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感染別輕視!這些信號一出現,趕緊就醫還來得及
01 膽道感染到底是什么?
有時候不過是飯后隱隱的腹脹,或者夜里感覺肚子有點不舒服。很多人對此并不在意,但背后其實可能“潛伏”著膽道感染。簡單來講,膽道感染就是膽汁流通不暢、局部被細菌“打擾”,進而引起的膽管炎癥。這種炎癥常見于膽道系統,包括膽管和膽囊,通常都是被結石、狹窄或者細菌侵入“卡住了路”,直接導致炎癥反應。
在臨床上,膽道感染常常隱藏在一些不易察覺的小癥狀之后,早期反應并不明顯,容易被誤當做腸胃不適。但一旦炎癥加重,健康問題就接踵而來,不及時干預,甚至可能會引發較嚴重的后果(如敗血癥)。
Tip: 醫學調查發現,我國膽結石患病率高達10%,有1/5的患者最終會出現膽道感染(Zhang et al., 2017)。
02 右上腹劇痛還發燒?可能是膽道在報警
信號 | 生活化表現 |
---|---|
持續右上腹疼痛 | 持續超過30分鐘,躺下也無法緩解,甚至影響到背部或右肩。 |
體溫飆高 | 莫名高熱、寒戰,部分人夜間反復出汗,身體乏力。 |
皮膚和眼睛變黃 | 家人發現你白眼球發黃、皮膚發暗,屬于典型的“黃疸”現象。 |
對于很多患者來說,劇烈腹痛和突發高燒往往是最大的警告信號。像48歲的陳女士,平時只有輕微的消化不良,但某一天突然發燒、右上腹鉆心地痛,還伴有惡心嘔吐,去醫院一查就是急性膽管炎。這個例子提醒我們,對于持續、明顯的癥狀,尤其是右上腹痛伴高熱、發冷,不能只當成一般腸胃病。
另外,黃疸常常是疾病進展的后期信號。如果出現皮膚、眼白變黃,合并腹痛和發熱,建議立即就醫。數據顯示,及時治療的膽道感染治愈率超過90%,說明早識別、早處理至關重要(Li et al., 2019)。
03 為什么膽道會發炎?三大禍首要當心
- 膽結石: 約70%的膽道感染與膽結石有關。這些“小石頭”時常堵住了膽道出口,讓膽汁難以流通,從而為細菌“安營扎寨”創造了溫床。研究(Li et al., 2019)指出,膽結石患者中約有20%最終發展為膽道感染。
- 細菌感染: 膽道周圍一旦有膽汁淤積,細菌就容易逆流進入膽管,尤其在有結石、手術史或慢性病基礎上更易發生。膽道本身是相對“潔凈”的,一旦屏障被突破,“外來細菌”就可能引發炎癥。
- 膽管狹窄: 有些人因手術、先天發育異常、膽管炎癥反復等導致膽管變窄,也會導致膽汁流動不暢。本就狹小的通道一旦堵塞,就像城市交通遇上堵車,膽汁“囤積”,炎癥、感染風險直線上升。
這些因素常常互相交織。比如一名62歲男性,因糖尿病和多年膽結石,最終出現膽道感染住院。這個病例說明,基礎疾病會使膽道感染的風險成倍增加,所以別輕視慢病管理。
04 兩項關鍵檢查就能確診
檢查項目 | 作用 | 就醫流程 |
---|---|---|
超聲波檢查 | 快速發現膽管有無腫大、結石、膽汁流通受阻等異?,F象。 | 檢查前需空腹8小時,過程無痛,僅需十幾分鐘。 |
血液化驗 | 了解有無感染、肝功能損傷。白細胞計數和肝酶變化是典型指標。 | 抽血后3小時內多數能看到結果。一項正常的血液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問題。 |
05 抗生素+手術的科學治療方案
?? 對于明確的膽道感染,第一步通常是靜脈抗生素,幫助身體迅速控制細菌擴散。如果有結石堵塞或膽管狹窄,醫生會建議微創介入,比如內鏡下取石或放置膽道支架,幫助膽汁“疏通道路”。
- 抗生素: 是消滅感染最有效的武器,多數患者經過一周左右治療炎癥就明顯好轉。
- 微創手術: 如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可直接清除結石或放置支架。傷口小、恢復快,對老年人更友好。
有效的治療讓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快速恢復。2019年一項中國多中心回顧分析發現,按流程治療的膽道感染患者,最終治愈率可達到90%以上(Li et al., 2019)。不過,若感染并發敗血癥,恢復期就會明顯延長,所以早干預依然最關鍵。
06 記住3件事,膽道健康不惹禍
膽道健康,其實藏在日常的點滴里。下面這3件小事做到了,很多“膽道麻煩”可以提前防?。?/p>
日常習慣 | 具體做法 | 背后理由 |
---|---|---|
低脂飲食 | 每天多選用蒸、煮菜肴,增加蔬菜、水果比例 | 促進膽汁正常流動,減少結石生成機會 |
規律進食 | 定時三餐,適當進餐量,避免暴飲暴食 | 有助膽汁分泌,減少膽汁淤積 |
體重管理 | 每天保證30-40分鐘適量運動,如快走 | 保持合適體重,降低代謝異常對膽道的影響 |
- 最近是否常有飯后上腹部不適?
- 體重近半年突然增加或減少?
- 是否時??诟?、反酸、皮膚發黃?
- 肝膽疾病家族史?
- 如有上述問題,建議做一次膽道系統超聲檢查。
即使做到了這些預防措施,一旦出現持續的腹痛、發燒、黃疸等癥狀,一定要優先去正規醫院,早診斷,早處理,有助于最大程度恢復健康生活。
主要參考文獻
- Zhang, S. X., Zheng, Q., & Li, J. S. (2017). Epidemiology of gallstones in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3(19), 3386-3394.
- Li, X., Zhang, J., Wang, Y., & Xu, Y. (2019).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acute cholangitis: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study. PLoS One, 14(1), e0208596.
- Stewart, L. & Way, L. W. (2020).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cholangitis. Curren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s, 22(6),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