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疼別硬扛!8成人忽略的上呼吸道感染風險,3招科學應對
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嗓子像被砂紙蹭過,咽口唾沫都有點疼,覺得再撐兩天就過去了。結果,一拖就是一周,扛到最后連說話都費勁。其實,這種“扛一扛就好”的想法,是多數成年人對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的忽視。咽喉這條“交通要道”,不僅僅關系到說話、喝水,說起來還隱藏著不少需要格外留心的風險。
01 到底是什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的區別
很多人一說感冒、流感、咽炎,總覺得這幾個詞差不多。實際上,它們雖然都能讓人“嗓子不舒服”,但細節有不少不同。普通感冒一般以鼻塞、流清涕為主,流感常有高熱和全身疼痛,而急性咽炎則特有“咽部灼燒感”與“吞咽時疼痛”,說話多了、吃飯時明顯加重。
類型 | 主要癥狀 | 典型感受 |
---|---|---|
普通感冒 | 流鼻涕、噴嚏、鼻塞 | 偶爾咽部微不適 |
流感 | 發熱、肌肉酸痛、咳嗽 | 全身乏力明顯 |
急性咽炎 | 咽部灼熱、吞咽疼痛 | 說話進食時明顯加重 |
簡單來說,如果你只嘴巴痛,且主要集中在吞咽動作上,多半靠近咽炎的表現。
02 哪些癥狀要警惕?3種情況趕緊就醫
- 1. 持續高熱>3天 如果體溫一直在38.5℃以上,不借助藥物就降不下來,這種情況不建議硬扛。有位32歲的男性患者,起初只是嗓子疼,結果四天后高熱不退,檢查后發現已經合并細菌感染。
- 2. 頸部淋巴結腫痛 摸到脖子下方有米粒大小的包塊,并且按壓有痛感,這提示可能出現免疫反應過度,甚至需要排查化膿性炎癥。
- 3. 呼吸困難、說話含糊 一位長時間發病的女性,突然感覺呼吸費力,說話也開始模糊,情況急轉直下。這往往是咽部水腫或并發喉炎的危險信號,應立即前往醫院。
03 為什么總中招?病毒和細菌的偷襲路線
很多成年人覺得自己抵抗力還不錯,結果年年秋冬嗓子疼,其實背后的原因是一場“微生物的暗戰”。
- 飛沫中的“病毒大軍” 醫學調查顯示,大約80%的急性咽炎由病毒引發。辦公室開會、地鐵擁擠時候,一個噴嚏就能讓成千上萬病毒“上崗”。這些病毒本事強,即便你只覺得有點干癢,也可能已悄悄進駐咽部。
- 鏈球菌等細菌伺機進攻 感冒后抵抗力短暫下降,鏈球菌這類細菌容易乘機“突襲”,造成細菌性咽炎。尤其熬夜、受涼后,出現明顯疼痛并持續發熱時,要留心細菌感染的可能。
- 生活方式影響大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發人群,常見于作息紊亂、壓力大,以及經常接觸人群的上班族。過度疲勞和室內常開空調,也會讓咽部的“守門員”疲憊不堪,更容易被不速之客突破防線。
04 去醫院要做哪些檢查?5分鐘說清診斷流程
檢查步驟 | 目的 | 常見現象 |
---|---|---|
視診(醫生用燈觀察咽喉) | 判斷充血、分泌物、腫脹情況 | 咽部發紅,分泌液增多 |
觸診(按壓頸部淋巴結) | 查看有無腫大及壓痛 | 淋巴結變大、觸痛 |
快速抗原檢測 | 數分鐘內排查鏈球菌感染 | 陽性提示細菌感染 |
抽血查白細胞 | 進一步區分病毒/細菌感染 | 白細胞升高常見于細菌感染 |
實際上,大多數咽炎患者僅憑體格檢查與對話便已可大致判斷,特殊情況下才需做更深入的檢測,比如白細胞異?;蚍磸透邿岵煌恕?
05 治療關鍵點:抗生素該不該用?
- 病毒性感染: 約80%的急性咽炎是病毒惹的禍。遇到這種情況沒必要用抗生素,反而多休息、多喝溫水、對癥用點解熱鎮痛藥(比如布洛芬)更為合適。
- 細菌性感染: 需要醫生指導下規范抗生素,比如常用的青霉素類藥物。療程要完整,一般不少于5-7天,避免“斷斷續續吃”,否則容易導致耐藥甚至病情反復。
06 居家護理3件套:這樣好得快
1杯溫開水加半勺食鹽,反復漱口,有助于緩解咽部不適。
開啟加濕器或在房間里放置水盆,預防呼吸道黏膜干裂,嗓子更舒服。
溫水沖一勺蜂蜜,加幾片新鮮檸檬,幫助潤喉,減輕灼熱和腫脹感。
嗓子一旦鬧“罷工”,其實就是身體在給你打信號。防范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最關鍵是早發現、早照顧。忙碌的生活容易讓我們忽略小毛病,其實,只要做到注意休息、合理護理,大部分問題都不用太焦慮。別忽視身體的提醒,這比吃多少藥都來得有用。畢竟,健康這件事,自己上心,才最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