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聽見內心的呼喚,了解病因、癥狀與治療
01 小變化,難察覺: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有時候,孩子在電視前總是習慣性走近一點,家里人忍不住提醒幾句。實際上,這有時并不是調皮,而是悄悄來訪的“分泌性中耳炎”。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中耳腔內有液體積聚的情況。它并沒有劇烈的疼痛,也很少發熱,卻會慢慢影響聽力。
中耳正如一個小型“聲音工作室”,負責聲音的收集和傳遞。分泌性中耳炎讓這一空間被液體填滿,聲音的傳遞受到影響,外界的聲音變得模糊。這種變化,常常隱藏在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中,很容易被忽略。
?? 小貼士: 聯系人種、年齡不同,分泌性中耳炎在兒童中發病率明顯高于成人。
02 明顯信號: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癥狀
癥狀類別 | 具體表現 | 生活例子 |
---|---|---|
持續耳脹 | 耳朵常感覺“塞住”,有悶脹感 | 8歲的樂樂最近總覺得自家鋼琴聲“變小了”,和以前不一樣 |
聽力明顯下降 | 聽別人說話像隔著一層紗,有時聽不清發音 | 在教室里老師喊名字,10歲的浩浩沒有回應,需同學提醒 |
持續耳鳴 | 耳內有持續的蟬鳴或嗡嗡聲 | 黃女士46歲,晚上安靜時總能聽到一陣陣嗡嗡音 |
?? 溫馨小提醒: 癥狀不劇烈但持續存在,尤其兒童時常聽不清、喜歡調高音量,應考慮盡早就診。
03 為什么會得分泌性中耳炎?——常見病因解析
- 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比如感冒后),容易導致耳咽管(鏈接咽喉和中耳的小管)功能受損,液體難排出,積聚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 過敏反應:像鼻炎、過敏體質的人,黏膜長期充血、腫脹,讓耳咽管“一堵就堵”,中耳排液變困難。
- 解剖結構異常:兒童由于耳咽管較短、較平,容易受到鼻咽分泌物反流的影響,從而增加患病風險。
- 其它因素:腺樣體肥大、鼻咽部腫塊、咽鼓管功能失調等,都是發病常見基礎。
?? 需關注: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5-8歲兒童最為高發,有學齡前兒童經歷過1次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可達38-62%(Bluestone & Klein, 2007)
04 醫生如何診斷分泌性中耳炎?
- 耳鏡檢查:醫生會用小巧的耳鏡仔細觀察鼓膜,看其是否渾濁、鼓脹、活動度下降。
- 聽力測試:聽力篩查能判斷不同頻率的聽力損失類型,有助于區分感音和傳導性聾。
- 聲導抗測試:測試鼓膜的活動能力,發現中耳積液的蛛絲馬跡。
- 進一步檢查:部分人還會被建議做CT或鼻咽鏡,以排查結構異?;蚰[塊。
?? 檢查建議: 持續聽力下降或耳悶超2周,應主動去耳鼻喉??茩z查,尤其是有感冒、鼻炎病史的兒童。
05 治療策略:分泌性中耳炎怎樣處理?
治療方式 | 適用情況 | 實施方式 |
---|---|---|
藥物治療 | 輕中度病例,伴隨感染或過敏體質 | 如糖皮質激素類噴鼻劑,消炎藥等(應醫生指導使用) |
物理治療 | 積液遲遲不消退 | 可選擇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排液,幫助恢復聽力 |
手術處理 | 腺樣體肥大等引發結構異常 | 手術切除腺樣體,解除耳咽管壓迫 |
????? 專家觀點: 大部分病例通過藥物和物理方法可好轉,極少需手術。治療方式須結合具體情況,由專業醫生評估。
06 生活細節與科學預防
- 適量攝入新鮮蔬果:豐富的維生素A、C幫助提升黏膜健康(如胡蘿卜、西紅柿、橙子,建議每天食用1~2份)。
- 加強戶外活動:適當鍛煉增強免疫力,每天戶外運動30分鐘,對呼吸道健康有益。
- 科學保持鼻腔清潔:輕鹽水清洗,避免反復用力擤鼻,減少液體倒流的風險。
- 合理安排作息:充足睡眠,盡量避免熬夜,讓身體有更強修復力。
- 發現聽力問題及時就醫:聽力下降、耳鳴、連續耳悶超過2周,建議前往正規醫院耳鼻喉科檢查。
?? 日常提示: 對因體質有過敏性鼻炎等基礎的家人,定期追蹤,不要忽視輕微聽力、認知變化。
07 總結小記
其實,分泌性中耳炎并不可怕。最關鍵的是,別讓小問題拖成大麻煩。家中孩子突然喜歡調高音量,自己莫名感到耳悶耳鳴,就應該提高警惕。通過規律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早期識別癥狀,基本可以早發現、早處理。如果遇到疑問,專業醫生的建議往往能幫你減少擔心。
?????????
參考文獻
- Bluestone, C. D., & Klein, J. O. (2007). Otitis Med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4th Edition). W.B. Saunders.
-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Foundation. (2016).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154(1_suppl), S1–S41. https://doi.org/10.1177/0194599815623467
- Williamson, I. G., Dunleavey, J., Bain, J., & Robinson, D. (1994). The natural history of glue ear and audiometric findings in general practice. Clinical Otolaryngology & Allied Sciences, 19(6), 45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