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名稱 | K2含量(μg/100g) | 適合素食者 |
---|---|---|
納豆 | 約1000+ | 全素可食 |
泡菜 | 變化較大,0~10+ | 全素可食 |
硬質奶酪 | 30~70 | 奶素可食 |
數據參考:Vermeer, C., The Role of Vitamin K in Soft-Tissue Calcification, 2012, Advances in Nutrition.
說起來,如果為素食K2找一個“最佳捷徑”,發酵食品一定榜上有名。特別是像納豆這樣的日本食品,經常被拿來做“K2爆款王”。吃過的人知道,這味道確實獨特,有點像豆豉的親戚——吃法上其實也蠻靈活,可以拌飯、配菜,也能做早餐。
不過,國內常見的泡菜、酸菜,K2含量取決于發酵菌種和時間。一般比不上納豆,但比單純豆腐、青菜要強得多。發酵川味泡菜、德式酸菜里K2也有一定含量,但得定期吃才見效。
有一位40歲的男老師,偏好自制泡菜,又喜歡吃奶酪,檢測發現他的K2攝入不靠動物肉類,也足夠達標。這個例子說明,發酵食品對素食者來說,確實是補K2的好幫手。
如果發現平時的食譜實在難以保證K2攝入,除了常規飲食,不妨考慮補充劑助陣。補充劑的劑型多為MK-7或MK-4(這是兩種常見的K2形式),吸收率高,安全性好(Rheaume-Bleue, K. A., Vitamin K2 and the Calcium Paradox, 2015)。
如果身體情況特殊,比如骨密度偏低或有心血管家族史,咨詢專業醫生后定制補充計劃,是最安全的辦法。與其擔心,不如積極調調整,日常膳食+合理補劑,能幫助把K2攝入量補得妥妥的。
其實,素食生活不等于營養單一,關鍵是會搭配??茖W認識K2的角色,通過發酵食品和補充劑的“雙保險”,享受健康素食,骨骼和心血管也能“吃飽喝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