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腺樣體變“腫”時:了解腺樣體肥大及其手術指征
01 腺樣體——小而重要的“守衛” ???
很多人對腺樣體這個詞不算熟悉,實際生活中看看孩子張著嘴呼吸、晚上打呼、時不時鼻子堵得難受,這個小“部位”就很有可能在悄悄作怪。腺樣體,其實就是位于鼻腔后部的淋巴組織,在人體免疫系統中就像是個“守衛”——尤其在兒童期,為身體抵抗呼吸道感染、病毒細菌入侵做貢獻。大部分孩子在6-7歲以后,腺樣體會逐漸縮小。但如果變得異常肥大,就可能帶來一些不太友好的麻煩了。
雖說腺樣體在幫助小朋友防御疾病,但如果自身結構變得過大,堵塞了鼻咽部,就不只是簡單的“腺樣體大”——對呼吸、睡眠、甚至生長發育都會造成影響。所以,別小看了這個“隱形的小器官”。
02 腺樣體肥大的成因與主要癥狀
原因 | 說明 | 舉例 |
---|---|---|
感染 | 呼吸道反復感染,腺樣體局部淋巴組織反應性增生 | 有位5歲男孩,近期反復感冒,喘氣聲重,還總愛用嘴巴呼吸 |
過敏體質 | 鼻腔組織對粉塵、螨蟲、花粉易過敏刺激,腺樣體隨之肥大 | 6歲女孩,家中養寵物,常有流涕、鼻塞 |
遺傳因素或特殊體質 | 部分家族有類似病史,較易早期發生腺樣體肥大 | 父親小時候也有鼻塞癥狀,女兒4歲開始出現呼吸聲音粗重 |
- 早期表現往往很輕微,像偶爾鼾聲、睡覺時張口呼吸、鼻塞加重。
- 肥大明顯時,表現會持續加重:比如睡覺反復憋醒、白天注意力差、頻繁流鼻涕。
健康影響: 如果腺樣體長時間肥大,孩子不僅容易反復感冒,有時還容易出現聽力下降(比如說話反應慢),也有可能出現“腺樣體面容”——上嘴唇微微外翻、牙齒排列不齊,影響到顏面骨正常發育。
03 如何判斷——腺樣體肥大怎么診斷?
- 專業的耳鼻喉專科體檢: 醫生會了解孩子的病史,比如“晚上打呼嚕多久了”“是否總用嘴呼吸”“近期有無反復鼻炎/扁桃體問題”。常用手電照鼻,查看口腔與咽部結構,判斷是否伴隨扁桃體腫大等。
- 鼻咽部纖維內鏡(電子鼻咽鏡): 輕柔插入鼻腔,可以直觀看到腺樣體的具體大小、形狀,是否阻擋了鼻后氣道。這項檢查非常直觀,可以快速幫助判斷堵塞程度。
- 側位頭顱X線片: 通過拍片,測量腺樣體和氣道之間的關系,有助于評估是否需要介入治療。
比如: 最近有位7歲的女孩,整晚鼾聲不斷,白天變得嗜睡,家長帶她去醫院,醫生通過鼻咽鏡發現腺樣體幾乎堵住了整個鼻咽氣道,這說明即便沒有反復發燒、流鼻涕,一些“呼吸聲音變化”“白天乏力”同樣值得帶孩子去??茩z查。
04 什么時候考慮手術?需要關注哪些標準?
- 嚴重影響呼吸或睡眠: 如果孩子晚上睡覺總是打呼,甚至出現憋氣、間斷停止呼吸,或者白天因睡眠質量太差變得注意力不集中,說明腺樣體肥大已干擾到健康。
- 出現明顯并發癥: 比如反復出現中耳炎、聽力下降、面部發育異常等,這些情況常見于腺樣體堵塞了咽鼓管口,影響了耳部的通氣。
- 藥物治療無效: 一些孩子在嘗試過藥物或保守處理(比如抗生素、抗過敏藥物等)后情況依然沒有改善,這時醫生多會建議通過手術切除處理。
- 家長在家可留意:孩子有沒有“習慣性張口呼吸”、白天打瞌睡、學習反應遲緩的情況。
- 一旦出現上述問題,建議盡早就醫,由??漆t生評估手術指征。
05 治療方式與術后恢復 ??
腺樣體切除術是一項成熟且安全的手術,通常采用全麻,在內鏡下進行。手術時間并不長,大多數孩子當天就能恢復飲水或進流食,一般3-5天可基本恢復日常活動。
環節 | 注意事項 |
---|---|
術前 | 詳細健康評估,排查感染病史;手術當天需空腹 |
術后當天 | 觀察有無出血,少量流血為正常,進食清淡流食 |
恢復期 | 一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和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口腔衛生 |
- 術后短時間內出現輕度鼻音重、呼吸變化,大都屬于恢復過程的正?,F象。
- 出現持續高熱、明顯出血等,則要及時復診處理。
06 如何更好管理腺樣體健康?實用建議來了 ??
食物推薦 | 功效 | 食用建議 |
---|---|---|
深色綠葉蔬菜 | 增強免疫力、豐富維生素C | 每日餐盤半數以上可搭配菠菜、小油菜、芥菜等 |
新鮮水果 | 補充微量元素,降低炎癥反應 | 檸檬、藍莓、獼猴桃、橙子按時令選擇,每天適量 |
優質蛋白 | 幫助組織修復和正常生長 | 瘦肉、雞蛋、豆制品輪換攝入,為身體提供必要養分 |
- 保持良好作息,盡量減少熬夜,睡前減少智能設備使用。
- 避免在過敏高發季節帶孩子去人多空氣差的地方。
- 學齡期兒童如出現連續一周鼻塞或呼吸聲音變粗,應盡快咨詢耳鼻喉科醫生。
07 結語:別小看這些“小變化”
生活中,有太多看似無害的小變化,可能就是健康的信號燈。腺樣體肥大雖常見,但通過正規篩查、積極管理飲食和作息,大部分孩子都可以避開它的困擾。其實給孩子定期做一次簡單的耳鼻喉檢查,遠比反復忍受打呼和鼻塞來得輕松。關鍵是早發現、早干預,每一次小心留意都是對健康最好的投資。
參考文獻
- Brietzke, S. E., & Gallagher, D. (2006). The effectiveness of tonsillectomy and adenoid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A meta-analysis.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134(6), 979-984. https://doi.org/10.1016/j.otohns.2006.03.011
- Lee, C. H., Kim, D. K., Kim, S. Y., et al. (2018).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denoid hypertrophy in childre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8(1), 1078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8-29011-5
- Wormald, P. J., & Prescott, C. A. (1992). Adenoids: Comparative size measurements in radiographs and autopsy material. Pediatric Radiology, 22(1), 40-42. https://doi.org/10.1007/BF0201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