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飆升+喉嚨痛?別慌!高血壓和上呼吸道疾病科學應對指南
用最實用的健康建議,幫你科學分辨和管理高血壓、上呼吸道“小麻煩”
01 高血壓和上呼吸道疾病到底是什么?
每個人身邊都有遇到這樣一天:下樓取快遞,被風吹得脖子微涼,爬兩層樓喘不過氣,回家量個血壓,發現數字飆高。一邊擔心嗓子發炎,一邊又怕高血壓出事。其實,這兩種常見的“小麻煩”本質很不一樣,用個簡單比喻:高血壓就像是鍋里的水壓突然上去了,鍋蓋被頂得直晃悠;而上呼吸道感染,則像城市早高峰的交通堵塞,氣流通道一時變窄。
高血壓指的是動脈內的壓力長時間“高過頭”,心臟和血管等于是被推著一直加班。長期下來,血管壁受損,心、腦、腎這些重要臟器隨時可能出事。
上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普通感冒、咽炎、鼻炎等。病原體(主要是病毒,也有細菌)入侵,上呼吸道(鼻、咽、喉)仿佛被堵住,空氣流通不順、嗓子不舒服就是這樣來的。
?? 相關數據: 醫學調查顯示,我國每四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Lu J et al., 2017)。
02 哪些癥狀提示你可能中招了?
?? 高血壓的3個隱蔽信號
- 后腦脹痛、晨起頭昏:并不是每次都頭痛,高血壓有時只是清晨起來腦后覺得發悶。
- 視物突然模糊:眼睛像被什么蒙住,但很快又恢復。
- 偶爾心跳快、心慌:短暫出現,但靜下來就沒事,容易被忽略。
?? 上呼吸道感染的4個典型表現
- 咽痛分級:初期只是輕微異物感,后來明顯疼痛,說話/吞咽時更明顯。
- 鼻塞流涕:鼻水稀薄、打噴嚏,持續超過2天,需要關注是否合并發熱。
- 咳嗽干癢:夜間或清晨尤為明顯,無痰或少痰為主。
- 全身乏力/低燒:輕度發熱,多數在37.5~38℃之間。
?? 小提示: 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病毒惹的禍——80%都是病毒引起的??股夭⒉皇鞘走x(Heikkinen T, J?rvinen A, 2003)。
舉個例子:一位48歲的女性辦公室職員,最近感覺晨起頭沉、晚上覺得脖子僵,量血壓偶爾高到150/98。她并沒有持續頭痛,也沒有暈倒,從這個經驗也可以看出,高血壓早期信號很隱蔽,很容易被忽略。
03 為什么你會得這些病?
?? 高血壓的5大致病機制
- 遺傳易感性:家族中有高血壓的人,血管調控功能更容易“失靈”,容易出現高壓狀態。
- 鹽敏感型體質:有些人吃鹽多,腎臟排鈉能力差,體內積水多,血管壓力跟著升高。
- 神經-激素失衡:緊張、焦慮或長期熬夜,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管一直收縮,像弦被繃緊。
- 肥胖/代謝紊亂:體重增加、血脂異常,會讓血管壁“變臟”,導致內皮受損。
- 年齡因素:血管彈性逐年下降,中老年更容易出現高血壓問題(Franklin SS et al., 1997)。
?? 上呼吸道感染的3類病原體
- 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占大多數,傳播快,癥狀往往發展迅速。
- 細菌性感染:鏈球菌、葡萄球菌可引發咽炎、扁桃體炎。癥狀更重,常見高熱、吞咽痛明顯。
- 真菌、過敏原:長期鼻炎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受真菌或吸入性過敏原刺激。
?? 友情提醒: 高血壓和呼吸道感染的發病機制存在很大差異,但一些誘因比如壓力大、作息紊亂,兩者都可能加重。
04 去醫院要做哪些檢查?
