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高發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科學應對指南
01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每到換季,辦公室里咳嗽聲經常此起彼伏,總有人打噴嚏或揉鼻子。簡單來說,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鼻、咽、喉這些“門口崗哨”部位受到了炎癥,主要是病毒鬧的。醫學界有數據:這種常見小“麻煩”,有近70%其實都是病毒感染惹的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被叫作“上感”,是任何年齡都可能中招的門診大咖。雖然大部分病例會自愈,但它頻繁光顧,總讓人頭疼不已。多數時候,只需要對癥處理即可恢復健康。
02 這些癥狀提示你可能中招了 ??
- ?? 鼻塞流涕:約80%的人經歷打噴嚏、鼻子不通,還容易流清鼻涕;
- ?? 咽喉不適:大概有六成會覺得喉嚨又干又痛,說話費勁或者吞咽有異物感;
- ?? 咳嗽:通常伴隨偶爾干咳,有些會逐漸變為咳痰,不少人只覺得咳兩下;
?? 區別于流感: 上感很少出現高燒和全身酸疼,通常體溫升高不會太明顯,精神也沒那么差。
案例:有位28歲的女白領,最近出差趕項目,突然覺得鼻塞、打噴嚏,起初只是喉嚨發癢,沒幾天就有輕微咳嗽。其實,這類癥狀很典型,絕大多數人會在3-5天內明顯好轉。
03 為什么你會突然生病???
- 病毒傳播快: 像鼻病毒一類的傳染源,通過空氣或飛沫傳播,相互間近距離說話、打噴嚏,飛沫在桌面甚至手上存活2小時,容易間接傳給別人。
- 溫差大,黏膜易“罷工”: 轉季遇上冷空氣,鼻腔和喉嚨的防御系統變“脆弱”,一不留神就讓病毒鉆了空子。
- 人多地方,感染翻倍: 根據公共衛生調查,地鐵、商場、學校等人流密集處感染風險可以升高三倍??諝饬魍ú粫场⑷伺c人近距離接觸,風險更是翻倍。
?? 小數據:秋冬季節,孩子、老人和作息不規律的人尤其容易被病毒“盯上”。和感冒患者一起待一小時,染病幾率明顯提升。
04 醫生怎樣判斷是“上感”???
- 詳細問診:醫生會問“什么時候開始的?”“有沒有接觸感冒的人?”“發燒嗎?”——這些問題幫助判斷病情階段和傳染風險。
- 體格檢查:一般會用壓舌板看看咽部的紅腫情況,輕輕觸摸頸部淋巴結,有時還會仔細聽肺部有沒有異常呼吸音。
- 血常規參考:如果癥狀較重或者久不緩解,會通過簡單抽血查白細胞,識別有沒有“繼發細菌感染”的風險。通常上呼吸道感染不需要復雜檢測。
?? TIPS:身體檢查時,請配合張口發“啊”,讓醫生能看清喉嚨,發現炎癥征象。絕大多數感冒不需要做CT等大檢查。
05 科學治療記住這3點 ??
措施 | 解釋 | 說明 |
---|---|---|
對癥為主 | 采用退熱、緩解鼻塞、止咳等措施 | 不建議強行吃藥退燒,體溫低于38.5℃僅需多喝溫水或充分休息;鼻腔噴劑、潤喉糖適度輔助 |
抗生素不能濫用 | 病毒性感冒對抗生素無效 | 病程短、癥狀輕時無需使用抗生素;僅當合并細菌感染才考慮醫生指導下使用 |
中藥需辨證選擇 | 常用中藥如金銀花、板藍根可緩解部分癥狀 |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藥物,避免自行混用和重復用藥 |
? 恢復時間:一般3-5天多數人可自愈。若病程拖長、體溫反復波動或癥狀加重,則需要進一步就醫檢查。
06 這些情況別拖,早一點看醫生! ??
- ?? 持續高燒:發熱超3天不退,即使用了退燒藥也沒有效果,這是危險信號。
- ????? 氣促難受:呼吸次數加快、出現喘息,尤其是兒童和高齡老人要特別注意。
- ????? 精神狀態改變:比如說話反應遲鈍、昏睡、意識模糊,這往往說明病情加重。
???? 小TIPS:嬰幼兒、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感冒后更容易發生并發癥,不要自行拖延。若有上述任何一種情況,建議馬上到正規醫院就診。
07 小動作幫你更好預防 ??
- ?? 勤洗手: 手是傳播病毒的“高速公路”。尤其在外出進食后、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鈕后,都可以及時洗手,簡單卻有效。
- ?? 溫熱飲食: 適當喝點淡鹽水或雞湯,既能補充水分,也能緩解嗓子干癢。新鮮蔬果(如橙子、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打好“免疫底子”。不可忽視的是,肺部不適時喝溫開水比冷飲效果好。
- ???♂? 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 好睡眠和散步有助于免疫力修復。晚上別熬夜,日常可快走半小時,呼吸點新鮮空氣,能明顯減少感冒的反復發作。
- ?? 佩戴口罩: 上下班高峰、醫院和公共場合,戴口罩能有效阻隔多種飛沫病毒。
- ?? 實用飲食推薦表:
食物 功效 食用建議 橙子、獼猴桃 豐富維生素C 每天吃1-2份水果 雞湯、蔬菜湯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鬧病時可每日1碗 蜂蜜檸檬水 緩解咳嗽、潤喉 溫水沖泡,每次150ml
? 生活會更輕松:這些方法雖然簡單,但堅持下去總有收獲。預防為主,健康更有底氣。
結語
簡單來講,換季感冒其實很常見,大多數時候并不可怕。只要認真觀察癥狀、合理治療,不必恐慌。懂一點醫學知識,掌握日常小細節,就能把病毒擋在門外。如果遇到難以應付的病情,也不要獨自扛著,及時就醫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