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胃癌:癥狀識別與預防措施
一次通俗易懂的胃癌健康科普 | 讓您快速掌握識別方法和實用預防小技巧
01 胃癌簡介:你為什么需要關注?
有時候,簡單的胃口沒以前那么好、飯后肚子偶爾有點不舒服,很容易被忽視。身邊一個65歲的鄰居姜阿姨,起初只是覺得飯量變少、肚子時不時有點脹,家人并沒放心上??蛇@些小變化,其實有時候已經是身體在悄悄發出的信號。
從數據上看,中國每年約有40萬人新發胃癌(Smyth et al., 2020),也就是說,這種“消化道不速之客”其實離不少家庭都不遠。胃癌早期不容易被察覺,許多人直到病情加重才發現。所以,適當了解一些胃癌的知識——關于癥狀、原因以及預防方法——對我們每個家庭來說真的很有幫助。
02 明顯癥狀上身:警惕身體發出的信號
胃癌的信號其實并不總是那么刺眼。早期可能只是偶爾的胃脹或輕度食欲下降。很多人覺得“吃壞肚子了”、“天氣冷,胃口差”,不過,出現這些變化超過幾周就要小心。
到了明顯階段,胃癌會有更清晰的表現,比如:
- 持續、反復的上腹部疼痛
- 飯量大幅減少,總覺得吃一點就飽
- 體重在短期內明顯下降,衣服忽然變松
- 惡心、嘔吐(有時候吐出來還有點咖啡色)
- 大便顏色變黑或者有血絲
有位59歲的男性,由于反復腹脹、腹痛、黑便,最終在醫院被確診為胃癌。 這個例子說明,有些日常異常雖然不疼不癢,但如果一直持續或者加重,就需要謹慎了。
03 胃癌為什么會悄悄找上門?
很多人關心:為啥明明好好的人,會突然被胃癌盯上?其實,這更多是一些看不見的慢性因素長期累積的結果。
- ??? 幽門螺桿菌感染: 這是造成胃癌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能在胃里長期潛伏、讓胃黏膜“發炎變薄”的細菌(Plummer et al., 2015)。這些炎癥反復損傷胃黏膜,部分人群就有可能發生異常細胞變化。
- ??????????? 家族遺傳: 有些家庭里胃癌病例較多,說明遺傳因素也發揮了一定作用。但這種風險并不意味著一定患病,只是概率略高。
- ?? 飲食和生活方式: 長期高鹽、腌制食品、缺乏新鮮蔬菜果類,是胃癌流行區普遍的飲食習慣。煙酒、長期熬夜,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 ?? 年齡因素: 50歲以上的成年人,是胃癌的高發人群(Sitarz et al., 2018)。
其實,胃癌并不是偶然發生的大麻煩,而常常是多種因素長期積累的產物。對照自己的生活習慣,有針對性地調整,確實會帶來不小的健康收益。
04 胃癌的診斷檢查流程:醫生都怎么判定?
如果懷疑胃部有異常,醫生常會建議做胃鏡——這種檢查能直接“看到”胃黏膜的具體情況。檢查時,胃鏡會取下一小塊組織,讓病理科醫生顯微鏡下判斷細胞有沒有異常(Liu et al., 2022)。
簡單來說,胃鏡+病理檢查,是目前最靠譜的早期診斷手段。對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癥狀長期不緩解的人來說,定期(通常2年1次)做一次胃鏡,大多數醫院都可以提供這項服務。
- ?? 化驗:除了胃鏡,醫生還會查看血常規和腫瘤標志物化驗,但這些檢查只能作為輔助,不能完全替代胃鏡。
- ??? 影像學:必要時,CT或核磁可以幫助判斷腫瘤有無擴散。
05 胃癌治療有哪些選擇?
診斷一旦明確,醫生根據病變嚴重程度和身體狀況,提出個體化治療建議。這里大致給大家簡單介紹下主要的方法:
- ? 手術切除: 早期局限的胃癌,常選擇直接將異常的部位切除。這樣能顯著提高根治率。
- ?? 化療: 部分病例(尤其是已經有擴散跡象),則需要術前、術后或與手術并行的化學藥物治療。例如,59歲那位患者接受了奧沙利鉑與替吉奧方案化療,并結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目前生命體征穩定,副作用較溫和,效果積極。
- ?? 免疫治療&靶向治療: 針對特別類型(如Her2陽性),可聯合“分子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有時能帶來新的機會(Bang et al., 2010)。
- ?? 綜合治療: 復雜病例通常由醫生團隊多學科會診,為患者量身定制多步治療和康復計劃。
一句話總結:治療選擇多樣,但治療要趁早。早期發現、早期干預,依然是影響預后的決定性因素。
06 日常管理:哪些健康習慣有助于遠離胃癌?
說起來,平時怎么吃、怎么生活,確實會決定我們的胃能不能更長時間健康運轉。這里總結一下簡單實用又容易做到的幾條建議:
- 多吃新鮮蔬菜 (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有助于保護胃黏膜和促進消化) —— 每天建議3-5種以上蔬菜輪流換著吃。
- 合理增加水果攝入 (豐富抗氧化物質,對胃部有保護效果) —— 飯后或兩餐之間適量水果,品種豐富更有益。
- 適量蛋白質攝入 (有利于身體修復) —— 如瘦肉、魚、豆制品,搭配多樣,主食粗細結合。
- 保持健康體重 (減輕胃部負擔,利于整體健康) —— 每個月自測腰圍,適度運動加強生活活力。
- 定期健康體檢 (尤其是40歲后,每2年建議做一次胃部檢查) —— 一些醫院推出“胃癌篩查套餐”,了解自身健康底數。
- 飯菜不過燙 (高溫飲食會反復損傷胃黏膜) —— 等飯菜涼一涼再入口,對胃更友好。
另外,如果家中有胃癌高風險人群,或有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史,可考慮咨詢消化內科醫生做專業評估。
07 總結與行動建議
生活中,胃癌其實離我們并沒有想象那么遙遠。最重要的是不輕視身體發出的持久異常信號。規律飲食、科學體檢、健康生活,是打好胃部防線的“黃金三步”。如果覺得自己有類似癥狀或家族風險因素,主動和醫生溝通,就是保護自己的有效方式。
健康從點滴積累開始,這些實際可行的小習慣和知識,也許就能幫你在關鍵時刻多增加一次主動權。愿每一位追求健康的人,胃都能安穩有力地陪伴每一天。
主要參考文獻
- Smyth, E. C., Nilsson, M., Grabsch, H. I., van Grieken, N. C., & Lordick, F. (2020). Gastric canc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6(1), 1-22. https://doi.org/10.1038/s41572-020-0142-x
- Plummer, M., Franceschi, S., Vignat, J., Forman, D., & de Martel, C. (2015). Global burden of gastric cancer attributable to Helicobacter pylo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36(2), 487-490. https://doi.org/10.1002/ijc.28999
- Sitarz, R., Skierucha, M., Mielko, J., Offerhaus, G. J., Maciejewski, R., & Polkowski, W. (2018).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10, 239-248. https://doi.org/10.2147/CMAR.S149619
- Liu, X., Cai, H., Sheng, W., Yu, L., Long, Z., Zhu, H., ... & Wang, Y. (2022).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Gastric Cancer, 25(1), 14-26. https://doi.org/10.1007/s10120-021-01266-1
- Bang, Y. J., Van Cutsem, E., Feyereislova, A., et al. (2010). Tras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ToGA):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376(9742), 687-697.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0)6112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