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里的敵人:異物卡喉急救指南
01 異物卡喉有多危險?
朋友間聚餐時,有人突然猝不及防地開口咳嗽,臉色變化,氣氛立馬緊張起來。這種突發的卡喉,其實在現實中并不罕見。小孩吃東西過快,老人咀嚼不細,成年人講話時進食,都有可能讓異物卡在喉嚨里。
卡喉會擋住氣道,造成"呼吸路被封鎖"的狀況。氣體無法順利流通,大腦和身體得不到氧氣。對于兒童和老人,氣道本就細窄,一旦被堵住,比成年人更快陷入危險。
小提示:研究顯示,兒童異物卡喉的發生率高于成年人[National Safety Council, 2021]。
別忽視卡喉的嚴重性——延誤救助容易導致大腦缺氧,甚至危及生命。不過,及時識別和正確處理,往往可以化險為夷。
02 如何看出有人卡喉?
癥狀類型 | 具體表現 | 特別說明 |
---|---|---|
初期輕微 |
| 有時像吃到了辣椒,一陣刺激后能恢復 |
嚴重緊急 |
| 通常幾分鐘內需急救,否則有危險 |
?? 現場識別技巧:成年人會下意識捂住脖子,小孩子則可能直接嗆咳,發不出聲音都屬于警示信號。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咳嗽或不適并非都要緊,但持續的言語困難、臉色變異,便是急救信號,不能忽視。
03 成人和兒童該怎么緊急處理?
?? 成人急救(海姆立克法):
- 站在患者身后,雙臂環繞腰部。
- 一手握拳,大拇指朝內,放在肚臍略上的位置。
- 另一手抱拳,用力向內上方猛壓,像要把卡著的東西從氣道"擠"出來。
- 每次施壓后觀察是否吐出異物,如無改善,重復進行。
?? 案例提醒:
38歲的黃女士進食泡饃時卡住,家人未果后呼叫急救。經歷急救人員的正確操作,不到一分鐘異物被排出,轉危為安。這說明方法正確很重要。
38歲的黃女士進食泡饃時卡住,家人未果后呼叫急救。經歷急救人員的正確操作,不到一分鐘異物被排出,轉危為安。這說明方法正確很重要。
?? 兒童急救(背部叩擊或胸部按壓法):
- 讓孩子趴在大人腿上,頭部朝下。
- 用掌根用力拍擊背部肩胛骨中間5次。
- 仍無改善時,翻過來,讓孩子仰臥,用兩指在胸骨正中向下壓5次。
- 反復交替,直至異物排出或專業人員到達。
?? 注意:1歲以上強烈建議用海姆立克法,1歲以下應采用背擊與胸按交替。
04 急救時有哪些細節要避開?
- 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掏喉嚨里的異物——容易越推越深,甚至損傷黏膜。
- 切勿盲目拍背,除非是小孩按方法操作。成年人不正確拍背,反而可能誘發窒息。
- 如果患者還能咳嗽、說話,先讓其用力咳——人為干預反而有時有害。
救護專家建議:急救過程中避免團團亂,保持冷靜,按步驟來是核心。
這些看似小細節,卻能直接決定后果。簡單來講,避免暴力掏挖、混亂搬運,才能降低二次傷害幾率。
05 什么時候需要叫急救?
情形 | 建議行動 |
---|---|
異物無法排出 | 立即撥打120,持續急救 直到專業團隊到來 |
患者失去意識 | 立刻施行心肺復蘇(CPR)并叫救護 |
高危群體(嬰幼兒、老人、慢病患者) | 出現任何卡喉跡象都強烈建議就醫 |
有位82歲的李爺爺因卡喉后暈倒,家人第一時間送醫,醫生內窺鏡操作后排異成功,無后遺癥。這再一次印證,及時專業介入非常重要。
06 日常生活有哪些實用預防技巧?
場景 | 具體建議 | 科普解讀 |
---|---|---|
飲食進餐 | 細嚼慢咽,每口飯菜咽下后再說話 | 減少大塊食物刺激喉嚨,更易掌控吞咽 |
老人照護 | 根據咀嚼功能調整食物軟硬,新鮮水果適當切碎 | 防止牙齒不好導致吞咽問題 |
兒童日常 | 選擇無小零件玩具,吃東西時避免奔跑玩耍 | 堵住喉嚨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塑料、鈕扣等小物 |
全家共用 | 家庭備一份急救知識表,貼在餐廳或廚房 | 關鍵時刻有章可依,防止慌亂 |
簡單建議:用溫水吞飯,幫助潤滑咽喉;兒童進食時有大人陪同,減少意外發生。
?? 推薦預防好習慣:
- 燕麥片+牛奶,既易咽又幫助胃腸消化,適合作早餐。
- 軟蒸紅薯可切細條,提供能量不過于黏膩。
- 香蕉含纖維,切片食用幫助順滑下咽。
參考文獻
- National Safety Council. (2021). Choking: Preventable Death and Injury [White paper]. NSC.
https://injuryfacts.nsc.org/home-and-community/safety-topics/choking/ - Smith, D.T., & Johnson, A.R. (2015).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in children: How to recognize and manage. Pediatrics in Review, 36(8), 341–348.
https://doi.org/10.1542/pir.36-8-341 - Pavitt, M.J., et al. (2017). Accidental choking hazards in childre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53(3), 244–250.
https://doi.org/10.1111/jpc.1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