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在腰椎骨折手術中的應用與管理
01 手術前那些不易察覺的身體變化
很多腰椎骨折的朋友一開始并沒有特別明顯的不適。有的人只是偶爾覺得腰部有點不舒服,類似長時間坐著之后的酸脹,也有人會在半夜翻身時察覺到輕微的鈍痛。這些信號很容易被當成“小毛病”忽略,尤其是在勞累、搬重物之后,覺得過段時間自然會好。實際上,這就是腰椎骨折的早期表現,屬于難以察覺但不該被忽視的身體提醒。
這種變化有點像桌子一個角落被輕輕磕了一下,表面看不出大問題,但如果不注意,繼續使用下去會帶來更大的隱患。一般來說,骨質疏松的人出現這種輕微不適時,建議多留個心眼。如果痛感持續或者逐漸加重,不妨早點和醫生聊一聊。
02 明顯的癥狀與及時求醫的好處
當腰椎骨折癥狀明顯起來,表現通常會比較直接:比如持續性腰痛,站立、行走或更換姿勢時疼痛明顯加重,甚至無法下地。有些人早上還能活動,下午卻覺得腰部越來越沉重,晚上連平躺都成了挑戰。
例如,一位59歲的患者,在輕微受傷后,起初只是輕度腰酸,沒太放在心上。可隨著疼痛逐漸加劇,他才發現,原來已經發生了L1椎體骨折。不得已來到醫院,最后選擇了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這讓人意識到,明顯癥狀出現時,早點就醫絕非小題大做。
這種情況下,如果長時間忍著,很容易因拖延出現畸形愈合,甚至伴隨慢性疼痛和活動受限。及時尋求骨科和麻醉科的幫助,不僅可以減少后遺癥,也有助于更順利的康復過程。
03 麻醉方式怎么選?
決定腰椎骨折手術是否順利,麻醉的選擇是一道關鍵題。常見方案有兩種:一種是全身麻醉,比如通過靜吸復合、氣管插管后讓人進入“深度睡眠”;另一種是區域麻醉,比如硬膜外或腰麻,通常適合部分椎體成形、疼痛較輕、病程早期的病例。
- 全身麻醉 適合時間較長、手術范圍廣或體位需變動(比如俯臥位)的手術。麻醉后,全程無痛感,也不用擔心手術過程中配合的問題。
- 區域麻醉 適用于手術區域較小,患者基礎疾病較多或全麻風險大的情況。手術過程中人可能仍有意識,但腰以下感覺會被暫時阻斷。
以上文59歲L1骨折患者為例,醫生為其選擇了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并配合七氟烷等藥物,根據個人情況還聯合應用局部浸潤麻醉和術后鎮痛泵,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證手術順利、疼痛控制良好。
選擇麻醉方式前,麻醉師會結合患者年齡、既往病史、個人意愿等多方面綜合評估,這樣才能“量體裁衣”做到安全第一。
04 麻醉前后都需要“特別關注”什么?
在手術進入正軌之前,麻醉師會詳細詢問患者過往疾病史、藥物過敏、心肺功能等,包括抽血、心電圖、胸片等常規檢查。這環節目的很明確——提前發現風險,防止突發狀況。
麻醉實施過程中,生命體征的監測格外重要。以臨床實例為例,59歲男性患者在全麻下進行腰椎內固定術,整個過程都密切觀察心率、血壓、血氧等,只要指標稍有波動,麻醉醫生會及時處理。整個手術中,SpO2(血氧飽和度)可以持續保持在100%,病人生命體征平穩。
手術結束轉入恢復室之后,并不能馬上“放松警惕”。術后監護和觀察清醒度同樣重要,只有在狀態完全恢復、生命體征穩定,才能安全離開麻醉恢復室返病房。
05術后鎮痛大有講究,康復更不能隨便對付
術后疼痛怎么管,是腰椎骨折患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其實,合理的鎮痛,不光讓人舒服,更直接決定康復速度。當前常用的術后鎮痛方式有靜脈鎮痛泵(PCIA)、局部麻醉、短期口服鎮痛藥等。例如注射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等,利于快速安穩度過術后最難熬的階段。
研究發現,疼痛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更愿意早期起床活動,肌肉力量恢復也更快(Diane M. Birnbaumer, 2025)。早些下床、適度鍛煉,有助于防止深靜脈血栓、預防肺部感染,以及減少骨質進一步流失。
- 康復初期要在醫生和康復師指導下循序漸進,尤其要防止摔倒。
- 術后飲食側重高蛋白、足夠鈣和維生素D補充,幫助骨骼愈合。
- 長期要堅持適當鍛煉,比如散步或簡單拉伸,逐步增加活動量。
有些患者擔心鎮痛藥有依賴,這種情況在嚴格管理下非常少見。不必諱言疼痛,主動和醫生溝通,有需求時合理用藥才是明智的做法。
06 如何通過好習慣減少腰椎骨折?
日常生活中,其實不少簡單的辦法能降低腰椎骨折風險,也有助于骨折后順利康復。關鍵在于日積月累的小動作、多一點細心和決心。
- 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奶制品、豆制品等,每天適當攝入可以幫助骨密度維持穩定。醫學界建議老年人應增加鈣攝入,每日一杯牛奶或一把杏仁都是不錯的選擇。
- 多曬太陽:戶外活動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對骨骼健康有幫助(參考文獻見文末)。
- 適度運動:像快走、游泳、太極等低沖擊運動更利于中老年朋友堅持,鍛煉能增強脊柱周圍肌肉,減少跌倒風險。
- 規律骨密度檢測:65歲以后的人群,建議1-2年復查一次骨密度。
- 發現腰背痛建議就醫:不要等到被動臥床,可以接受骨科醫生的系統評估,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治療和康復方案。
- 康復期多溝通:術后康復時,共同制定鍛煉計劃和飲食方案,有問題隨時和醫生反饋。
參考文獻
- Campagne, D., & Birnbaumer, D. M. (2025). 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the Spine. Merck Manual Consumer Version.
- Taosheng, T. (2024). Symptoms and Treatment of 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Xinhuanet Science Popularization.
- Rizzoli, R., Reginster, J. Y., Arnal, J. F., et al. (2013).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and fractures.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4(1), 1-23.
- Amar, A., & Sheth, R. (2020).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or spine fracture.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 34(1), 1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