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結腸腫瘤手術麻醉:如何安全又舒適?
01 麻醉是什么?升結腸手術里它負責什么
平時聽到“麻醉”,可能有人第一反應是害怕:“全麻是不是傷身體?”“麻藥會不會留后遺癥?”其實,麻醉就像為身體拉上一層“保護幕布”,手術期間讓人暫時睡著,感覺不到疼痛和壓力,等一覺醒來,手術已經結束。不用太擔驚受怕,現代麻醉比許多年前更安全、精準。對于升結腸腫瘤這種腹部手術來說,全麻通常是首選,保證你不會有手術期間的痛苦或不適感。
如果形容身體是一個忙碌的工廠,麻醉醫生就是整個調度中心。他們監控著“電力供應”(心率)、“氣壓”(血壓)、“氧氣運輸”(血氧),確保手術時每個環節都平穩順暢,一旦有任何波動,能立即微調“參數”,防止出意外。
02 哪些情況讓麻醉風險增加?
麻醉雖然整體很安全,但不同人的體質和健康條件,會影響風險高低。升結腸腫瘤手術前,麻醉醫生通常會詳細詢問、評估這些因素:
風險因素 | 生活例子 | 醫生怎么做 |
---|---|---|
年齡偏大(65歲以上) | 像78歲的王阿姨,關節靈活度變差、心肺功能減弱 |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藥量放得更穩,手術期間更細致保護 |
慢性疾?。ǜ哐獕?心臟病/糖尿?。?/td> | 比如62歲的陳先生,有10年高血壓史 | 術前詳細調整用藥,術中預防血壓波動、心梗等狀況 |
肥胖或體重過輕 | 身高170cm但體重只有48公斤的年輕女性 | 藥物配比精確到小數點后,避免效果過強/過弱 |
肝、腎功能異常 | 肝炎或慢性腎病患者 | 選用對肝腎負擔小的麻藥,減少藥物代謝風險 |
近期用過某些藥物 | 3天前還在吃阿司匹林的患者 | 術前1周暫??鼓幬?,避免手術中出血增多 |
03 現代麻醉技術如何讓手術更安心?
技術日新月異,許多以往可能發生的危及健康狀況,如今都能提前干預?,F代麻醉的“秘密武器”有這些:
- 靶控輸注(TCI):好比自動駕駛,能根據你體型和健康狀況,計算并實時調整麻藥劑量,讓藥效恰到好處,不多也不少。
- 腦電雙頻指數監測(BIS):這一小助手,能實時顯示大腦處于多深的麻醉狀態,防止麻藥用太重或不夠,讓清醒蘇醒過程更平穩。
- 多通道生命體征監測:包括心電圖、血壓、呼吸機和血氧儀。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比如血壓突然升高、血氧降低,確保風險迅速處理。
04 麻醉后出現惡心、嘔吐怎么辦?
絕大多數人全麻蘇醒時不會有太多不適,但有一小部分人會碰到“麻醉后惡心嘔吐”(PONV)。這種情況,有點像坐車暈船,雖不危險但讓人難受。易發生的人群一般集中在女性、不吸煙、暈車體質或者術前焦慮重的朋友身上。
- 術中預先給止吐藥(常用恩丹西酮)
- 短效麻醉藥物減少殘留
- 多模式鎮痛——不只靠一種藥
- 低溫/低血壓階段時額外加藥
- 用點小劑量地塞米松增強抗惡心效果
一位47歲的女士,手術后出現短暫惡心,通過使用術中預防止吐方案,第二天恢復進食,未影響結腸功能恢復。從中可以看出,提前防護、術后對癥處理,基本能讓大多數小不適很快過去。如果癥狀持續,需要請醫生調整用藥。
05 麻醉前要做哪些準備?
手術麻醉的成功有一半靠前期準備。讓身體狀態“歸零”,能大幅降低意外發生的概率。這里用一份清單式表格幫你快速梳理:
準備事項 | 怎么做 | 為什么有用 |
---|---|---|
術前8小時禁食(禁水4小時) | 盡量在術前夜晚12點后不再進食 | 減少胃內容物,降低誤吸和嘔吐風險 |
停用部分藥物 | 按照醫生建議,提前1周停用抗凝相關藥 | 降低術中出血和麻醉并發癥 |
監測血壓、血糖 | 術前測量并優化至穩定范圍 | 提前發現波動,確保手術期間平穩 |
洗澡清潔身體 | 手術前一天晚上淋浴 | 減少細菌帶入,降低術后感染風險 |
戒煙戒酒 | 手術前2周內避免任何煙酒 | 改善呼吸道狀態,減輕麻醉壓力 |
心理放松 | 多與醫生溝通,消除緊張 | 降低麻醉及術后蘇醒不適概率 |
06 快速康復,有哪些細節不可忽視?
很多人擔心手術后的“難受”,其實只要注意幾個關鍵環節,恢復可比想象中快得多。麻醉本身不會長期“困住”身體,只要術后細節做到位,大部分人一天內就能自主行動。
- ??術后2小時可試飲清水 ——進食水和少量流食,幫消化道盡快恢復功能。
- ???♂?早期下床活動 ——麻醉過后8小時內能起身去衛生間,有助于防血栓、減少肌肉萎縮。
- ??分階段減緩止痛藥 ——不需要一直大劑量鎮痛,逐步減少用藥能更快恢復活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