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尿路結石背后的麻醉科視角
夏季常聽人說“腎結石”,一提就讓人頭疼。但其實,尿路結石遠不止于此。生活中,許多人日常感覺并無大礙,突然之間卻被劇烈腹痛困擾,趕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身體“悄悄埋下了小雷”。我們今天不只是聊結石本身,更想說說一旦需要手術,麻醉科到底關注什么,患者自己又該留心什么細節。
01. 尿路結石是什么,風險在哪里???
尿路結石并不是罕見病,其實是尿液里的礦物質和鹽類慢慢沉積、積聚,最后定型成“小石頭”。結石不同于表面光滑的小圓石,它們大多表面凹凸不平,就像是“卡在水管里的石子”,會干擾乃至堵塞尿液流通。
這對健康有什么影響?當尿液排出受阻,腎臟的壓力會變大。久而久之不僅會引發腎積水,還可能帶來細菌上行感染風險。結石如果不及時發現甚至可能損害腎功能——這也是麻醉科醫生對結石患者格外重視的理由。
數據顯示,腎功能異常、感染、持續性積水這些“隱性損害”,有時比疼痛本身還更危險,需要特別當心。(參考文獻:Zeng, G., & Zhu, W. (2018). Premises and Current Progress in Management of Urinary Stone Dise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6, 116.)
數據顯示,腎功能異常、感染、持續性積水這些“隱性損害”,有時比疼痛本身還更危險,需要特別當心。(參考文獻:Zeng, G., & Zhu, W. (2018). Premises and Current Progress in Management of Urinary Stone Dise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6, 116.)
02. 尿路結石的成因有哪些?和麻醉有什么關系???
說起來,尿路結石的背后,和喝水習慣、飲食愛好、遺傳因素以及代謝異常都有關系。
1. 水分攝入不足:尿液濃縮,礦物質結晶機會變多。
2. 飲食結構:高鹽、高蛋白、高嘌呤食物(例如部分紅肉、內臟)更容易促發尿酸型或鈣型結石。
3. 家族史和慢性疾病:如痛風、高尿酸、慢性腸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者易發。
4. 泌尿系統異常:狹窄、反流等結構性病變,干擾尿流。
1. 水分攝入不足:尿液濃縮,礦物質結晶機會變多。
2. 飲食結構:高鹽、高蛋白、高嘌呤食物(例如部分紅肉、內臟)更容易促發尿酸型或鈣型結石。
3. 家族史和慢性疾病:如痛風、高尿酸、慢性腸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者易發。
4. 泌尿系統異常:狹窄、反流等結構性病變,干擾尿流。
總的來說,這些致病基礎決定了結石發作的可能性。而對于麻醉過程,存在結石的人因為腎功能可能有波動、代謝異?;蚋腥?,麻醉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和“清除”速度就可能受影響。麻醉醫生就要結合這些現實情況,對用藥劑量、藥物選擇、手術時間等作出個性化調整,確保麻醉過程更加安全。
英國一項回顧顯示,結石合并尿路梗阻與感染的患者圍術期并發癥風險高于普通人群(Turney, B.W. et al., 2016, BJU International),說明麻醉方案必須考慮這些背景。
03. 尿路結石怎么查?手術前要做哪些準備???
檢測尿路結石,醫生一般會推薦影像檢查作為首選。其中,CT掃描可以看結石的確切位置和大小,超聲波則適用于避免輻射影響的人群。必要時還會加做血液分析,了解腎功能和電解質情況。
麻醉準備環節里還會評估心肺功能,避免手術期間突發狀況。比如患有結石、合并感染、還有痛風和慢性腰痛的患者,術前團隊會提前和麻醉醫生溝通,需要靜脈鎮靜還是全麻,配合抗感染措施,再決定具體方案,大大降低風險。
另外,合并結石、“伴隨疾病較多”的人群,建議選擇具有泌尿外科和麻醉專科協作條件的醫院,有助于提升診治和手術的安全系數。
(引文:Türk, C., et al. (2022).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引文:Türk, C., et al. (2022).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04. 治療尿路結石的方法和麻醉管理細節??
結石治療方式多樣,輕者多喝水即可自行排出。大結石或合并并發癥時,保守和手術方案需綜合考慮:
- 藥物排石:適合小型結石,配合鎮痛藥物,部分患者用藥后可以自然排出結石。
- 微創碎石/輸尿管鏡/腎鏡取石術:需要麻醉支持,根據病情選擇局麻、腰麻或全麻。
- 開放手術:較大、復雜或者特殊部位結石才考慮。
- 藥物排石:適合小型結石,配合鎮痛藥物,部分患者用藥后可以自然排出結石。
- 微創碎石/輸尿管鏡/腎鏡取石術:需要麻醉支持,根據病情選擇局麻、腰麻或全麻。
- 開放手術:較大、復雜或者特殊部位結石才考慮。
手術時,麻醉科不只是幫患者“睡一覺”,還要根據腎功能、感染控制等評估,需要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如果患者病情合并感染或慢性病變,用藥種類和鎮靜劑量更需精細匹配,平衡舒適與安全。比如輸尿管結石伴有高尿酸的病友,麻醉藥的選擇會做特別標記。
英國《BJU International》曾提出,針對這類患者的手術安全,關鍵在于麻醉和泌尿團隊配合,將“精準評估”前移到手術前、術中每一環節(Turney, B.W. et al., 2016)。
05. 日常管理:怎么遠離結石和復發?麻醉科的貼心小建議??
說到預防,真正長效的方法不是單憑“忌口”,而是持續改善生活習慣,給身體循環“更順暢的水管”。麻醉科醫生建議,健康管理離不開“水、動、查”三招:
- 多喝水:每天足量飲水,讓尿液稀釋,有助“沖走”易沉積的結晶,建議成年人日均水攝入在2L以上(具體依個人活動、氣候調整)。
- 合理膳食:蔬菜(例如菠菜、芹菜)、全谷物和適量低脂乳制品,有助于平衡尿液pH值。比如,牛奶(鈣有助于減少草酸吸收),新鮮檸檬水(含檸檬酸可抑制結石增長),都可以幫健康。
- 適度鍛煉:保持體重、避免久坐,尿液流動也更暢通。
- 定期體檢:有家族史或慢性病的人,建議每年做一次泌尿系B超檢查,及時發現細小結石。
總的來說,積極改善生活方式、遵循醫療建議,既能減輕結石困擾,也能讓需要麻醉和手術的過程更平穩順利。有醫生“量體裁衣”的小貼士,總比臨時抱佛腳管用多了。
參考文獻
- Zeng, G., & Zhu, W. (2018). Premises and Current Progress in Management of Urinary Stone Dise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6, 116. [訪問]
- Turney, B.W., Reynard, J.M., Noble, J.G., & Keoghane, S.R. (2016). Trends in Urological Stone Disease. BJU International, 117(5), 733-748. [訪問]
- Türk, C., et al. (2022). EAU Guidelines on Urolithiasis.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