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鎮痛:常見疑問與解答
- 2024-11-29 16:02:228.4W次播放
溫馨提示:本頁面科普內容僅為健康信息的傳遞,不作為疾病診斷及醫療依據。如身體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就診。
視頻內容
張: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分娩鎮痛作為一項成熟的醫療手段,已經在我國推行多年,但我發現不少網友對其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或多或少還是有一些擔心和顧慮。今天我們榮幸地邀請到江蘇省人民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的孫老師,來為大家釋疑解惑,幫助孕產媽媽們消除恐懼與誤解。
孫:感謝張老師邀請。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張:我想大家首先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許多人擔心分娩鎮痛會對新生兒或產婦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這方面您怎么看?
孫:實際上,分娩鎮痛使用的是局麻藥物,藥物在硬膜外腔擴散,阻滯相應的脊神經根,其濃度僅為剖宮產麻醉的1/10到1/5,不僅不會傷害胎兒,反而對胎兒有保護作用。?而且因為血液中幾乎沒有麻醉藥成分,所以也不會影響正常哺乳。
張:既然分娩鎮痛整體安全有效,是不是所有產婦都可以實施這項操作呢?
孫:這個主要由麻醉醫生來判斷,因為每個產婦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有幾種情況我們不建議施行:第一種是凝血功能障礙或近期使用抗凝劑的孕婦,因為如果孕婦存在出凝血功能異常,或近期正在使用抗凝劑,穿刺時就有可能造成局部血腫,嚴重時壓迫脊髓造成截癱,因此不宜施行。第二種是穿刺部位存在感染的孕婦,這類孕婦在穿刺后有可能局部感染加重,形成的硬膜外膿腫同樣會壓迫脊髓。第三種是有腰椎間盤突出或脊柱側彎的孕婦,能否實施需要麻醉醫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此外,有精神疾病或合并重大系統疾病的孕婦,我們會在綜合評判身體情況后,進行分娩方式的選擇。
張:現在很多孕媽媽會自己上網查看相關視頻,看到操作時用那么粗的針是越看越恐懼,我想替她們問一聲,打這個針真的很疼嗎?另外產后腰痛和這個有關系嗎?
孫:這個我要解釋一下。我們在擺好體位、消毒、鋪單后,都會先進行局部浸潤麻醉,然后才會進所謂的“粗針”,進針過程一般會有些酸脹感,但都是可以耐受的程度,遠不及宮縮痛,大家無需過多恐懼。至于產后腰痛,它的原因其實比較復雜,主要還是和懷孕本身有關。首先隨著孕婦體重和胎兒的不斷增大,腰椎的壓力隨之上升,這會導致腰椎間盤變得脆弱和退化。再加上分娩時腰椎所承受的壓力,就有可能導致腰椎關節產生紊亂,出現產后腰痛。其次在分娩的過程中,孕婦的骨盆為了更好地適應胎兒的娩出,本身就會產生變形,導致腰部不穩定,進而引發腰痛。產后體內激素的強烈變化,會進一步影響韌帶的松弛度,加重腰痛。此外不可忽略的是,產后照顧寶寶的肌肉疲勞、孕婦體內鈣含量流失等,都是可能引起腰痛的原因。因此我們建議,產后在注意休息的同時,能夠進行適當的運動,來恢復腰椎的穩定性。同時,要注意懷抱、喂奶等姿勢,避免加重腰痛。
張:我看網上有孕媽媽說,使用分娩鎮痛之后并不像想象中的完全“無痛”,這是為什么呢?
孫:目前國內多數醫院一般在孕婦宮口擴張2cm以后開始應用分娩鎮痛,分娩鎮痛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宮縮痛,但并不能達到完全的無痛,效果存在個體差異。整體而言,消除一半以上的疼痛是可以保證的。分娩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子宮收縮、宮頸擴張等多個環節。藥物注射到硬膜外腔,起效大概需要15分鐘,剛開始效果都是比較好的,隨著時間推移,藥效會有所減弱,多數在給藥6小時左右隨著宮縮不斷增加,胎頭逐漸下降、壓迫,產婦會感到一定的疼痛感。
張:非常感謝孫老師今天為我們答疑解惑,相信廣大孕產媽媽對我們分娩鎮痛技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節目最后您還有什么想對網友說的嗎?
孫:雖然分娩鎮痛已經在我國推行多年,但各地域的普及程度還很不均一,整體普及率還是比較低的。為了推廣這項技術,國家和醫院都進行了很多很多努力,現在分娩鎮痛正逐步被納入醫保,麻醉人員短缺的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各方認知的加深、政策的完善,準媽媽們都能夠享受到這項利好,用更美好的狀態迎接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之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