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發的乙型流感:這些癥狀別硬扛,科學應對指南
01 乙型流感到底是什么?和普通感冒有啥區別?
冬天一到,孩子們剛上學沒多久,班級里就開始時不時有人發燒、請假,很多家長總覺著流感、感冒都是“著涼”惹的禍。但實際上,乙型流感和普通感冒差別挺大。
簡單來說:乙型流感是一種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通過飛沫、空氣等傳播,冬春季最活躍。它不像普通感冒那樣癥狀較輕,往往伴隨高燒、身體酸痛等明顯不適。
乙型流感 | 普通感冒 | |
---|---|---|
起病 | 發病快,癥狀猛 | 進展慢,多為輕微不適 |
體溫表現 | 高熱,常超39°C | 發熱較少,溫度低 |
全身反應 | 乏力、肌肉疼痛明顯 | 主要是鼻塞、流涕等局部癥狀 |
傳染性 | 強,短時間內易家中“全軍覆沒” | 弱,一般只有接觸者發病 |
所以但凡出現渾身不舒服,尤其高燒持續不退,就別輕易當成普通感冒,有可能是乙型流感在作怪。
02 出現這3種癥狀要當心!乙型流感的典型表現
說到流感,發燒是大家最常提到的癥狀,不過乙型流感的表現更加“扎眼”。下列三種表現要特別留意:
- ?? 1. 持續高熱 體溫動輒飆升到39℃或更高,降溫藥往往只能緩解一陣,很快又燒起來。比如前陣子,一位8歲的孩子突然發高燒,家長連續兩晚輪流照顧,早上退一點,晚上又燒到40℃,正是典型的乙型流感表現。
- ?? 2. 全身酸痛與明顯乏力 除了發熱,肌肉和關節疼痛像“全身跑一遍”,有時連平時喜歡運動的孩子也表示不愿下床走動。
- ?? 3. 極度疲憊、沒有精神 患者常覺得昏昏沉沉,哪怕沒太大程度的咳嗽和鼻塞,整個人直接被“擊垮”。這種明顯乏力和普通感冒的輕微不適完全兩碼事。
警示信號:如果高燒超過3天依然未退、出現咳嗽加重或呼吸困難,一定要盡早就醫,不要硬扛。
03 為什么兒童更易中招?病毒入侵的“路線圖”
每年冬春,幼兒園和小學的流感班級暴發格外頻繁。這不是巧合,而是和乙型流感的致病機制分不開。
??
病毒攻擊呼吸道“前哨”
乙型流感病毒非常擅長“突襲”呼吸道上皮細胞,進入人體后很快就大量復制,引發劇烈炎癥反應。
乙型流感病毒非常擅長“突襲”呼吸道上皮細胞,進入人體后很快就大量復制,引發劇烈炎癥反應。
??
兒童免疫力還沒“見過世面”
學齡前和小學生的免疫系統對乙型流感病毒防備不夠,感染幾率比成人高出2-3倍。
學齡前和小學生的免疫系統對乙型流感病毒防備不夠,感染幾率比成人高出2-3倍。
??
老年人抵抗力自然減弱
年齡增長后,身體的免疫系統和修復能力變弱,一旦感染,發病也更容易變嚴重。
年齡增長后,身體的免疫系統和修復能力變弱,一旦感染,發病也更容易變嚴重。
?? 數據顯示: 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乙型流感重癥病例,兒童感染率顯著高于成人。因此在家有小孩或老人時,防控一定更要上心。
04 確診要怎么查?咽拭子檢測的關鍵點
出現持續高燒,如何判斷是不是乙流?簡單判斷不容易,醫生通常會推薦做專門檢查。
項目 | 方法 | 適用情況 | 結果時間 |
---|---|---|---|
快速抗原檢測 | 咽拭子或鼻拭子取樣 | 初篩,最快速檢測 | 15-30分鐘 |
病毒核酸檢測(PCR) | 咽拭子采樣 | 確診標準,靈敏度高 | 2-12小時 |
血常規 | 抽血檢測 | 輔助診斷感染及炎癥 | 1-3小時 |
檢測要點:
乙型流感的最佳檢測時間是在癥狀出現24-48小時內。做檢測時咽拭子必須貼近咽后壁,避免“假陰性”。小朋友緊張時,父母可提前做好心理安撫。
乙型流感的最佳檢測時間是在癥狀出現24-48小時內。做檢測時咽拭子必須貼近咽后壁,避免“假陰性”。小朋友緊張時,父母可提前做好心理安撫。
05 抗病毒治療的黃金72小時,該怎么用藥?
乙型流感的抗病毒治療講究個“早”字。研究發現,發病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把病程縮短30%。
?? 常用藥物:
奧司他韋(口服)
適用于大多數乙流患者,發病后盡快就醫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使用。
適用于大多數乙流患者,發病后盡快就醫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使用。
扎那米韋(吸入)
對吸入用藥沒有禁忌的輕癥成人和兒童可選用。
對吸入用藥沒有禁忌的輕癥成人和兒童可選用。
藥物 | 起始時間 | 標準療程 | 用藥注意 |
---|---|---|---|
奧司他韋 | 發病72小時內 | 成人5天,兒童按醫囑 | 餐后服用,減少胃腸道不適 |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 體溫≥38.5℃ | 按需,最多每6小時1次 | 不宜空腹;注意劑量 |
別忽視:任何抗病毒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全療程按時足量,切勿隨意停藥。出現惡心、出疹、呼吸困難等不適,要盡快就醫。
06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家庭防護5步法
乙型流感一旦傳開,往往是一人得病、合家“中招”。要想有效守護全家健康,下面這5步防護法可以派上大用場:
- 按需接種疫苗 – 每年流感疫苗接種是最有效的防御措施,尤其推薦給兒童、60歲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
?? 疫苗建議每年秋季或疫情前接種。 - 每日通風與清潔 – 居家、教室定期開窗30分鐘,保持空氣流通,同時常用物品(手機、門把手)勤擦拭。
- 勤洗手講衛生 – 每次外出、飯前便后都用流動水和洗手液徹底清潔雙手,避免病毒通過口鼻進入體內。
- 多吃新鮮果蔬 – 如橙子、獼猴桃、菠菜等,補充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有助增強免疫。 食療建議:每天一份水果、一份深色蔬菜,幫助身體建立“防護墻”。
- 規律休息、合理運動 – 充足睡眠、適量運動能提升抵抗力。成年人每天7小時、孩子8小時為宜。
?? 出現高燒、呼吸急促等嚴重不適,建議就近到綜合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尤其孩子和老人,癥狀明顯時不要拖延。
最后提醒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但面對乙型流感,高熱、乏力、酸痛這三大信號都不該被忽略。有針對性地做檢查、用藥、預防,既不會盲目緊張,也能把握住守護健康的機會。碰上實在拿不準的情況,主動向醫生請教,才是真正的明智選擇。
看到身邊有孩子連續發燒的案例、有老人突然疲憊無力的情況,不妨想想這篇指南,總能找到對應的答案和落實的辦法。
參考文獻
- Uyeki, T. M., Bernstein, H. H., Bradley, J. S., Englund, J. A., File, T. M., Fry, A. M., ... & Pavia, A. T. (2019).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18 Update on Diagnosis, Treatment, Chemoprophylaxis, and Institutional Outbreak Management of Seasonal Influenz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68(6), e1–e47.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22). Influenza (Seasona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influenza-(seasonal)
- Paules, C. & Subbarao, K. (2017). Influenza. The Lancet, 390(10095), 697-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