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碎石術的麻醉管理:安全與舒適的雙重保障
01 精準評估:麻醉安全的基石??
麻醉絕非千篇一律,我們的管理始于深入細致的術前評估:
全身狀況透視: 患者多為中老年,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或慢性肺部疾病。我們需全面評估各器官功能儲備,優化控制基礎疾?。ㄈ缯{整降壓藥至術晨),為麻醉耐受性奠定基礎。
結石與手術影響評估:結石位置、大小、是否合并感染或腎積水直接影響手術難度與時長。感染性結石可能導致膿毒癥風險,我們需警惕并做好抗感染與循環支持預案。長期梗阻導致的腎功能損害也需關注,它會影響藥物代謝。
藥物相互作用排查:許多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藥(如阿司匹林、華法林)。我們需謹慎評估停藥時機與橋接抗凝的必要性,平衡血栓與出血風險。其他藥物史也需詳查,避免不良相互作用。
氣道與體位挑戰預判:URS常用截石位,PCNL則需俯臥位或側臥位。這些體位顯著影響呼吸力學(如俯臥位胸廓受壓)和循環狀態(如截石位放腿時血壓驟降風險)。我們需評估患者脊柱活動度、通氣功能,預測困難氣道可能,并制定周全的體位管理方案。
02 個性化麻醉方案:舒適與安全的結合
依據患者狀況、手術需求(時長、創傷、體位)及個人意愿,我們量身定制麻醉方案:
1. 椎管內麻醉(半身麻醉):
適用場景:手術時間預計適中、可配合的中下段輸尿管結石URS手術。
核心優勢:患者清醒,可避免氣管插管損傷;提供良好術中鎮痛及術后早期鎮痛;對呼吸循環干擾相對小。
精細管理要點:精準控制麻醉平面(通常需覆蓋T10水平),避免平面過高抑制呼吸循環;密切監測并及時處理低血壓(常需小劑量血管活性藥);安撫患者情緒,必要時給予適度鎮靜(需警惕呼吸抑制)。
局限:不適用于上尿路復雜結石、PCNL、長時間手術、無法配合或有禁忌癥的患者。
2. 全身麻醉:
適用場景: PCNL手術、預計時間長或復雜的URS、俯臥位手術、患者強烈要求或存在椎管內麻醉禁忌。
核心優勢:提供完全無意識、無痛、肌肉松弛狀態,確保氣道絕對安全與通氣可控,適用于所有體位和復雜手術。
精細管理要點:
氣道保障:根據評估選擇合適氣管導管(常需加強型導管防打折)及插管技術。
循環護航:誘導期藥物易致血壓波動,尤其老年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緩慢給藥、嚴密監測、及時干預。
呼吸管理:精確設置呼吸機參數,對抗特殊體位(如俯臥位)對通氣的負面影響,維持良好氧合與二氧化碳排出。
體溫守護:大量沖洗液及體腔暴露易致低體溫。積極應用加溫毯、液體加溫儀,持續監測體溫。
液體平衡:尤其警惕PCNL手術,大量灌注液可能被吸收,導致水中毒(TURP綜合征),表現為低鈉血癥、高血容量。我們嚴格計算出入量,必要時使用等滲鹽水并利尿,監測電解質。
神經肌肉功能監測:確保精確的肌松程度以滿足手術要求,并在術畢安全逆轉。
03 術中挑戰:麻醉團隊的全程守護
04 平穩復蘇:疼痛管理是重中之重??
手術結束并非終點,我們致力于讓患者從麻醉中舒適、安全地醒來:
氣道安全至上:嚴格掌握拔管指征(意識、肌力、呼吸恢復良好),尤其俯臥位患者需在完全清醒、肌力充分恢復后于平臥位拔管,嚴防反流誤吸。
多模式鎮痛:結石術后疼痛劇烈。我們突破單一阿片類模式,采用聯合策略:
局部浸潤/神經阻滯:切口局麻藥浸潤;新興的腹橫肌平面阻滯(TAP)或椎旁阻滯有效緩解軀體痛。
非阿片類鎮痛藥:規律給予NSAIDs(如帕瑞昔布、氟比洛芬酯)或對乙酰氨基酚,作為基礎。
阿片類藥物:按需、小劑量使用,或應用患者自控鎮痛泵(PCA),力求最小副作用(惡心、嘔吐、呼吸抑制)。
輔助藥物:如加巴噴丁/普瑞巴林針對神經性疼痛,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幫助輸尿管松弛排石并緩解痙攣痛。
防治PONV:結石手術及阿片類藥物均易致惡心嘔吐。我們根據風險評分,聯合應用不同機制止吐藥(如地塞米松、5-HT3受體拮抗劑、氟哌利多)。
體溫與液體管理延續:持續保溫至體溫正常,監測尿量及電解質,維持內環境穩定。
05 總結與建議
輸尿管碎石術的成功,是外科醫生精湛技藝與麻醉團隊縝密護航的共同成就。從術前精準的風險評估與方案制定,到術中面對各種潛在危機的沉著應對與生命體征的精細調控,再到術后舒適化復蘇與疼痛管理,麻醉醫生始終是患者無痛與安全最堅實的后盾。我們守護的不僅是手術期間的安全底線,更是每一個生命在對抗病痛時獲得舒適與尊嚴的權利。當您面對結石困擾時,請放心將您的安全交托給麻醉團隊——我們將以專業與擔當,全程護航您的康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