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CT和MRI哪個更好
發現可疑癥狀,第一步是排除腦出血,因為溶栓治療只適合缺血性腦梗死。頭顱CT檢查10分鐘內即可完成,主要用于區分腦出血還是缺血。如果CT提示無出血,醫生會建議進一步做MRI(磁共振成像),能更早發現梗塞區位置和范圍。
有位59歲的男性患者出現左側肢體麻木2小時,急診CT提示無異常,MRI則發現右側額葉有小片狀新鮮梗死。輔助檢查如血管造影(CTA、MRA)、頸動脈超聲可以進一步定位堵塞血管的位置。這里,很多人擔心放射線,其實單次CT輻射極低,不足為慮。
????? 小貼士:急診時間寶貴,檢查方案由醫生制定,配合影像檢查可最大程度保留大腦功能。
05 溶栓取栓怎么選?4.5小時時間窗要記牢
時間窗就是搶救能否成功的關鍵。一般來說,發病4.5小時內到醫院,能做靜脈溶栓治療。這一方案速度快,適合早期患者,但超過這個時間點,效果會迅速降低。對于血栓較大,或者6-24小時到院、有明確大血管堵塞證據的患者,可考慮血管內機械取栓。這一方式需較高的技術條件,但“針對性”強。
方案 | 適用時間 | 特點 |
靜脈溶栓(rt-PA) | 發病4.5小時內 | 藥物溶解血栓,越早越好 |
機械取栓 | 6-24小時內(特定患者) | 微創“撈出”血栓,需影像證據和團隊配合 |
任何一種治療前,必須嚴格判斷風險和禁忌證。早點到醫院,選擇越多。晚了不僅效果差,還容易引發出血和其他嚴重并發癥。
? 實打實的建議:記住發病時間,第一時間前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
06 康復訓練越早越好!3個月恢復黃金期
進入康復期,大部分人會經歷肢體活動受限、說話不順暢、吞咽困難等難題。但大腦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尤其發病后三個月內,是恢復最快的階段??祻驮皆缭接欣?,從被動活動到主動訓練,每一步都很關鍵。
康復動作舉例: - 被動活動(家人幫忙拉伸、屈伸肢體)
- 坐起訓練(協助患者逐步適應坐姿)
- 行走輔助(安全帶防跌倒,手杖輔助)
- 吞咽訓練(隨醫生指導咀嚼口體操)
- 簡單言語練習(日常對話、大聲朗讀)
康復環節 | 訓練目標 | 注意事項 |
肢體功能訓練 | 恢復關節活動度、肢體力量 | 循序漸進、避免拉傷 |
語言康復 | 提升發音與表達 | 耐心交流、鼓勵表達 |
防跌倒措施 | 減少摔倒風險 | 收拾地面障礙,夜間照明 |
?? 經驗提醒:每個人恢復速度不一樣,保持信心,堅持訓練和復診。
07 做好這5點,復發風險降60%
預防腦梗死復發,方法不復雜,但堅持最難。研究發現,堅持下面這5點能把復發風險至少降低一大半 (Wu et al., 2019):
- 按照醫囑規律服用降壓藥
長期規律使用能有效控制血壓,減少新發生血管堵塞的機會。 - 戒煙限酒
戒煙有助于保持血管彈性,酒精則推薦適量,不喝更好,但一旦喝酒請控制總量。 - 多吃新鮮蔬果、海魚和堅果 ??
面向腦血管健康的“地中海飲食”(多蔬果、深海魚、橄欖油)被證實可延緩動脈硬化進程。 - 規律運動 ??
每周快走、慢跑、太極、游泳等達到150分鐘中等強度最適合,持之以恒更有效。 - 定期隨訪及健康篩查
每年復查血壓血脂血糖,同時關注心臟功能,防止房顫等隱患進展成新發腦梗。
?? 最實用的建議:養成健康習慣,減少高危行為,和醫生保持溝通,日常多關心身體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