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使用放化療藥物:鼻咽惡性腫瘤治療中不可忽視的7個安全要點
- 2025-09-09 17:32:41123次閱讀
溫馨提示:本頁面科普內容僅為健康信息的傳遞,不作為疾病診斷及醫療依據。如身體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就診。

規范使用放化療藥物:鼻咽惡性腫瘤治療中不可忽視的7個安全要點
? 服用放化療藥物的最佳時間與方法
放化療藥物分為多種類型(如口服片劑、靜脈注射液等),正確的用藥時間和方式對于藥效發揮至關重要。以常用的順鉑(Cisplatin)、多西他賽(Docetaxel)、紫杉醇(Paclitaxel)為例,這類藥品多采用靜脈滴注方式,通常需在醫院環境、醫療人員監護下進行。部分輔助類藥物(如口服抗惡心藥)可在家中按時口服。
正確做法:靜脈用藥需按醫囑在醫院執行,不可自行注射??诜幗ㄗh固定每日同一時間,餐前、餐后用藥時間需嚴格遵循說明書。例如,某些抗代謝類藥物餐后服用可減少胃腸不適。切忌隨意變動用藥時間和順序,避免影響藥效。
?? 劑型選擇,服用技巧要分清
放化療相關藥物劑型繁多,常見有片劑、散劑、靜脈制劑等。以卡培他濱(Capecitabine)、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等為例,口服片劑常用于輔助治療。
- 口服片劑:需用整片吞服,不可咬碎或嚼碎,否則藥物釋放速度增快,增加副作用。
- 靜脈注射液:必須由專業人員配置并通過輸液泵緩慢注入,不能自行注射。
- 飲水要求:服用口服片劑時建議用200-300ml溫水送服,避免熱飲、奶制品、果汁等干擾藥物吸收。
實際案例:有位41歲男性使用多西他賽期間,護士全程監測注射速度,嚴格按說明書操作,順利完成每療程輸注。
?? 作用機制簡明解讀
- 順鉑:通過與DNA結合,阻斷腫瘤細胞分裂。
- 多西他賽、紫杉醇:干擾細胞微管的動態,阻斷細胞周期。
- 卡培他濱:在體內轉化為5-FU,抑制腫瘤細胞核酸合成。
- 替莫唑胺:烷化劑類,加入DNA堿基,引發細胞死亡。
各類放化療藥物的本質作用在于干擾腫瘤細胞分裂增殖,但其對正常快速分裂細胞亦有影響,這也是副作用產生的主要機制。
?? 按療程規范用藥,用量絕不隨意
放化療藥品多采用循序漸進的療程治療形式,劑量須按體表面積或體重個性化計算。例如順鉑時常按mg/m2用量配給。卡培他濱、替莫唑胺等也有嚴格用法。
- 療程設置:常見為21天/一個療程,療程內不同藥物用量和天數互有差異。
- 不可擅自加減:劑量調整需專業醫生依據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綜合判斷,不可自行增減或提前停藥。
正確做法:每次用藥前須認真核對藥名、劑量、用藥順序。如當日漏服,應第一時間向主治醫生報告,按照醫囑補服或下次繼續,絕不可擅自補服多劑。
?? 藥物相互作用有講究,別與這些藥亂搭配
放化療藥物與很多常見藥品存在相互作用問題。部分抗生素、抗病毒藥、抗真菌藥容易增強毒性;抗癲癇藥或肝代謝酶誘導劑可加快代謝,降低療效。
- 避免與氟喹諾酮類、地塞米松等同時使用,易加重血液毒性。
- 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藥與紫杉醇聯合,出血風險提升。
- 卡培他濱同時服用華法林易致凝血功能異常。
正確做法:如正在使用其他慢病藥(如降壓藥、糖尿病藥等),應提前向醫生說明,避免潛在危險。所有非處方藥,包括保健品,都必須報備。
?? 不良反應莫忽視:及時識別與處理
放化療藥物常見不良反應涉及消化道(如口腔潰瘍、惡心)、骨髓抑制(如白細胞下降)、脫發等。根據文獻統計,紫杉醇靜脈用藥后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超過60%(He, J. et al., 2020)。
- 惡心嘔吐:可使用恩丹司瓊等藥物輔助緩解。
- 白細胞下降:按醫囑定期查血,必要時使用升白藥物,不要擅自服用。
- 掉發、口腔損害:強化飲食營養,做好口腔護理,如需可短期停藥,由醫生決定。
處理建議:若發現連續多次嘔吐、尿量變少、發熱、皮疹等嚴重副反應,應立即至醫院就診。輕度不適可多飲水、適當休息,但嚴禁自行停藥。
?? 儲存與有效期:藥品管理不馬虎
口服片劑和散劑需置于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直射,房間常溫(20~25°C)為宜,防止受潮變質。部分靜脈注射液須貯藏于2~8°C冰箱,切忌冷凍。
- 開封后:部分瓶裝藥液使用當日須用完,不得重復使用。剩余藥品務必交由醫療廢棄物系統處理,切勿隨意丟棄。
- 過期藥物:嚴格禁止服用,過期或變色、異味藥品須報廢。
特別提醒:家庭自備藥品務必妥善存放,尤其慎防兒童誤服。
?? 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 老年人:須根據肝腎功能調整劑量,定期檢查副作用出現。
-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放化療藥多禁用或慎用,有懷孕或生育計劃時一定提前報備醫生。
- 肝腎功能障礙者:絕大多數體內代謝藥物積聚,務必減量或定期監測。
- 兒童:用藥劑量個體化且更為嚴格,針對生長發育階段進行動態調整。
案例分享:臨床中曾有老年患者調整順鉑劑量并每療程觀察腎功能,顯著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 藥品漏服、過量時的補救措施
不少放化療藥物需嚴格按醫囑完成,漏服或過量均影響療效或帶來嚴重風險。
- 口服藥物漏服:如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直接跳過,不可雙倍補服。必要時聯系醫生做個案調整。
- 靜脈注射漏用:理應及時通知醫生,由醫護重新評估安排。
- 過量服用:如誤服或漏服過量,應立即就醫。常見表現有惡心、嘔吐、出血、腎損傷等,不要盲目自救。
正確做法:隨身攜帶藥物清單,記錄服藥時間,每次用藥核對標簽。出現異常第一時間告知醫生。
? 結語:規范用藥,安全第一
放化療藥物作為鼻咽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用法細節和注意事項絕不能輕視。無論是按時用藥、劑型選擇,還是安全儲存、及時報告副作用,都是提升療效與減少風險的關鍵。
再次強調:任何劑量調整、藥物增減都必須經過專業醫生審核。遇到不良反應時不要拖延,需要盡快就醫。合理用藥,才能保障最佳的治療效果,讓放化療真正為健康保駕護航。
References
- He, J., Li, S., Han, X., et al. (2020).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aclitaxel in chemotherapy: a review. 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 14, 2511-2520.
- Ajani, J. A., et al. (2010). Systemic therapy for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Head & Neck, 32(8), 1112–1121.
-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Head and Neck Cancers (Version 2.2023).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ccn.org/
- Li, Y., et al. (2018). Adverse effects of capecitabin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cotarget, 9(20), 15435-1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