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別硬扛!3分鐘看懂科學應對法
01 到底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最近不少人一到換季就開始流鼻涕、嗓子癢,甚至還會頭疼。其實,這很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找上門了。它主要指的是鼻咽、喉嚨這些區域的感染,大部分都是由病毒引起,也就是日常生活里說的“感冒”。偶爾也會遇到細菌感染,比如孩子常見的咽喉炎。
類型 | 常見病原 | 主要表現 |
---|---|---|
病毒性感染 | 鼻病毒、流感病毒等 | 流鼻涕、打噴嚏、嗓子微癢 |
細菌性感染 | A組鏈球菌等 | 強烈咽痛、膿性分泌物 |
有項研究表明,約70%-80%的上呼吸道感染屬于病毒性,只有一小部分需要使用抗生素[1]。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并不用急著吃藥,正確區分類型才是關鍵。
02 這些癥狀出現就要當心
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感冒可能起初只有輕微鼻塞、嗓子發癢,甚至有點打噴嚏,容易被忽視??梢坏┌Y狀明顯升級,比如發熱達到38.5℃以上,持續咽喉劇痛或者痰液變黃,特別是連續好幾天高燒不退、咳嗽厲害,甚至出現喘不上氣,這時可千萬不能拖。
- 高燒(39℃以上)超3天不退
- 呼吸明顯困難或氣喘
- 持續意識模糊、精神差
- 頸部劇烈僵硬(尤其兒童)
一位35歲的女性朋友,感冒第4天仍持續高燒且喉嚨疼到說不了話,晚上出現憋氣,這種情況就必須盡快去醫院。這個例子提醒,我們別怕“小題大做”,把握好警示信號,及時就醫比什么都重要。
03 為什么總容易中招?
- ?? 空氣傳播:病毒喜歡通過飛沫傳播。冬春季節,大家都在室內,相互之間距離近,病毒就有了更多“乘機上車”的機會。
- ? 手接觸傳播:公用門把手、電梯按鈕等都容易藏病毒。隨手揉鼻子、摸嘴巴,無形間讓病毒進入體內。
- 免疫力波動:受涼、作息混亂,身體抵抗力下降時,病毒更容易得逞。兒童、老人尤其如此。
有資料顯示,成年人一年平均感冒2-4次,孩子甚至能達到6次以上[2]。所以,免疫力低、室內空氣流通差和個人衛生習慣不佳,都是被感染的高發誘因。不過,每個平臺都不一樣,舉個例子:有的幼兒園一個班級,一周內有7個孩子接連發燒,就是教室密閉時病毒容易“輪流作案”的典型。
04 去醫院要做哪些檢查?
一旦出現上面提到的嚴重警示信號,去醫院會做哪些檢查?其實,醫生通常根據具體癥狀選擇。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全套項目”,合適的檢查方案才能減輕焦慮。
檢查項目 | 適用場景 | 主要作用 |
---|---|---|
血常規 | 高熱、持續發作時 | 區分病毒/細菌類型(白細胞比例) |
咽拭子培養 | 有膿性分泌物/重癥疑似 | 判斷細菌類型、選擇抗生素 |
C反應蛋白(CRP) | 診斷不明、難分型時 | 10mg/L以上傾向細菌感染 |
簡單來說,初診患者最多抽一次血。后續若癥狀好轉,通常不需要重復檢查。這樣一來,不僅能避免過度醫療,也有助于把精力更集中在恢復本身。
05 科學治療記住這3點
- 1. 明確類型,對癥下藥
大多數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性的,這時候休息、多喝水、適當消炎止痛(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效果最佳。只有細菌感染,比如明確鏈球菌性咽炎,醫生才會開抗生素。盲目用抗生素并不會讓感冒好得更快,還容易引起腹瀉和藥物過敏。 - 2. 恰當用藥,不求“快”
頭痛、低燒可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高燒、全身疼痛嚴重時可以加用布洛芬。干咳可以選用右美沙芬,而黏稠黃痰比較多時,用點氨溴索幫助痰液排出。不過不要幾種藥一起用,容易混淆藥效和增加副作用。 - 3. 關注不良反應,必要時調整用藥
有些人吃抗生素會拉肚子,可以加點益生菌幫助腸道恢復。兒童若對阿莫西林過敏,可以改用阿奇霉素。這說明,藥物不是萬能,及時溝通和調整才是恢復的好辦法。
06 做好5件事遠離反復感染
對策 | 具體做法 | 特別建議 |
---|---|---|
規范洗手 | 七步洗手法,每次30秒 | 每次外出回家、進食前后都要堅持 |
增加通風 | 每日通風2次(每次30分鐘) | 天氣允許時開窗,尤其家有老人小孩 |
適當補充維C、鋅 | 每日維生素C 200mg、鋅劑建議遵醫囑 | 兒童早晚補充,縮短病程約1.2天[3] |
佩戴口罩 | 流感高發期外出戴口罩 | 人群密集場所和公共交通務必戴好 |
戒煙有益 | 停止吸煙,遠離二手煙 | 家有老人、小孩尤其需要注意 |
年長者、孩子都是反復感染的高危人群。家中老人可以選擇每天分時段開窗,孩子放學后建議立刻換下校服、勤洗手。這樣一來,病毒的傳播鏈自然會被切斷不少。很多家長反映,做好這些后孩子感冒確實少了很多。
參考文獻
- Heikkinen, T., & J?rvinen, A. (2003). The common cold.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8(23), 2317-2322. 鏈接
- Fendrick, A. M., Monto, A. S., Nightengale, B., & Sarnes, M. (2003). The economic burden of non–influenza-related viral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3(4), 487-494. 鏈接
- Hemil?, H., & Chalker, E. (2013). Vitamin C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common cold.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