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從理解到護理的全方位指南
01 什么是糖尿病足?
某天下午,李叔下樓運動,剛走兩圈,腳底就覺得有些“發麻”。他沒太在意,后來回家突然發現腳趾上有個小傷口幾天還沒愈合。
其實,糖尿病足就是這樣容易被忽視的一種并發癥。它并不是“一夜之間”出現,往往是因為糖尿病長時間作用下,腳部血管和神經慢慢“變得不夠給力”。這時,小傷口或擦傷,可能成了大麻煩。長此以往,感染、潰瘍甚至面臨截肢風險。
其實,糖尿病足就是這樣容易被忽視的一種并發癥。它并不是“一夜之間”出現,往往是因為糖尿病長時間作用下,腳部血管和神經慢慢“變得不夠給力”。這時,小傷口或擦傷,可能成了大麻煩。長此以往,感染、潰瘍甚至面臨截肢風險。
?? 別忽視:如果腳經常出現小傷口愈合慢、感覺遲鈍,這已經是身體在提醒你,腳部健康有阻礙了。
02 糖尿病足的成因與風險因素
危險因素 | 機理說明 | 生活化例子 |
---|---|---|
長期高血糖 | 血液里糖分濃度高,傷害血管和神經 | 張姨早晨空腹血糖總是偏高,腳趾冰冷,說明循環變差了 |
下肢血液循環變差 | 血管像“堵車”,營養和氧氣難到腳部 | 王叔一冬天,腳常發紫,走路稍遠就乏力 |
神經損傷 | 腳失去了“報警器”,疼痛感變弱 | 有位50歲女性,剪腳趾甲劃破皮卻不疼,結果感染延誤 |
不良生活習慣 | 常穿不合腳鞋、潮濕環境使傷口更易惡化 | 年輕患者喜歡運動鞋不透氣,腳部常有小損傷 |
?? 需要關注:這些因素不是單獨發生,多半是“合伙”給腳部健康帶來風險。
?? 醫學界認為:糖尿病患者發生足部潰瘍的概率是普通人的15倍(Armstrong DG, Boulton AJ, Bus SA, 2017)。
03 早期癥狀與診斷方式
?? 早期變化
- 腳部偶爾發麻、刺痛(不是每天都有)
- 間或感覺腳底有小石頭,但拿鞋翻看卻沒有
- 皮膚輕微干燥或有點脫屑
?? 明顯警示信號
- 腳部持續、嚴重麻木或疼痛
- 傷口長時間不愈合,分泌物增多
- 皮膚明顯變色(出現黑斑或紫紅)
?? 別忽略:平時偶爾“腳覺得怪怪的”,先不用擔心。但傷口不愈、持續疼痛要盡快就醫。
診斷方式
- 專業醫生會檢查腳部感覺與反射(如用小針輕刺腳趾)
- 做足部血流檢測(踝肱指數)
- 必要時拍攝足部X光,排查骨骼病變
04 日常護理要點
有位60歲的男士,因腳部干裂,每晚用溫水泡腳,總覺得泡得時間越長越舒服,結果皮膚越來越脆弱,裂口增多。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護理要點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科學適度: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護理要點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科學適度:
腳部清潔
用溫水小心洗腳(溫度適中),輕柔擦干,特別注意趾縫,避免水分殘留。
用溫水小心洗腳(溫度適中),輕柔擦干,特別注意趾縫,避免水分殘留。
保濕護理
按需使用溫和足部乳膏,不要涂抹于趾縫處。
按需使用溫和足部乳膏,不要涂抹于趾縫處。
鞋襪選擇
穿合腳、透氣舒適的鞋襪,避免高跟鞋、夾腳拖鞋。
穿合腳、透氣舒適的鞋襪,避免高跟鞋、夾腳拖鞋。
定期自查
每晚用眼查看腳底和趾縫,家里人可以幫忙檢查背部和腳后跟。
每晚用眼查看腳底和趾縫,家里人可以幫忙檢查背部和腳后跟。
?? 注意:護理其實很簡單,關鍵在于堅持和避免劇烈摩擦或過度浸泡。
05 有效預防策略
糖尿病足的發生不只是“命運使然”。好的習慣可以幫你把風險降到最低。下面是具體可操作的預防方法:
食物名稱 | 具體功效 | 食用建議 |
---|---|---|
全谷類(如燕麥、糙米) | 輔助控制血糖波動 | 早餐適量搭配,每次不要超過半碗 |
新鮮香蕉 | 補充微量元素,有助血管舒展 | 下午加餐,每周2-3次 |
綠葉蔬菜(如菠菜) | 豐富膳食纖維幫助代謝 | 每日飯菜均衡加一份 |
深海魚(如三文魚) | 含豐富不飽和脂肪,保護血管 | 一周一次為佳,簡單蒸煮 |
???♂? 推薦:每天步行30分鐘,血液循環會明顯改善。最好避開路面坑洼和過度劇烈運動。
?? 血糖監測:家里可以買便攜血糖儀,每周固定2次檢測,記錄波動趨勢。
什么時候要及時就醫?
- 發現腳部傷口愈合速度變慢
- 感覺到腳部持續麻木或疼痛
- 發現腳部皮膚突然變色或分泌物增多
06 患者故事與護理啟示
李阿姨,65歲,糖尿病10年。過去不太重視日常腳部護理,有一次洗腳時發現腳后跟有個硬塊,結果半年后變成潰瘍。后來,她聽醫生建議,天天自查,堅持穿專業糖尿病鞋,每天飯后適度散步,還用記錄本記每次腳部檢查的情況。三年來再沒有出現新的傷口,也沒有住院史。
?? 這說明:一套合適的護理和預防習慣,不僅讓腳部健康安心,也讓生活變得有條理。
?? 小建議:如果家里有糖尿病患者,可以設置“腳部健康提醒”,全家一起督促。
參考文獻
- Armstrong, D. G., Boulton, A. J., & Bus, S. A. (2017). Diabetic Foot Ulcers and Their Recurrenc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6(24), 2367-2375.
- Apelqvist, J., et al. (2012). Diagnosing diabetic foot infection: guidelines and reliable methods. 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28(1), 25-34.
- Ziegler, D., et al. (2014). Neuropathy in diabetes: mechanisms, diagnosis & treatment. Diabetologia, 57(5), 1046-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