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呼吸健康,了解呼吸道感染的正確應對 ???
清晨出門時,空氣帶著點潮濕,偶爾路邊有人咳嗽,你是不是會下意識繞開?其實很多人對呼吸道感染的擔心不只是擔心感冒,更擔心反復發作、影響工作生活。尤其在換季或者空氣質量不太好的時候,打噴嚏、咳嗽的聲音好像變得更頻繁。呼吸道問題雖然常見,但不太容易被重視。了解它,其實沒那么復雜。
01 呼吸道感染,其實是什么? ??
呼吸道感染聽著很專業,簡單來講,就是我們的呼吸系統碰上了“不速之客”——這些不速之客通常是病毒或者細菌。它們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密切接觸,鉆進鼻子、喉嚨或者更深的氣管、肺,惹出一堆小麻煩。日常生活里,無論在公交車、辦公室還是家里,一旦空氣里有人帶著這些病原體,附近的人就可能中招。也就是說,不僅老人、小孩,平時健健康康的年輕人也可能會突然出現問題。所以,別以為自己“不怕生病”,其實誰都有機會遇上。
從醫學的角度,呼吸道感染包括了像普通感冒、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一系列疾病。它們的“嚴重程度”會因為感染到的位置、致病的微生物種類,以及自身的抵抗力而變化。
02 呼吸道感染有哪些“警報信號”? ????
- 持續咳嗽:短暫的咳嗽很常見,但如果咳嗽超過一周甚至更久,不時伴有痰或者干咳,就需要小心了。
- 喉嚨痛或發炎:有時不僅僅是干澀,咽喉會有刺痛、燒灼或者異物感,說話、吞咽都不舒服。
- 流感樣癥狀:比如發熱(可能低燒或高熱)、全身酸痛、流清鼻涕或者濃鼻涕。
- 呼吸不暢:出現氣短、胸悶,有時吸氣的時候甚至能感覺胸部隱隱作痛。
其實有些早期癥狀,比如偶爾清嗓子,輕微鼻塞,很容易被忽略。但如果癥狀持續、加重,或者出現明顯的不適,就得多加注意。
03 為什么會得呼吸道感染?
- 病毒感染:像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是引發呼吸道感染的“主力軍”。據2019年一項流行病學調查,70%以上的感冒屬于病毒感染(Eccles, R. et al., 2019, BMJ)。
- 細菌因素: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也經常搞事情,嚴重時可能導致肺炎。
- 環境刺激:空氣污染、二手煙、粉塵等,會讓呼吸道黏膜變得脆弱,更容易“請進”病原體。
- 免疫力下降:長期熬夜、營養不良、壓力大,這些因素會讓身體防線降低,變得容易感染(Gleeson, M., 2007, Immunol Cell Biol)。
- 年紀與基礎疾病:老人、孩子,本身抵抗力弱。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慢性病患者也更容易感染。
可以看出,不是單一原因造成呼吸道感染,特別在冬季、春秋換季,空氣傳播的感染風險明顯提高。所以,說起來每個人都有“中招”的可能。
04 檢查項目,查明病因很關鍵 ??
想準確知道到底是什么感染,不能只靠癥狀。專業醫生會按照以下幾個流程來逐步判斷:
- 詳細問診:醫生會問你的癥狀持續時間、嚴重程度、是否有寒顫、發高燒,或者有無接觸過患病的人。
- 體格檢查:看喉嚨紅不紅腫,聽肺部有沒有雜音。
- 實驗室檢測:包刮血常規、喉拭子檢測(檢測具體的病毒或細菌),有時還會查C反應蛋白,幫助判斷炎癥性質。
- 影像學檢查:比如胸部X光、CT,有肺部異常陰影時幫助判斷是否發展為肺炎。
實際情況是,絕大部分輕癥患者可能只需要基礎化驗,重癥或病因不明時才會用到影像檢查。如果發現癥狀遲遲不消退,建議及時去專業醫院,別總想著“扛一扛就過去”。
05 治療方式都有哪些選擇?
- 抗生素:只有明確是細菌感染時才用。對病毒感染(比如普通感冒)用抗生素沒有用,反而容易讓耐藥性增加(Smith et al., 2017, J Antimicrob Chemother)。
- 對癥支持療法:比如止咳藥、化痰藥、退燒藥等,主要是減輕癥狀,讓人舒服一些。但如果癥狀輕微,往往休息充分、多喝水就能好轉。
- 注意休息和補水:睡眠時間充足,喝溫水、吃些清淡飲食,有助于加快康復。
- 必要時門診隨訪:癥狀加重時,比如呼吸急促、持續高熱,建議復查。
很多人誤以為用抗生素就萬無一失,其實要根據醫生建議判斷是否需要。隨意用藥反而會帶來副作用。
06 日常生活,哪些小習慣幫你防住感染? ?????♂?
- 勤洗手:每次外出、接觸公共場所后,認真用洗手液清洗雙手,是最簡單有效的防護措施之一。
- 規律作息、均衡營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比如橙子(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提升免疫力),西藍花(富含抗氧化物),每天保證足量飲水,對預防呼吸道感染有好處。
- 室內保持通風:不管是家里還是辦公室,每天都應該定時開窗,讓新鮮空氣流通,減少病原體濃度。
- 適當鍛煉:每周堅持3-4次快走、慢跑或瑜伽運動,能提升身體抵抗力。
- 咳嗽或打噴嚏時捂住口鼻:習慣性遮擋,能減少飛沫傳播,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 特殊時期戴口罩:比如流感高發季、或去人聚集較多的公共場所,戴口罩是一道實用的屏障。
- 建議生病超過3天不緩解時就醫:不要拖,特別是發熱、呼吸困難、咳血或者胸痛等情況,應該盡快到醫院。
小習慣積累起來,就是一道健康的“防火墻”。其實,每天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飯后散步,都會慢慢讓你受益。
生活節奏快,難免遇到點小感冒或者嗓子不舒服。但有些警示信號不能硬扛,出現持續咳嗽、喉嚨又紅又痛時,別總想拖一拖。如果能在生活中堅持健康習慣,呼吸道感染真的沒那么難對付。關鍵時刻身體會用自己的防線“頂住”,每個人都能養成屬于自己的健康防線。
參考文獻:
- Eccles, R. et al. (2019). “The Common Cold and Flu: Evidence for Symptom Reduction and Prevention,” BMJ, 364(8155).
- Gleeson, M. (2007). "Immune func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Immunol Cell Biol, 85(6), 621–626.
- Smith, S. M., Fahey, T., & Smucny, J. (2017). "Antibiotics for acute bronchitis," J Antimicrob Chemother, 72(3), 65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