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失控的5個早期信號,現在知道還不晚!
01 糖尿病到底是什么?
“血糖”兩個字經常聽說,卻總覺有點遙遠。其實,血液里的葡萄糖就像手機里的電量,供給身體每個部位。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胰臟會分泌“胰島素”這把鑰匙,把血里的糖送進需要的細胞里。糖尿病就是這套“能量開關”出了問題——要么鑰匙壞了(1型),要么門鎖生銹(2型)。
1型糖尿病多見于孩子或青年人,主要是身體突然不再生產“鑰匙”(胰島素);而成年人常見的2型糖尿病,則是“門鎖”用久了變得不靈敏(胰島素抵抗),身體再怎么加碼開門,糖還是進不去細胞,只能堆在血里。長此以往,血糖慢慢升高,日常健康就會埋下隱患。
02 這些癥狀出現要當心
- 1. 小傷口久久不愈合 ??
平時指甲邊緣劃破,破皮幾天卻總不見收口。30歲的劉先生工作忙,發現小傷口半個月還在,“以為年紀大了愈合慢”,后來體檢才發現血糖已經超標。遇到輕微傷口難以自愈,別只怪皮膚差,這也可能是血糖太高影響了血管和免疫功能。 - 2. ??诳?、總覺得喝不夠水 ??
一天里水杯裝了又倒,嘴巴依然發干。其實身體是想通過大量排尿帶走多余的糖,而口渴是人的一種補償反應。一般夏天出汗多口渴正常,可如果到了秋冬還常常如此,要多想一步——是不是血糖出問題了。 - 3. 偶爾視力模糊,眼前像起了霧 ??
有些朋友時不時看東西發虛、看近看遠都變模糊,揉揉眼還是沒用。其實高血糖會讓眼球內的水分和滲透壓發生變化,只要血糖一波動,視力就變得不穩定。別把它全當作用眼疲勞,只要出現比較反復的眼花現象,需要及時檢查血糖。
需要注意,糖尿病也常?!扒臒o聲息”。有些人什么癥狀都沒有,直到一次例行體檢才發現“原來早已超標”。這提醒我們,只靠有沒有感覺,遠遠不夠。
03 為什么會得糖尿?。?/h2> 原因 作用機制 風險特征 胰島素抵抗 細胞“不開門”讓糖進入,血糖長期升高 常伴肥胖、腹圍增加 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 “鑰匙”制造能力減弱,供給不足 持續高血糖易損傷細胞 遺傳因素 家族里有糖尿病,易受遺傳影響 父母患病風險翻倍 年齡增長 新陳代謝變緩,胰島素效率下降 40歲以后風險明顯提高
數據顯示,中國每10人就有1例是糖尿病前期,還有不少人自己沒意識到。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肥胖和家族史是最典型的風險“助推器”。人到中年如果體型慢慢變圓,工作壓力大活動又少,胰島素的功能也會慢慢減弱。
不過,糖尿病不是一天形成的,即便高危,只要及時調整,還是有逆轉的空間。
原因 | 作用機制 | 風險特征 |
---|---|---|
胰島素抵抗 | 細胞“不開門”讓糖進入,血糖長期升高 | 常伴肥胖、腹圍增加 |
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 | “鑰匙”制造能力減弱,供給不足 | 持續高血糖易損傷細胞 |
遺傳因素 | 家族里有糖尿病,易受遺傳影響 | 父母患病風險翻倍 |
年齡增長 | 新陳代謝變緩,胰島素效率下降 | 40歲以后風險明顯提高 |
數據顯示,中國每10人就有1例是糖尿病前期,還有不少人自己沒意識到。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肥胖和家族史是最典型的風險“助推器”。人到中年如果體型慢慢變圓,工作壓力大活動又少,胰島素的功能也會慢慢減弱。
不過,糖尿病不是一天形成的,即便高危,只要及時調整,還是有逆轉的空間。
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 ?? 空腹血糖檢測(FPG)
一般要求晚上八點以后不進食,第二天早晨抽血。<6.1 mmol/L的為正常,≥7.0 mmol/L可考慮糖尿病診斷。 - ??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反映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6.5% 以上考慮糖尿??;5.7%-6.4%為糖尿病前期。 - ??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主要用于空腹血糖臨界或孕婦篩查,檢查餐后2小時血糖,≥11.1 mmol/L時提示糖尿病。
一些醫院會建議同時查尿糖和肝腎功能,幫助排查并發癥。首次篩查建議到正規機構完成,如社區醫院或大型三甲醫院。
05 科學控糖的3大武器
控糖策略 | 要點說明 | 實用建議 |
---|---|---|
飲食管理 | 關注升糖指數(GI),比如糙米、燕麥升糖慢。粗雜糧和蔬菜可幫助血糖穩定。 | 一餐中主食別全是白米面,試著加點豆類和全谷物。小份多餐,避免暴飲暴食。 |
運動療法 | 有氧運動(快走、慢跑、騎車)最能提升胰島素效果。 | 每周累積150分鐘以上,比如每天快步走30分鐘,三五好友一塊運動更易堅持。 |
藥物選擇 | 1型需要胰島素注射;2型多選口服藥,重者加胰島素。 | 用藥需醫生指導,不能擅自調整劑量。定期復查很重要。 |
有位55歲的王阿姨堅持每天公園散步、晚餐雜糧飯,血糖逐月下降,醫生說“生活方式比藥還靠譜”。這說明,長期堅持比短期突擊更有效。
06 每天5分鐘預防指南
- ?? 控制體重:研究發現體重下降5%-7%,糖尿病發病率降低近一半。
- ?? 每周動起來:建議每周3次快走,每次30-50分鐘。
- ?? 膳食優選:餐盤多些蔬菜、全谷物,喜歡水果盡量選糖分低的,比如圣女果、藍莓。
推薦食物 | 功效 | 吃法建議 |
---|---|---|
燕麥片 | 富含纖維,助力血糖平穩 | 早餐或主食替換,每次約30g |
豆類 | 提升飽腹感,減緩血糖升高 | 做湯或涼拌,每周2-3次 |
深綠色蔬菜 | 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 | 每餐一小碗,拌炒或做湯 |
- 久坐不動
- 熬夜,睡眠不足
- 經常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