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發現早治療:癥狀識別與科學應對指南
01 什么是肺癌?
很多人一聽到“肺癌”就心頭一緊,其實簡單來講,肺癌就是發生在肺部的異常細胞增生。這些細胞不守規矩,生長迅速,還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地方。肺癌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小細胞肺癌,它生長特別快、容易轉移;二是非小細胞肺癌,包括腺癌、鱗癌和大細胞癌,占了將近九成。近些年,因為環境變化和生活方式,非吸煙者也有了患腺癌的可能。除此之外,肺癌還和一些基因改變有關,比如EGFR或ALK突變,這些常常影響治療方式。不過,絕大多數人起初很難察覺這些變化,這也是肺癌隱蔽的地方。
類型 | 特點 |
---|---|
小細胞肺癌 | 進展快,易轉移,一般占15% |
非小細胞肺癌 | 最常見,分為腺癌、鱗癌、大細胞癌 |
02 容易被忽視的早期信號
肺癌剛剛起步的時候,大多數人身上幾乎沒有什么特殊感覺。偶爾輕微咳嗽、嗓子不舒服或者偶發的氣短,總是讓人誤以為是小感冒。比如,一位62歲的退休老師,三個月偶爾清晨咳幾聲,沒有疼痛,也沒有發熱,直到例行體檢時才發現肺部有異樣。像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定期體檢,真的很容易錯過。
- 晨起輕咳,一會兒又好
- 偶爾感到胸口不適,但很快緩解
- 活動的時候有點氣短,休息下就緩過來
03 這些表現要當心??
有些癥狀一旦發生,就需要考慮是不是肺部有問題。特別是以下幾種表現,別總拿“老毛病”蒙混過去。
- 持續性咳嗽:和早期的偶爾咳嗽不同,整天都在咳或連續幾個星期不見好,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癥狀。有位58歲的男性司機,連續咳嗽一個多月,起初以為是天氣干燥,后來咳嗽加重,做了CT才發現異常。
- 咳痰帶血:一旦發現痰里有血絲,尤其不是口腔出血,就不能再拖。雖然有時候只是支氣管炎,但肺部腫瘤也會這樣表現。
- 胸痛或呼吸困難:疼痛往往比較隱蔽,一開始只是深呼吸或咳嗽時偶有刺痛,后期可能發展為持續性胸悶。如果肺癌發展到壓迫周圍結構,甚至可能影響日常生活。
04 為什么會得肺癌?
很多人都想知道,好端端的為什么會得肺癌。其實,這背后的原因不少,大部分和生活習慣、環境有關。
- 煙草危害:醫學界已經明確,吸煙是肺癌最大的風險因素。香煙里的有害物質會不斷破壞肺部組織,使正常細胞變得不安分。調查發現,長期吸煙的人,患肺癌的概率可高達非吸煙者的數十倍。
- 空氣污染:家里常用的煤、木柴、長期處于霧霾環境,這些微小顆粒進入肺部后,慢慢影響細胞的健康。
- 職業接觸:礦工、石棉工人、長期接觸放射物或者重金屬粉塵,也容易導致肺部出現病變。
- 年齡和遺傳:年齡越大,細胞“出錯”的機會越多。另外,如果家族中有直系親屬得過肺癌,風險也會高一些。
風險因素 | 相關性 |
---|---|
吸煙 | 最高風險,風險增加20倍以上 |
空氣污染 | 長期暴露顯著提高風險 |
職業暴露 | 粉塵、有害氣體 |
05 如何確診和分期???
當出現明顯癥狀,或者體檢發現肺部陰影,醫生才會進一步實施檢查。確診肺癌,一般需要幾步走:
- 影像學檢查:胸部CT是判斷肺部是否有腫塊的首選。如果CT提示可疑結節,還會做增強CT或者PET-CT進一步判斷腫瘤范圍和位置。
- 活檢取樣:通過支氣管鏡或者穿刺,把一點點肺組織取出來做病理檢查(辨認細胞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
- 分期評估:用TNM分期體系來判斷目前處于哪個階段。I期和II期多為局部,III期已侵及淋巴,IV期代表有遠處轉移。
- 基因檢測:幫助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分期 | 主要特征 |
---|---|
I期 | 腫瘤局限于肺部 |
II期 | 腫瘤已侵犯鄰近部位或淋巴 |
III期 | 區域淋巴結受累 |
IV期 | 遠處轉移(如肝、骨等) |
06 治療選擇有哪些?
治療的方式會根據分期和患者體質來調整??梢员茸餍迯蛽p壞的“管道”,初期還能直接手術“切除”,晚期就需要多種方法配合。
- 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腫瘤還沒擴散到別處時,直接切除病灶。手術范圍分為“楔形切除”“肺葉切除”等,由醫生決定。
- 放射治療:高能射線定位“狙擊”異常細胞,適用于不能手術或者腫瘤無法切干凈的情況。也有控制腫瘤、緩解癥狀的作用。
- 化療:通過藥物全身治療,對反復或已轉移的肺癌更適合。小細胞肺癌多采用化療為主。
- 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靶向藥,或動員身體自身免疫系統對抗腫瘤。副作用相對較小,部分患者獲益明顯。
07 治療中的副作用怎么管?
治療雖然幫助控制腫瘤,但也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說起來,這些反應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關鍵是及時應對和調整。
- 惡心和嘔吐:常見于化療期間。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用止吐藥,如果出現胃口差,可以少量多餐,嘗試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脫發:部分化療藥有脫發風險,一般頭發會在治療結束后慢慢長回來??梢耘宕鲗S妹弊?,保護頭皮。
- 疲勞和虛弱:可適當調整作息,給自己適度休息時間,家人要多鼓勵和支持。
08 日常防控:這些習慣更有益
實際上,合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可以讓肺部保持健康。預防方法越具體越好,簡單執行更有實際效果。
推薦食物 | 具體功效 | 實用建議 |
---|---|---|
新鮮蔬菜水果 | 補充抗氧化物,有助肺組織修復 | 每日2-3種,顏色越豐富越好 |
全谷物如燕麥 | 增加礦物質和纖維,促進新陳代謝 | 早餐可選燕麥粥、雜糧飯 |
豆制品 | 優質植物蛋白,增強免疫 | 每周可安排2-3次豆腐類食物 |
- 保持室內通風:定期開窗,居住環境要減少空氣污染,尤其是在燒飯、取暖季節。
- 規律作息運動:每周3-5次快步走或緩慢騎行,讓身體更有力氣應對外界變化。
- 定期篩查:50歲以上或有家族史的人,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