?? 高血壓就診流程
- 一般需要診室多次血壓測量,確認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才考慮診斷。
- 核心推薦的是“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能記錄全天血壓變化,發現夜間/清晨高壓等不易察覺的波動。對年輕患者或初次發現高血壓尤為有用(O'Brien E et al., 2003)。
- 針對可能的合并癥,還會安排常規驗血、心電圖等項。
?? 上呼吸道感染就診詳解
- 一般醫院首選咽拭子檢測。用棉簽輕輕擦拭咽部,不會很痛,能準確判斷是病毒還是細菌。
- 某些情況需要補充胸片排查肺部感染,或做過敏原檢測(對疑似過敏性鼻炎者)。
????? TIPS: 檢查本身是幫助精準分診,減少過度治療,流程都不復雜。別因為“怕檢查”放棄診療機會。
05 怎么治療最有效?
?? 高血壓用藥選擇
藥物類 | 常見代表 | 適用人群 |
---|---|---|
ACEI/ARB | 貝那普利、纈沙坦 | 腎功能尚好,無干咳副作用者 |
CCB(鈣通道阻滯劑) | 氨氯地平 | 中老年、心絞痛合并患者 |
利尿劑 | 氫氯噻嗪 | 水腫、排鈉能力弱人群 |
聯合用藥 | 如“ARB+CCB” | 單藥控制不理想者 |
??? 呼吸道感染階梯治療
分級 | 主要措施 | 注意事項 |
---|---|---|
輕癥病毒性感染 | 物理降溫、對乙酰氨基酚緩解不適 | 避免濫用抗生素 |
細菌性感染 | 經醫生評估后短期抗生素 | 全程服藥,觀察過敏反應 |
過敏性 | 鼻用激素/抗組胺藥 | 部分藥物會嗜睡,駕駛注意安全 |
?? 降壓藥如出現咳嗽、浮腫、心率異常等副作用,要及時告知醫生更換方案。常見呼吸道用藥使用時,避免自行疊加含偽麻黃堿等成分。
例如一位62歲的男性,平時血壓控制不錯,最近因為感冒服了感冒藥,突然頭暈心慌。細查發現,藥中含偽麻黃堿導致血壓升高。這案例再次提醒,感冒藥選擇要看成分,高血壓患者應謹慎。
06 日常生活如何科學管理?
?? 血壓自測“3-7-3”口訣
- 每次測量至少靜坐3分鐘
- 連續測7天,早晚各一次
- 每次記錄3組讀數,取平均
家庭血壓計定期校準可提升準確性。
??? 呼吸道保健的4個黃金時段
- 晨起:通風+濕化空氣,減少鼻咽干燥
- 飯后:溫鹽水漱口,緩解喉嚨不適
- 午休:適當補水,保持體液充足
- 睡前:避免冷風直吹,可用加濕器(濕度40~60%效果最好)
輕微咽痛時,可以喝一點溫熱飲品,有助舒緩。
?? 日常健康飲食推薦
- 西蘭花 + 有助穩定血壓 + 配合蒸制或清炒,保持營養
- 燕麥片 + 調節血脂、輔助降壓 + 早餐一碗為宜
- 柑橘類水果 + 富含維生素C + 每次少量分次進食
???♂? 科學運動建議
- 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騎車),每周累計150分鐘,可分為每天30分鐘
- 避免感冒高發期冷風環境中戶外鍛煉
?? 血壓和呼吸道癥狀突變時,別猶豫,及時就醫。老年人合并慢病,更要及時跟醫師溝通。
參考文獻與資料來源
- Lu J, Wang L, Li M, et al. (2017).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in China, 2010–2014: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Circulation*, 136(24), 2454-2466.
- Heikkinen T, J?rvinen A. (2003). The common cold. *The Lancet*, 361(9351), 51-59.
- Franklin SS, Gustin W IV, Wong ND, et al. (1997). Hemodynamic patterns of age-related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Circulation*, 96(1), 308-315.
- O'Brien E, Pickering T, Asmar R, et al. (2003).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he 21st century.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 5(1),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