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不可忽視:識別、診斷與治療 ???
01 您了解肺癌嗎?早期變化往往很隱蔽
平時身體的各種小變化,我們大多數時候并不會太在意。比如偶爾咳嗽幾聲、覺得呼吸不太順暢,或者爬樓時氣短,這些情況,很容易被歸結為“年紀大了”或是“換季感冒”。其實,很多肺癌患者早期幾乎沒什么明顯癥狀,哪怕發生了,通常也比較輕微。比如偶爾咳嗽、偶發的胸部不適、覺得精神有點差,這些都不易讓人警覺。??
肺癌是一種起初以異常細胞在肺部緩慢生長為特征的疾病。由于肺部沒有太多神經,早期的細小變化很難被察覺,往往等到腫瘤長大、影響到呼吸道或者其他結構時才稍微明顯。因此,提升認識很重要,對身體的“特別小異?!币3置舾?,這樣有助于提早發現可能的問題。
02 明顯癥狀出現時,通常已經不是早期
- 持續性咳嗽:不是普通的早晨咳,而是每天或頻繁出現,有時干咳、有時有痰。如果超過三周不好轉,需留心。
- 胸部疼痛或悶脹:間斷性開始,逐漸變成持續,無明顯活動誘因而出現的疼痛,常常讓人覺得呼吸不過來。
- 明顯體重減輕:最近幾個月衣服似乎寬了,稱體重發現悄悄下降了5kg甚至更多,沒刻意減食卻瘦了。
- 反復肺部感染:簡單來說,一年至少得兩三次支氣管炎或肺炎,治愈后不久又反復。
- 咳血或痰中帶血:哪怕只是偶然一次,也要關注。
比如說,一位68歲男性患者,最近三周里總感覺胸口疼、氣悶,還莫名多了皮疹,還合并偶有咳嗽。這類現象可不是普通的小問題,最終通過影像學和活檢確診為肺鱗癌,并且合并了淋巴結轉移。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當持續癥狀或多系統異常出現,就是身體發出的警示,別輕易忽視。
如果發現這些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呼吸科或腫瘤科就診,讓醫生結合癥狀和相關檢查進一步排查。早一點診斷,對后續治療很重要。(引自:Mayo Clinic,“Lung cancer: Symptoms and causes”, 2023)
03 為什么會得肺癌?致病原因有這些
很多人覺得肺癌跟吸煙才有關,實際上還有其他因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吸煙者患肺癌的比例高達85%,但并非全部。其他機制包括:
- 長期吸煙:香煙中的有害物質(如焦油、尼古?。?,長期損傷肺組織,引發異常細胞增生。
- 空氣污染:城市中的細顆粒等污染物也會進入肺泡,破壞細胞修復能力,累計之后風險提升。
- 遺傳因素:家族有癌癥史的人(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在某些情況下,罹患風險會高于普通人(參考:WHO,“Cancer: Lung cancer”, 2023)。
- 職業危險暴露:如石棉、氡氣、某些化學品的長期接觸,尤其在礦業、建筑、化工行業工作者中較為常見。
- 慢性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纖維化患者,由于呼吸系統長期受損,免疫力下降,增加癌變概率。
年齡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肺癌多發于50歲以后,中老年人尤需關注。但也有年輕患者,尤其暴露于上述危險因素者。簡單來說,無論吸煙與否,特殊環境或身體條件都可能帶來風險。因此,風險意識要覆蓋所有人群。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每18個癌癥死亡就有1個是肺癌(IARC, Globocan, 2021)。
04 肺癌是怎么診斷的?常見流程與建議
真正確認肺癌并不是光靠癥狀。通常需要幾個步驟,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檢查。比如,下列流程都是國際指南推薦的標準步驟(參考:UpToDate, “Initial Evaluation of Suspected Lung Cancer”, 2023)。
- 醫學影像:首先做胸部X線,有異常再進一步做胸部CT,能看清肺部結構和腫塊所在。
- 支氣管鏡檢查:通過微型鏡子直接看到支氣管內部,采集組織樣本,幫助確認腫瘤類型。
- 痰液細胞學:顯微鏡下分析痰液中的細胞,有時能直接檢測到癌細胞的蹤跡。
- 組織活檢:直接取一點腫塊或可疑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確定是何種癌癥亞型(如非小細胞肺癌或小細胞肺癌)。
- 分子檢測:查找是否有特定基因變化,為后續選擇靶向藥物或免疫治療提供依據。
對于高危人群(如長期吸煙者、50歲以上或家族有癌癥史),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用低劑量CT篩查。一般來說,如果出現持續咳嗽或胸部不適超過兩周,就建議盡快做檢查。檢出的越早,治療可能性也越多,生存率更高。
05 治療方案有哪些?不同階段的應對方式
肺癌的治療沒有一種適合所有人的統一方案。醫生通常需要根據癌癥分期、具體亞型和個人情況定制計劃。以實際病例為例:68歲的患者被診斷為右肺鱗癌IIIb期,合并淋巴結轉移。治療選擇包括化療和免疫治療,如鉑類+紫杉醇等聯合方案,以及PD-1抑制劑。治療過程中,還要應對化療副作用,如皮膚反應、高血壓和胃腸道不適,這些都需要輔助用藥和支持治療。??
- 手術:早期腫瘤更適合切除,可以徹底清除異常組織。若腫瘤較小未擴散,這是首選方式。
- 放射治療(放療):局部腫瘤可以用高能射線“照射”,讓癌細胞失去活力,對某些不能手術的患者很有幫助。
- 化療:采用多種藥物組合殺死癌細胞,主要用于中晚期或輔助治療手術后可能殘留的細胞。
- 靶向治療:對有特殊基因變異的患者,如EGFR、ALK等基因突變者,可用精確藥物抑制腫瘤生長。
- 免疫治療: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幫助識別并清除癌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晚期肺癌的主力。
- 支持治療:包括用藥緩解癥狀、心理輔導、營養補充,提高患者整體生活質量。
不同階段的治療目標也不相同。早期以治愈為主,晚期則側重于控制疾病、延長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質量。對于存在轉移或多器官受累的情況,如上述患者,醫生會綜合現有方案,與患者及家屬商定最合適的治療路徑。
06 如何預防肺癌?健康習慣才是堅定護盾
雖然肺癌很難徹底避免,但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其實不少。這里,不講“避免什么”,只說具體有益的建議??
- 新鮮蔬菜(如菠菜、西蘭花) + 抗氧化/幫助細胞修復 + 建議每天一到兩份
- 適量有機蛋白(如魚、豆制品) + 增強免疫力和自我修復力 + 建議每餐有一份
- 堅果(如杏仁、核桃) + 提供健康脂肪,促進細胞新生 + 建議每日一小把
- 適量運動 + 提升肺功能、促進代謝 + 建議每周三次,每次半小時
- 戒煙 + 最直接降低肺癌風險 + 一旦做到,對健康益處巨大
- 定期健康檢查 + 早發現早干預 + 建議50歲以后每兩年進行一次胸部CT
說起來,生活中難免有工作壓力或飲食不規律,不過,只要能堅持上述幾條,肺部的小衛士就會守護得更牢固些。尤其家里有癌癥病史的人,建議主動和醫生溝通自己的具體擔憂,必要時定期做肺部篩查。
參考資料
-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Cancer: Lung canc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 [2] Mayo Clinic. (2023). Lung cancer: Symptoms and caus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ung-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4620
- [3] UpToDate. (2023). Initial Evaluation of Suspected Lung Canc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initial-evaluation-of-suspected-lung-cancer
- [4]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71(3):209-24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53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