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術中的麻醉管理:您需要了解的關鍵點
提起住院做手術,很多人都擔心麻醉這一關。其實,膽囊切除術雖然常見,但每個人對麻醉的反應還真有講究。有的人術后吐得厲害,有的人倒是睡個好覺,什么事也沒有。如果你或者家人正要做膽囊手術,不妨提前了解下關于麻醉那些繞不開的事。
01?容易被忽視的早期信號
其實,很多人在脅腹偶爾有點隱隱的不適時,根本不會聯想到膽囊出了問題。輕微的消化不良,比如偶爾吃油膩后感到脹氣、上腹有點悶,很多人就當作腸胃小毛病。也有幾位上班族朋友跟我說,偶發性的胃口下降他們根本沒在意,直到后來才知道和膽囊有關。
這些早期表現,大多數時候并不嚴重,很容易被日常的工作、飲食習慣掩蓋過去。但如果反復出現,最好還是留點心眼。畢竟,早發現問題往往能減少手術和麻醉時的風險。
如果你有膽結石家族史,平時又常出現吃油膩后腹部隱痛,建議盡早去消化內科查查,不必等癥狀嚴重了才行動。
02?這些表現要當心
- 1. 右上腹持續疼痛 :不是偶爾的不適,而是疼痛持續時間長,甚至夜里也會被痛醒。張阿姨(52歲)有膽結石,手術前幾天就開始出現劇烈絞痛,只好急診手術。像她這樣,疼痛一旦變得嚴重,手術和麻醉過程的風險也會增加。
- 2. 發熱或惡心嘔吐 :有的患者出現明顯發燒、反復惡心,甚至嘔吐不止。其實膽囊炎發作,不僅僅影響吃飯,有時候還會影響全身狀況。遇到這類癥狀,通常需要較早住院,仔細評估后安排手術和麻醉。
- 3. 黃疸(皮膚發黃、眼睛發黃) :膽結石或炎癥可能導致膽管堵塞,膽紅素升高,讓皮膚或眼白發黃。有位67歲大叔就是因為發現眼白發黃才被查出嚴重膽管疾病,及時手術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癥狀 | 出現頻率 | 相關風險 |
---|---|---|
持續腹痛 | 較常見 | 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時手術 |
發熱嘔吐 | 偶發到常見 | 易合并感染、麻醉風險升高 |
黃疸 | 不太常見 | 可能有膽管阻塞 |
03?哪些因素會增加麻醉和手術風險?
膽囊切除術一般是因為膽結石、膽囊炎等引起。如果僅僅是結石“沉睡”,問題還小,可一旦引發炎癥、并發感染或者合并基礎病,麻醉的風險就會上升。
年齡偏大的患者(65歲及以上)、肥胖、糖尿病、心臟病、肝功能異常,是麻醉風險升高的主要原因。
研究顯示,伴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術中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要比普通人高出一倍以上。原因很簡單——身體的應激能力本就有限,這時候任何“外力干預”,包括麻醉藥物、小手術創傷,都會被放大。
此外,既往有麻醉不良反應史,比如麻醉后出現過過敏、呼吸抑制等,或者近期有服用特殊藥物史,這一切都需要麻醉師提前知曉并做記錄。
臨床統計顯示,70%的膽結石患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時,麻醉過程中出現血壓波動和呼吸異常的幾率明顯增高。所以,每一個小病都要被重視。
04?手術前具體需要做哪些檢查?
手術前的麻醉評估,其實是為安全“鋪路”。
醫生一般會問詳細病史,包括以前的疾病、過敏、家族健康狀況等。千萬別覺得有的老毛病不值一提,所有身體異常都值得如實相告。
- 基礎體格檢查:測量體重、身高、血壓等,方便選擇合適麻醉藥物劑量。
- 抽血化驗: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排查影響麻醉的隱患。
- 心電圖、胸片:尤其年紀大的朋友,很容易藏著心肺“小問題”。
- 腹部超聲:排查膽囊、肝臟等有無其他變化。
有最近3個月內系統性查體、影像學報告的,可以帶上,無需重復抽血檢查。為自己減少一些“被扎”的機會。
項目 | 主要作用 |
---|---|
肝功能檢查 | 了解肝臟代謝水平,調整麻醉藥物用量 |
心電圖 | 發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風險 |
影像學檢查 | 評估手術范圍和難度 |
05?膽囊手術中麻醉方案怎么選?
真正到了上手術臺,麻醉師會根據身體狀況和手術方式“量身定制”麻醉方案。
大部分膽囊切除手術采用全身麻醉(全程睡著、無痛無覺),適合絕大多數患者。也有極少數情況下,因病人體質原因,考慮用到區域麻醉(如椎管內麻醉)。最終方案要由專業麻醉醫生決定。
方案類型 | 適用人群 | 管理措施 |
---|---|---|
全身麻醉 | 絕大多數患者 | 術中密切監控,保證鎮痛和呼吸循環安全 |
區域麻醉 | 合并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特殊人群 | 強化生命體征監護,調整用藥劑量 |
有位42歲的女性患者,因既往對麻醉藥物敏感,對藥量的調整特別嚴格。術前經過多學科會診,確認她適合常規量的全身麻醉,手術過程很順利。
這說明,告知醫生既往特殊經歷很重要。
麻醉期間會持續監測心電圖、血壓、血氧等。任何指標異常,醫生會第一時間調整用藥和通氣方式。此外,麻醉藥物選擇也有講究,包括鎮靜催眠藥、鎮痛藥、肌松藥和吸入麻醉藥,每種藥的劑量和組合都很考究。如果對某類藥敏感,請務必提前說明。
06?如何降低風險,讓恢復更順利?
- 術前溝通:有基礎病、過敏史、藥物服用等一定如實告知麻醉師,不要覺得沒什么大不了。一句提醒可能避免很多麻煩。
- 合理飲食,有助術前術后體能:手術前1天以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飲食為主。比如白粥、雞蛋羹、炒青菜,既不會刺激肝膽,又為身體儲備營養,幫助恢復。
- 補充維生素C、E(水果/新鮮蔬菜):這些營養素,有助手術后組織修復,也讓整體恢復快一點,可以多吃一些橙子、獼猴桃、菠菜等。
- 術后遵醫囑逐步進食:術后往往需要先禁食,等醫生說可以吃的時候再慢慢過渡到清淡半流食。比如小米粥、軟米飯、燉雞蛋,這些容易消化又不刺激。
- 及早活動、呼吸訓練:術后早一點下床走動(在醫護指導下),預防靜脈血栓和肺部并發癥。可以試試腹式呼吸訓練,讓肺部氣體更好交換。
脂肪攝入宜適度,選擇橄欖油、深海魚等健康脂肪來源;多吃深色蔬菜和富含膳食纖維的谷物,促進膽汁分泌,保護消化道。
術后3個月和半年各復查一次肝功能、腹部B超,對發現術后并發癥很有用。
膽囊切除手術要順利,麻醉管理是關鍵一環。其實大部分患者術后恢復都很快,只要術前準備充分,和麻醉醫生有足夠溝通,內心坦然,很少出問題。以上內容希望能幫你緩解焦慮,行動上更從容。如果周圍有要做手術的親友,也別忘了和他們分享這些實用建議,讓更多人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