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鼻子,大大問題:兒童鼻竇炎的那些事兒
孩子感冒拖了兩周,老是鼻塞流涕,家長難免會擔心:怎么還不好,是不是出什么大問題了?其實,兒童鼻竇炎在生活中并不少見。很多家庭都遇到過“明明只是個小鼻涕,怎么最后發展成鼻竇炎”的情況。學會識別鼻竇炎的早期信號、了解發病原因、學會日常護理,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
01 兒童鼻竇炎的“真面目”是什么?
簡單來說,兒童鼻竇炎是指孩子鼻腔和周圍幾個細小“氣室”——鼻竇發生了炎癥。這些部位像是頭部的“小空氣倉庫”,主要起處理空氣和分泌粘液的作用。兒童的鼻竇發育還沒完全,所以更容易因為感冒、過敏、空氣污染等影響,發生炎癥的“連鎖反應”。
小貼士:
- 6歲以下兒童,鼻竇結構不是很完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
- 反復鼻塞、流涕、咳嗽,是家長最常見到的信號。
其實,兒童鼻竇炎只是“鼻子的小麻煩”,及時發現和對癥處理,絕大多數都會慢慢恢復,并不會對孩子健康造成長遠影響。
02 鼻竇炎都有哪些表現?
階段 | 常見表現 | 生活場景例子 |
---|---|---|
早期/輕微 | 偶有鼻塞、清水樣流涕、偶爾夜間咳嗽 | 孩子白天活蹦亂跳,就是早上醒來時鼻子堵、偶爾擦擦鼻涕 |
持續性/明顯 | 持續性黃綠色濃鼻涕、鼻塞加重、陣發性咳嗽、口氣重、影響睡眠 | 7歲的明明:連續兩周白天鼻涕不斷,晚上睡覺打呼嚕,還抱怨頭疼,精力明顯差了不少 |
有的孩子還會因為鼻塞影響食欲,甚至出現輕度發熱。“拖拖拉拉”不好的感冒,常常就是鼻竇炎的信號。
03 鼻竇炎是如何找上門的?
鼻竇炎之所以愛“纏上”兒童,背后有不少原因。它有點像小區門口多條路交匯,來往的人多,難免擁堵,引發“交通小插曲”。
- 病毒或細菌感染(最常見)
根據Jensen等(2013)的綜述,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初期為病毒感染,繼發細菌性感染后,才會出現頑固流膿鼻涕等表現(Jensen, B. et al., 201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 過敏體質
孩子本身對花粉、灰塵等敏感,很容易誘發鼻腔炎癥,再蔓延至鼻竇。 - 環境和生活習慣
長時間生活在干燥、空氣污染較重、或者家庭成員吸煙的環境,都會增加風險。 - 鼻腔解剖因素
個別孩子天生鼻腔結構窄小、鼻中隔偏曲,也更容易被“堵塞”困擾。
04 如何早期識別鼻竇炎?
大部分家長最頭疼的就是:分不清普通感冒和鼻竇炎,到底啥時候應該看醫生?其實,觀察孩子的癥狀變化是關鍵。
- 流感/感冒通常7-10天會緩解,如果鼻塞流涕反而加重或反復超過2周,要高度懷疑鼻竇炎。
- 出現持續黃色或綠色黏稠鼻涕,夜間咳嗽明顯、鼻塞嚴重,尤其影響睡眠、精神和飲食時,建議就醫。
- 伴發熱、面部腫脹、頭痛,或一側鼻塞癥狀更為突出,即使沒有明顯咳嗽,也要排查鼻竇炎。
何時就醫? | 重點檢查項目 |
---|---|
癥狀反復2周以上 / 發熱伴異常鼻涕 | 耳鼻喉科專科體檢 必要時輔助鼻腔內鏡、上頜骨X光等(醫生判斷) |
?? 10歲的琪琪,兩周感冒沒好,出現夜咳和濃鼻涕,檢查發現急性上頜竇炎。經過正規治療,很快恢復健康。這個例子提醒,抓住時機快速就診,比長時間觀望更省心。
05 如何有效治療兒童鼻竇炎?
- 藥物治療 醫生通常首選鼻腔生理鹽水沖洗,有助清理分泌物緩解鼻塞。有細菌感染表現時,會考慮抗生素(需遵醫囑)。
- 居家護理 保持孩子多飲水、室內加濕(濕度50%左右較佳),有助分泌物稀釋和排出。平時可以用溫熱毛巾敷面部,緩解鼻部不適。
- 生活習慣調整 規律作息,保障充足的休息時間。避免孩子劇烈跑跳后,立刻進空調房或者暴露于風中。這樣能減少鼻腔局部血液循環突然變化帶來的負擔。
- ?? 醫生會根據癥狀輕重、持續時間和并發癥風險,決定是否需要做影像學檢查或轉???。
06 日常怎么預防兒童鼻竇炎?
- 飲食推薦
食物 具體功效 搭配建議 新鮮蔬果 富含維生素C,幫助提升身體抵抗力 每天搭配多種顏色果蔬,比單一水果更好 全谷物及粗糧 含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有益腸道健康 可在主食中適量加入燕麥、糙米 優質蛋白類食品 修復組織、增強免疫 合理搭配雞蛋、豆腐、魚肉等 - 家庭護理習慣
- 保持室內通風換氣,空氣流通能減少細菌和塵螨滋生
- 合理使用加濕器,維持空氣濕度適宜
- 定期清洗孩子常用玩具、毛絨制品,減少過敏源聚集
- 出門戴口罩 春秋季節或流感高發期,盡量讓孩子在戶外擁擠場所佩戴兒童口罩,給呼吸道“加一把鎖”。
- 適時鍛煉 適量戶外運動,不僅幫助提升抵抗力,還能預防呼吸道反復感染。
孩子的鼻子雖然“小”,但卻是健康的重要關口。認真觀察、科學護理,大多數鼻竇炎都不會演變成“硬茬子”。家長不必焦慮,一旦有變化,及時就醫,生活中的調養和合理飲食就非常有幫助了。
????? 本文參考權威醫學資料編寫,適合作為家庭日??破諈⒖肌H绻⒆忧闆r特別,還是要請專業醫生判斷。
參考文獻
- Jensen, B., Wenzel, A., & Johansen, H.K. (2013). Acute rhinosinusitis in children—a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77 (10), 1653-1656.
- Heikkinen, T., & J?rvinen, A. (2003). The common cold. Lancet, 361 (9351), 51-59.
- Wald, E. R., Applegate, K. E., Bordley, C., Darrow, D. H., Glode, M.P., Marcy, S.M., ... & Friedman, N. (2013).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bacterial sinusitis in children aged 1 to 18 years. Pediatrics, 132 (1), e262-e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