀
-
1. 持續、間斷鼻塞 ??
很多人一開始只是偶爾一側鼻孔不通,后來變成左右輪流堵,甚至全天候鼻塞。比如,61歲的女性患者,兩個月來反復鼻塞,睡覺和活動時都不太舒服。 -
2. 流涕增多 ??
清水樣鼻涕是常見表現,有時候會覺得需要隨時帶紙巾在身邊。如果合并感冒,鼻涕可能變稠。 -
3. 嗓音改變及嗅覺減退 ??
長時間鼻塞的人,講話會像含著東西一樣,有點鼻音。嗅覺也可能遲鈍,做飯時聞不清香味,甚至影響食欲。 -
4. 其他伴隨不適
晨起或夜間癥狀較重,偶有頭沉、胸悶等。嚴重時還會影響精神和睡眠。
這些表現雖然不算“要命”,可是如果持續時間長,或短期內突然加重,最好找到耳鼻喉??谱鲈敿氃u估。
03 為什么會得慢性鼻炎?(病因分析)
-
1. 環境影響
長期處在空氣粉塵較重、干燥或污染嚴重的地方,吸入顆粒物,鼻黏膜就容易受損,纖毛功能變差。 -
2. 遺傳和體質因素
有些人天生鼻部結構偏狹窄或免疫敏感,更容易出現慢性炎癥。家族中有“鼻炎史”的,自己患病風險會更高(Greiner AN, et al., “Chronic Rhinitis: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2011)。 -
3. 生活習慣
長期熬夜、缺乏鍛煉、飲食不均衡,都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鼻黏膜恢復能力減弱。 -
4. 結構因素
比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解剖問題,會讓空氣流通受阻,炎癥更難消退。 -
5. 反復上呼吸道感染
經常性感冒、咽炎,會不斷刺激鼻黏膜,使正常的自愈變成慢性炎癥的反復循環。
這些原因往往混雜在一起,很難只找出一個元兇。就像城市空氣污染與個人體質共同影響健康,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
04 慢性鼻炎的診斷流程
慢性鼻炎的診斷,主要依賴耳鼻喉??漆t生的系統評估。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
1. 癥狀回顧 ??
醫生會問具體持續時間(是否超過三個月)、鼻塞、流涕、嗅覺等變化,以及與生活習慣、環境的關聯。 -
2. 體格檢查
簡單的視診和用小器械觀察鼻腔,包括鼻黏膜顏色是否充血、下鼻甲是否肥大等。如前面提及的病例,檢查時發現鼻腔黏膜充血且下鼻甲輕微肥大,這對判斷類型很有幫助。 -
3. 輔助檢查
根據癥狀,可能還會安排鼻腔內鏡(檢查深部和結構)、鼻內分泌物化驗,以及CT影像(,需要排除鼻竇炎或結構異常)。
這一套流程可以幫助醫生明確是哪一類炎癥,也便于后續針對性治療。建議在癥狀拖久、治療無效或者影響到生活質量時,及時就醫而不是自我診斷。
05 治療方法有哪些?
-
1. 藥物治療為主 ??
包括鼻用噴劑(如局部糖皮質激素)、滴鼻液,以及針對性的止敏、消炎藥物。需要強調,很多鼻用激素藥物副作用小,是安全選項,不過要聽從醫生安排,不要自行長期使用。 -
2. 手術治療
針對結構異?;蛩幬锟刂菩Ч畹牟∪?,醫生可能建議手術,比如下鼻甲矯正術、鼻中隔調整等。一般藥物無效、影響生活才會考慮。 -
3. 個體化中西醫結合
有些患者順應性差、反復發作,醫生會針對體質配合使用中成藥或調整方案。比如前述61歲女性醫生建議其配合局部用藥和中成藥顆粒,以改善持續鼻塞。 -
4. 合理用藥,避免藥物依賴
有些滴鼻劑只能短期(1周內)使用,長期依賴反而容易誘發藥物性鼻炎。這類用藥要格外小心。
每個人實際病因可能不一樣,真正合適的治療方案必須通過面診定制。有些人用藥一陣子就緩解,有些人則需要調整多次。慢性鼻炎考驗的是“管理”,而不是“一次消滅”的決心。
正如專家文章所言,“慢性鼻炎治療要講究對因、對癥、預防”(張茹,2019,丁香醫生)——藥物并非唯一解法,關鍵還是要從生活管理入手。
06 日常管理和改善建議
-
1. 合理飲食,均衡營養??
推薦多食用新鮮蔬菜(如菠菜、胡蘿卜)和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雞蛋、牛奶),有助于維持免疫力。具體建議:每日三餐配以蔬果,合理搭配粗細糧,防止營養不均。 -
2. 定時鼻腔沖洗
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可使用鼻腔沖洗壺),能有效減少鼻腔分泌物,緩解堵塞。建議每日沖洗1-2次,特別是在空氣干燥或接觸灰塵后。 -
3. 保持空氣濕潤??
家中使用加濕器、盆栽,能減少空氣干燥對鼻黏膜的刺激。合適的濕度在40%-60%之間為宜。 -
4. 規律作息與鍛煉??
堅持早睡早起,適度運動可增強體質。比如每周快走五次,每次30分鐘,對預防慢性炎癥復發有好處。 -
5. 出現嚴重鼻塞、嗅覺缺失等,請及時就醫
長期自行使用藥物未見好轉或癥狀加重(如持續嗅覺減退、劇烈頭痛),不要拖延,建議前往正規醫院耳鼻喉科尋求專業幫助,便于精準調整治療方案。 -
6. 正確認識與自我關懷
慢性鼻炎常與壓力、焦慮有關??蓢L試閱讀、冥想、散步等方法舒緩身心壓力,對改善總體癥狀有益。
實際上,慢性鼻炎“不可怕”,但它需要持續的管理,而不是“速戰速決”。生活中的小細節,比如起居、三餐和室內環境,長期堅持都能讓鼻腔“小衛士”恢復常態,呼吸更順暢。
07 真實病例啟示:堅持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位61歲的女性患者,主訴鼻塞斷斷續續兩個月。她體檢發現鼻腔黏膜充血、下鼻甲稍肥大。醫生建議局部藥物配合中成藥顆粒,癥狀有所緩解。這個病例能讓我們看到:
- 慢性鼻炎多是慢慢積累出來的“小麻煩”,不是猛然變壞
- 單靠一味藥物很難根治,日常管理和科學調養更為關鍵
- 有疑問及時就診,總能找到緩解的小辦法,不必焦慮
這樣的小故事,或許就發生在你我身邊。其實,多數慢性鼻炎患者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管理節奏,讓呼吸健康回歸日常。
主要參考文獻
- Zhang, R., Liu, Y., Wang, X., et al. "Chronic Rhiniti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in Urban Residents." Allergy, 2020.
- Greiner, A. N., Hellings, P. W., Rotiroti, G., Scadding, G. K. "Chronic rhinitis: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1;44(3): 495-507.
- Pace-Balzan, A., et al. "Chronic rhinosinusit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MJ, 2015;351:h5769.
- Zhang, R. "慢性鼻炎是真的治不好?", 丁香醫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