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癥狀出現,了解肺癌的基本知識與應對
01 肺癌到底是什么?
簡單來說,肺癌就是肺部出現了不正常的細胞,這些細胞像工廠里的廢品一樣,不聽指揮,還會繼續擴張,把原本健康的肺組織一步步侵占。
醫學上把這類“異常細胞不斷擴散”叫做“惡性腫瘤”。它可以從肺部開始長,甚至還會順著血液轉到其他地方。當身體的“原材料”被這類細胞浪費掉,功能就開始打折。
肺癌中最常見的是“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兩者細胞類型不同,發展速度和治療方式也不一樣。像我們后來要講的病例,就是非小細胞肺癌這一類。
別忘了,肺癌早期有時候幾乎沒什么特殊感覺,這也是大家容易忽視的原因。等到肺功能明顯下降,可能已經進入了發展期。
02 我該如何識別肺癌的癥狀?
- 持續性干咳: 這種咳嗽常常不像普通感冒那樣很快好轉,可能幾周甚至幾個月都沒消停。如果你身邊有68歲的家人,最近總是咳嗽不止,而且用藥也沒見改善,千萬不要單純當作小問題。
- 胸部隱痛: 不是劇烈疼痛,而是偶爾覺得悶或有點壓迫感。很多老人覺得只是“著涼了”,但持續超過兩周就要引起重視。
- 體重下降: 沒有刻意減肥,但體重卻莫名減少,比過去輕了五六斤。如果同時有咳嗽,就要認真對待。
- 呼吸急促: 平時活動沒問題,但最近走路或上下樓容易氣喘,這也是肺功能低下的信號。
?? 不少患者其實早幾年就有一點點咳嗽或輕微胸悶,但因為沒有明顯不適就一直拖著。比如有一位68歲的男士,半年多來一直咳嗽,后來體重變輕,最后才查出是非小細胞肺癌。這個例子說明,持續出現這些跡象切忌拖延,尤其中老年人要留心。
03 肺癌發病機制是什么?
說起來,肺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很多因素一起作用才會發展成病。重點有下面幾條——
- 吸煙: 煙草是肺癌的頭號元兇,里頭含有幾十種致癌物,像苯并芘等。長期吸煙讓肺部處于“傷害修復”的循環,一旦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就容易走向“惡性”。
- 二手煙: 身邊有人吸煙也會受影響,尤其家庭環境封閉、通風差時,二手煙同樣有害。
- 環境污染: 像空氣中某些微粒、工業廢氣、長期接觸石棉、氡氣等,都會增加肺部負擔。大城市居民的肺癌率高,和空氣質量有關。
- 職業暴露: 長時間在煤礦、化工廠工作的工人,常年吸入有害氣體,肺細胞損傷更重。
- 年齡與遺傳: 肺癌大多發生在40歲以后,年齡越大,細胞修復能力越弱。另外,家族里有人得肺癌,患病風險也高一些。
?? 美國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指出,吸煙和年齡是最突出的肺癌風險因素。相關調查顯示,約85%的肺癌病例與吸煙有關[1]。
04 肺癌的診斷需要哪些檢查?
診斷肺癌不是靠猜,而是靠一系列檢查幫你確定。通常有這幾步——
- 影像學檢查: 包括X光胸片、胸部CT。這些檢查能發現肺部結節或腫塊。比如68歲患者,就是因為CT發現右下肺結節才進一步檢查,最終確診。
- 支氣管鏡檢查: 醫生用一根細管從鼻或者嘴伸進氣道,能清楚看到肺部內部情況,并取一點組織做化驗。
- 組織活檢: 取出一點異常組織,在顯微鏡下分析細胞類型。如果發現“低分化性”,說明細胞異常程度高,需要更積極治療。
- 免疫組化檢測: 進一步確定細胞來源與分型,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像病例中的Ki-67高表達(表示細胞分裂活躍),醫生會據此調整治療。
- 基因檢測: 判斷有沒有可以用靶向藥物治療的基因突變。部分患者基因檢測是陰性,需要靠常規化療方案。
????? 有些人看到這么多檢查名詞會擔心,但其實只需要按醫師建議一步一步來。檢查完是為了下一步的科學治療。別自己嚇自己,更不要諱疾忌醫。
05 治療肺癌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肺癌治療方案,每個人都可能不一樣,具體要看分期、類型和身體整體狀況。主要有以下方式:
- 手術切除: 適合早期患者,沒有遠處轉移時,醫生通常建議直接把異常細胞切除。但如果腫塊貼近大血管或氣管,需要權衡手術風險。
- 化療(如培美曲賽聯合卡鉑): 利用藥物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常見于中晚期患者。例如病例中的患者就是用聯合化療方案支持治療。
- 放療: 用高能射線定點打擊腫瘤區域,常常輔助手術或化療使用。
- 靶向治療: 專門針對特定基因變異設計的藥物,比如EGFR、ALK等靶點,如果有對應突變,療效明顯提高。但病例中的患者基因檢測陰性,因此沒選用靶向藥物。
治療過程并不是“一刀切”,有的人會先用藥物控制,再看能否手術,也有的人只能聯合多種辦法。醫生會根據具體檢測結果制定個性化方案。
?? 過程中如果有貧血、營養不良,還會安排輸血等支持治療(像病例所述),幫助恢復體力應對化療。每一步都很重要,不是簡單的“吃藥”就可以搞定。
06 生活中我能做些什么來管理健康?
說到預防肺癌,重在積極的生活習慣。不是“一刀切”地禁止什么,更重要的是培養幾個對肺有益的習慣,幫身體遠離風險。下面分點說說:
- 規律體檢: 建議40歲以后,每2年做一次胸部CT。如果有持續性干咳或體重異常變化,提前檢查更保險。這樣能早發現潛在問題。
- 均衡飲食: 日常多吃新鮮蔬菜(如西蘭花、胡蘿卜)富含抗氧化物,對肺細胞修復很有幫助。吃水果也不錯,像蘋果、獼猴桃都含有維生素C,有益肺部健康。
- 適量鍛煉: 每周保持3-5次基礎有氧運動(散步、慢跑),能提高肺部功能,讓身體堅持“自我清理”。
- 戒煙: 徹底不抽煙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如果已經戒煙,肺部細胞修復能力會逐步加強;身邊朋友有煙癮,也可以勸勸他們。
??? 簡單來講,如果每年查一次身體,吃東西講究衛生、規律鍛煉,就能把大部分風險擋在門外。預防不是“管得死”,而是生活健康一點點積攢。
當然,發現身體有變化時,別猶豫去??漆t院檢查。正規醫療機構有專業醫生和設備,不要小診所隨便拿止咳藥或消炎藥試試,這樣做反而容易耽誤。
Tips: 問自己三個問題——
- 最近有沒有持續性咳嗽超過兩周?
- 活動時比以前容易氣喘嗎?
- 體重為什么悄悄變輕了?
最后的話
肺癌并不神秘,它就是身體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早點學習一點相關知識,平時注意身體變化,該查就查,該改就改,就算真遇上也能及時處理。每個人都有可能被這件事困擾,但只要管理好生活,問題不見得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多一份了解,多一點安心。把這篇指南分享給關心的人,幫他們也多學一招。
文獻引用
- Mayo Clinic Staff. (2023). Lung Cancer: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ung-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4620
- Herth, F.J.F., & Sahn, S.A. (2022). Lung cancer: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epidemiology-risk-factors-and-prevention-of-lung-cancer
- Hecht, S.S. (2012). Lung Carcinogenesis by Tobacco Smo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31(12), 2724-273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39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