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A缺乏癥:看不見的營養危機與治療之路
01|維生素A的奇妙世界 ??
平常忙起來,吃飯就圖個方便。有些人甚至連續一周都是外賣加泡面。其實,我們吃下去的每一口飯,都可能偷偷影響身體里“看不見”的機制。比如維生素A——它不光與眼睛有關,還像一位勤懇的小衛士,投身到免疫、皮膚和細胞生長等許多環節。
主要功能 | 舉例說明 |
---|---|
視力保護 | 暗處看東西不費力,阻止夜盲 |
增強免疫 | 幫助抵御流感、呼吸道感染 |
皮膚健康 | 讓皮膚順滑,減少干燥脫屑 |
細胞生長 | 支持兒童成長、組織修復 |
TIP: 如果你經常感覺晚上看東西費勁、皮膚總是干、嘴巴里容易潰瘍,別立刻歸咎于“天氣干”,有時候身體其實在提醒你缺乏維生素A。
02|缺乏維生素A的隱秘信號 ??
- 早期信號:眼睛總覺得干澀、晚上走夜路眼睛適應變慢,這類輕微癥狀往往不會立刻引起重視。有位26歲的女白領反映,最近半年看手機夜間模式不適應,朋友以為是用眼過度,其實檢查后發現血清維A已經偏低。
- 明顯的警示:夜盲(黑暗環境中幾乎看不到東西)、皮膚粗糙脫皮、反復口腔潰瘍、感冒次數增多,這些病癥持續甚至加重,就需要格外注意是否存在維生素A缺乏了。
小貼士: 夜間視線突然變差、皮膚干了很久,用護膚品也沒變好,不妨考慮檢查一下維生素A水平。
03|誰更容易缺維生素A?
- 孕婦和哺乳期女性: 這個階段女性對維生素A的需求顯著增加,胎兒和新生兒成長都需“原材料”。根據WHO發布數據,孕期婦女維生素A每日推薦攝入約770微克RAE;如果只靠日常飲食,特別是偏素食,易出現隱形缺乏。
- 嬰幼兒: 小寶寶從母體儲備和母乳獲得維A,若媽媽本身儲備不足,容易缺乏。有位10個月大男嬰,出現夜里頻繁驚醒,皮膚發干,經檢查確認其母乳維生素A濃度較低。
- 飲食結構單一人群: 有研究發現,農村及偏遠地區居民;鐘愛精細主食、蔬菜水果攝入少的人更易出現問題(West et al., 2002)。
?? 如果你屬于上述人群,建議通過正規渠道定期檢查維A水平,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補充。
04|身體為啥會缺維生素A?
說起來,缺乏維生素A的背后主要有幾個原因。有些和生活習慣有關,有些則是先天或環境所限。
- 飲食攝入不足:長期很少吃動物肝臟、蛋黃、深綠色蔬菜或橙紅色果蔬,直接導致體內維A供應緊張(Ross, 2010)。
- 消化吸收受限:慢性腹瀉、脂肪吸收不良(比如有腸胃手術史等),會讓攝入的維A利用率降低。
- 生理需求增高:如孕期、喂奶、新生快速生長期等,身體對維A需求量猛增,單靠普通飲食很難跟上。
- 地區性因素:在發展中國家,糧食與蔬菜匱乏區域,普遍易發缺乏癥。聯合國兒基會報告稱,全球每年約25萬兒童因維生素A缺乏導致失明或死亡(UNICEF, 2021)。
?? 這些原因交錯影響,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別只盯著飲食,還要關注慢性疾病、生活環境等綜合因素。
05|怎么治?維生素A缺乏癥的解決方案
治療方式 | 適用人群 | 補充周期與劑量 |
---|---|---|
膳食調整 | 輕度缺乏者 | 增加動物肝臟、蛋黃、深色蔬菜,通常持續4-8周 |
維生素A補充劑 | 中、重度缺乏或有吸收障礙者 | 遵醫囑,急性期口服20萬單位,特定條件下可肌注 |
特殊醫學品 | 消化道疾病、手術患者 | 遵醫囑,定期動態監測 |
?? 治療建議: 不同人情況差異大,應在專業醫生建議下調整方案和劑量。盲目大劑量補充,反而可能引發毒性風險(Penniston & Tanumihardjo, 2006)。
06|飲食預防:哪些食物值得多嘗試???
- 動物肝臟:維生素A最豐富,比如豬肝、雞肝。建議:每周適量食用一次,每次50g左右,保證不過量。(Hathcock et al., 1990)
- 胡蘿卜與紅薯:β-胡蘿卜素可以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建議:烹飪時加一點油,有助于吸收。
- 深綠色蔬菜: 菠菜、油麥菜等含有前體成分。搭配雞蛋一起炒,提升吸收有效性。
- 雞蛋和全脂乳制品:適合日常補充,特別是早餐選擇。
?? 合理搭配葷素、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才有助于讓維A每日攝入更穩定。
07|展望未來:全社會的營養守護
只靠個人注意還不夠,全球已經有很多國家在食用油、谷物等主食中強化維生素A,顯著降低兒童盲癥和感染率。未來,結合家庭教育、學校健康課,持續普及營養知識,會讓“隱形”缺乏癥越來越少。在醫療條件有限的地區,推動食品強化、母嬰營養關懷等多方位干預同樣重要。
小小一粒維生素,關系到一代人的身體基礎。從了解、預防、檢查,到科學補充,每一步都值得關注。身體里那些看不見的小變化,其實都在默默提醒:均衡飲食,不怕遠路。
參考文獻
- Ross, A.C. (2010). Vitamin A and retinoic acid in T cell–related immun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91(5), 1465S–1470S. https://doi.org/10.3945/ajcn.2010.28674F
- Penniston, K.L., & Tanumihardjo, S.A. (2006). The acute and chronic toxic effects of vitamin A.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3(2), 191-201. https://doi.org/10.1093/ajcn/83.2.191
- Hathcock JN, Hattan DG, Jenkins MY, et al. (1990). Evaluation of vitamin A toxic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52(2), 183-202. https://doi.org/10.1093/ajcn/52.2.183
- West KP Jr, et al. (2002). Vitamin A deficiency and maternal-infant health in Bangladesh. Nutrition Reviews, 60(5 Pt 2), S97–S107.
- UNICEF. (2021). Vitamin A supplementation: Global coverage. https://data.unice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