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人喉頭堵住、不能說話、呼吸困難時,就是需要立刻反應的時刻。
想象一瓶飲料,快速擠壓瓶身,瓶口的塞子就容易被噴出來。海姆立克法的原理有點類似。
步驟 | 重點動作 |
---|---|
1. 判斷 | 不能說話、不能呼吸、面色發紫 |
2. 站位 | 施救者在背后,手臂繞腰 |
3. 握拳 | 肚臍以上握拳,拇指貼腹臺 |
4. 施力 | 向內、向上猛壓 |
操作其實要根據患者情況調整,以下簡單分類:
人群 | 調整方法 |
---|---|
成年人 | 如上所述常規操作 |
兒童(1-8歲) | 力度需要減小,動作要柔和。可讓膝蓋跪地輔助,避免傷及內臟。 |
嬰兒(<1歲) |
|
孕婦/肥胖者 | 拳頭置于胸骨下緣(而不是腹部),同樣向內向上推擠。 |
簡單來說,被異物阻塞氣管的風險主要在于:氧氣無法進入肺部,短短幾分鐘就可能造成大腦缺氧。成年人和兒童,3-5分鐘內如未恢復呼吸,非常危險。
醫學界認為,“海姆立克法的普及可讓80%以上的突發窒息救回機會大增”(Smith & Jones, 2020)。
高風險場景 | 常見細節 |
---|---|
家庭聚餐 | 進食時說笑、打鬧 |
老人獨食 | 無牙或咀嚼功能低下 |
兒童游戲 | 含小物件、糖果等 |
雖然窒息來勢洶洶,但掌握基本技巧,關鍵時刻人人都能出手幫忙。
情境 | 行動建議 |
---|---|
自己被卡住 | 用雙手按壓自己腹部,也可靠在桌邊急壓腹部。 |
獨處幼兒溺卡 | 發現如有異常,立即呼叫大人協助。 |
家有老人 | 切小塊、監督進食,為牙齒不好的人準備軟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