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肺癌化療的陰影:副作用與應對策略
有一天,王先生在家中和愛人討論晚飯時,突然因為持續咳嗽、嗓子不適去就醫,最后被診斷為肺癌。從那刻起,化療這兩個字變得格外沉重。其實,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在與肺癌和化療打交道,有的人已經經歷,有的人剛剛走進治療階段,許多人對化療的擔憂比病本身還要多。下面的內容希望能幫那些正在接受肺癌化療的朋友或家屬,把復雜的問題拆解得更明白,也更有希望感。
01 肺癌化療是什么?適合誰?
簡單來說,肺癌化療就是用藥物殺滅體內不正常的肺細胞。常見的肺癌類型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多數)、小細胞肺癌(SCLC)。化療的目的是抑制腫瘤生長、縮小病灶,延長生存期,有些患者還會配合手術、放療或靶向藥物綜合治療。
像60歲男性孫先生這樣,診斷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不能手術的,他的治療就選擇了化療為主?;煵粌H僅用于“無路可走”,也常作為術后的輔助治療,防止復發。
- 順鉑、卡鉑 —— 經典鉑類藥物,應用最廣
- 多西他賽、紫杉醇 —— 主要抑制腫瘤細胞分裂
- 培美曲塞 —— 多用于非小細胞肺癌
醫生會根據癌癥分型、身體功能、既往用藥等綜合判斷化療方式。之所以“聽醫生的”,是因為方案真沒辦法千篇一律。
02 這些副作用最常見,應該怎么辦?
化療藥物在攻擊癌細胞的同時,也可能殃及身體里正常生長快的細胞,比如胃腸道、毛囊、骨髓等組織。這些副作用常常讓人苦惱,不過不同的人體驗差別很大。
副作用類型 | 常見表現 | 應對建議 |
---|---|---|
惡心與嘔吐 | 進餐后感到反胃、偶爾想吐,部分人持續惡心 | 分餐進食,選擇清淡好消化食品,按時服用止吐藥 |
脫發 | 部分人頭發明顯減少,可能全部脫落 | 提前理短發、購買假發,減少洗發次數,溫水洗頭 |
疲勞感 | 經常覺得無力、力不從心,難以集中注意力 | 合理安排作息,多休息、適當活動 |
白細胞下降 | 容易反復感冒,感染風險上升 | 注意衛生、人多場合戴口罩,配合醫生定期驗血 |
55歲女性李阿姨第一次化療后,出現了持續的疲倦和輕微口腔潰瘍。醫生建議她調整了營養攝入并用漱口液預防感染,恢復過程明顯加快。
03 心理壓力:從恐懼到接納
化療期間,心里的“陰影”有時比身體反應更難熬。擔心副作用反復、怕拖累家人、對未來沒信心,都是真實存在的問題。一個46歲的中年父親,就因反復擔憂治療進展,一度睡眠極差,生活質量嚴重受影響。
其實,不安和焦慮很常見,甚至偶爾“情緒崩潰”都是正常的。但長期處于高度緊張、害怕,會直接影響免疫力和恢復效果。
- 和信任的人多聊聊,不要把壓力堆在自己心里
- 每天列個小計劃,試著做成一兩件力所能及的事
- 適當參加線上或線下患者互助組織,獲得情感支持
- 遇到持續的失眠或情緒低落,考慮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這提醒我們,心理健康和身體康復同樣重要。不妨像整理屋子一樣,偶爾也把“不開心”清理一下。
04 吃什么最有幫助?——飲食與營養建議
很多患者或家屬最關心:化療期間吃什么恢復更快?其實,合理膳食是幫助身體恢復、防止營養不良的重要方式。
食物類別 | 功效說明 | 推薦吃法 |
---|---|---|
魚、瘦肉、蛋 | 幫助修復受損組織、提升免疫力 | 蒸煮為主,避免油炸 |
多種蔬菜 | 補充維生素,改善消化功能 | 燉煮、炒、做成湯 |
堅果(如核桃、杏仁) | 提供優質脂肪和微量元素 | 每天一小把即可,直接食用或磨粉沖飲 |
米飯、面食、薯類等主食 | 提供能量,防止低血糖 | 分餐多次,保持主食多樣 |
05 運動:動一動,身體也會幫你
別小看簡單的身體活動,即便化療期間大部分時間在家,也可以適當安排點力所能及的運動。研究顯示,輕度活動有助于提升免疫力、緩解疲勞與焦慮(Schmitz et al., 2010)。
- 院子里或家中多走動,每次10~15分鐘,力量允許再逐步延長
- 拉伸四肢、做些簡單體操,有助恢復身體柔軟度
- 累了立刻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 有氣促、胸悶等新癥狀時,要及時停下來并聯系醫生
比如,乳腺癌幸存者運動干預研究(Schmitz KH, et al., JCO, 2010)提到,即便短程散步,也能幫助減輕化療相關的身體不適。
如果實在覺得無力,不妨每天安排個舒展動作,做一組三五分鐘就好。動一動,有時候也是在給自己一點自信心。
06 溝通的力量:和醫生、護士成為“搭檔”
治療過程中,和醫生護士保持順暢溝通很重要。很多問題,不主動說出來醫生很難及時發現。
- 化療開始前,把自己身體狀況和心理顧慮提前告知醫療團隊
- 出現不適、不明白的指導建議,隨時記錄在本子或手機里,下次隨診時一塊問清楚
- 遇到藥物過敏、劇烈反應等緊急情況,立即與醫護聯系
- 化療結束后,定期復查,遵醫囑調整隨訪和生活方式
溝通就像修路。有問題別放在心里,主動問醫生,才能防止“小問題”積累成大麻煩。
結語
和化療一起走過的日子沒那么輕松,但也沒有想象得那么難熬。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恢復節奏,有了家人的陪伴、醫護的守護,科學的飲食、適量的運動、暢通的溝通,許多副作用最終會慢慢過去。
生活里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料的——接受化療其實也是如此,但我們能掌控的,是自己面對困難的選擇。有科學支持的行動,也有可以依靠的人,這條路不會孤單。
主要參考文獻(APA格式)
- Schmitz, K. H., Courneya, K. S., Matthews, C., Demark-Wahnefried, W., Galv?o, D. A., Pinto, B. M., ... & Schwartz, A. L. (2010).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roundtable on exercise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8(26), 4129-4140. https://doi.org/10.1200/JCO.2010.25.0840
- Hesketh, P. J. (2008).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8(23), 2482-2494. https://doi.org/10.1056/NEJMra0706547
- Nielsen, K. M., Faerch, K., Kristensen, M., et al. (2019). Dietary patterns and outcomes in cancer survivors. Nutrition Reviews, 77(5), 211-230. https://doi.org/10.1093/nutrit/nuy066
- Armes, J., Crowe, M., Colbourne, L., et al. (2009). Patients’ supportive care needs beyond the end of cancer treatment: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urve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7(36), 6172-6179. https://doi.org/10.1200/JCO.2009.22.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