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什么?全面了解癥狀、診斷與治療
01 什么是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卵巢出現異常細胞并持續生長形成的惡性腫瘤。醫學上主要分類為上皮性卵巢癌(最常見),生殖細胞腫瘤和性腺基質腫瘤。卵巢本身像個“小工廠”,負責釋放卵子和各種女性激素,維持月經和孕育生命。??
但一旦某處細胞“變壞”,它們可能失控增殖,侵入周圍組織甚至遠處器官。這類疾病被稱為“沉默殺手”,因為初期特別不容易察覺,被發現時常已屬中晚期。世界范圍內,卵巢癌約占女性十大癌癥之一,是影響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Mayo Clinic, 2020)。
02 卵巢癌早期和明顯癥狀??
● 輕微、偶發的暗示(早期階段)
剛開始,卵巢癌很少有劇烈的身體不適。很多人只是偶然感覺腹部稍有脹感,或食欲沒有以前那么好,有時月經稍微變得不同尋常。晚上休息時,覺得下腹部有點沉沉的,吃飯比較容易飽,其實這些都是容易忽略的小信號。
● 持續、嚴重的警告(明顯癥狀)
隨著病情發展,信號變得明顯。腹部持續脹大,下腹部常常疼痛,體重莫名下降,有時候還會因為腫瘤壓迫而覺得消化不良,或者頻繁去廁所。腹水(腹腔內積液)出現后,甚至可能導致呼吸急促或吃飯困難。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相連,月經變異常、腰疼、甚至排便的問題也可能發生。
● 案例啟示
前不久有一位70歲女性因下腹持續墜脹來醫院檢查,發現除了腹部積液,還伴隨淋巴等多系統轉移。病理確診為卵巢癌,對日常健康的提醒很直接,那些本以為“小毛病”的改變,其實不能輕易放過。這說明,持續或反復的身體異常,就是需要關注的“紅燈”。
03 導致卵巢癌的風險因素分析??
遺傳基因與家族史
卵巢癌部分患者與特定基因突變有關,最常見的是BRCA1和BRCA2。如果母親、姐妹,有過卵巢或乳腺癌史,個人患病風險會顯著升高。研究顯示,攜帶BRCA突變的女性,發病率高于普通人群近十倍(King et al., 2003)。
年齡和生育歷史
與多數癌癥類似,卵巢癌多出現在50歲以上。絕經后的女性,或“從未懷孕過”者,發病風險更高。雖然年輕女性也可能患病,但比例較低。年齡增長使卵巢細胞長年累積微小損傷,為異常改變創造了條件。
生活習慣與疾病史
長期熬夜和肥胖會讓身體處于應激狀態激素水平異常,這些都可能增加細胞“變壞”的概率。此外,乳腺癌史、長期使用雌激素等藥物,也被證實與發病有關(Kurman & Shih, 2016)。
其他醫學因素和環境影響
- 初經時間早或停經晚,卵巢暴露激素時間長
- 存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或長期未育
- 吸煙、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雖不是直接因素,但能加重身體負擔
總之,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任何一個都不直接導致卵巢癌,但會讓細胞失控的概率提升。有這些風險,不代表一定會得病,但要多留意身體的變化。
04 卵巢癌的診斷流程和關鍵檢查??
超聲及影像學檢查
最直接的檢查方法是盆腔超聲,可以了解卵巢大小、形狀和是否存在腫塊。若發現可疑病變,醫生通常還會安排CT或MRI,幫助判斷腫瘤是否擴散、涉及哪些組織,尤其是腹腔和淋巴結位置。
血液指標檢測
部分卵巢癌會引起CA-125(一種蛋白質)水平升高,抽血檢查即可測得。但CA-125并非所有患者都會升高,也有其他疾病會讓數值異常,所以只能作為輔助工具。診斷時,醫生會結合癥狀、影像和血液結果綜合分析。
病理確診和分期
臨床上,最終診斷需要經過腫瘤活檢,通常是在手術過程中取出一部分組織。病理科對樣本進行顯微鏡分析,判斷腫瘤類型和病理分級,并據此決定后續治療方案。分期則依據腫瘤擴散范圍,幫助評價嚴重程度和預后。
實際檢查流程舉例
還是以前面那位70歲患者為例,她先通過超聲和CT檢查發現異常,隨后抽血CA-125升高,最終手術切除組織后確診卵巢癌并確定分期。這套流程為后續治療打下基礎,讓患者和醫生可以有針對性安排方案。
05 卵巢癌治療方案與選擇??
手術治療
通常需要先“減積手術”,即最大程度切除腫瘤組織。包括卵巢、子宮、輸卵管,甚至附近淋巴結和網膜。對于早期患者,部分人可以僅切除病變卵巢保留生育能力。但絕大多數病例類似開“大倉庫”,盡量清理干凈異常細胞(Hello 醫師,2023)。
化療與靶向治療
手術后,配合多周期化療(如含鉑類和紫杉醇注射),清除手術可能遺漏的癌細胞。靶向藥物可進一步作用于特定異常信號通路,提升治療效果。部分晚期患者可嘗試單藥聯合治療,調整方案以適應個體體質。
放療及輔助措施
放療在卵巢癌中應用較少,但對于局部殘留病灶或復發者可以考慮。整個治療期間,需監測體力和不良反應,如脫發、消化道不適等。個別患者(如上述70歲女性),完成手術與多輪化療后,只出現脫發等輕微不良反應,生活質量較好,這也為患者和家屬樹立信心。
維持治療與隨訪
治療結束后,隨訪和維持治療同樣重要。定期影像學檢查和血液檢測,幫助評估復發風險和及時調整方案。整個治療過程需要醫生和家人密切協作,支持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習慣調整。
06 科學管理日常生活,提升健康防護力??
飲食調理與健康生活習慣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物質,對細胞有很好保護作用。全谷類和豆類能幫助調節腸道環境,平衡激素水平。定期補充優質蛋白(如魚類、雞肉),有助于修復身體組織。建議搭配清淡烹飪,減少油炸和高熱量攝入,讓身體狀態更穩定。
堅持規律作息,減少熬夜,適度運動(如快走、瑜伽、游泳)。這些方式能激發免疫力,讓身體對異常細胞反應更敏銳。如果有慢性?。ū热绺哐獕海?,按照醫生建議定期服藥和復診,讓基礎健康處于最佳狀態。
定期婦科檢查和早篩建議
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年進行盆腔超聲和婦科檢查。有卵巢癌高危家族史的,可以考慮基因咨詢,評估BRCA相關風險。只要發現持續性腹脹、腹痛,或者月經長時間異常,要及時聯系專業醫療機構,選擇三甲醫院或腫瘤??崎T診即可,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幫你制定專屬方案。
心理調適與家庭支持
卵巢癌診斷和治療期間,心理壓力常常很大。建議與家人或朋友多交流,不諱疾忌醫。遇到疑慮時,直接咨詢醫生或者專業患者協助組織,能獲得針對性的幫助。保持愉快心情、適度放松,都是提升身體免疫力的“好幫手”。
科學行動,合理膳食和定期檢查,是維護卵巢健康最直接的方法。只要堅持這些小習慣,疾病風險自然會降得更低。
07 核心參考文獻(APA格式)
- King, M.-C., Marks, J. H., & Mandell, J. B. (2003).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risks due to inherited mutations in BRCA1 and BRCA2. Science, 302(5645), 643-646.
- Kurman, R. J., & Shih, I.-M. (2016). The Origin and Pathogenesi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A Proposed Unifying Theo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40(3), 403-423.
- Mayo Clinic Staff. (2020). Ovarian cancer: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ovarian-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