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呼吸道感染:識別、診斷與應對指南
01 日常中遇到的兒童呼吸道感染現象
秋冬季節,小朋友在學?;蛘呒依锶菀壮霈F小感冒。有時也許只是偶爾清清嗓子或者輕微咳嗽,家長們會覺得孩子是不是要感冒了。其實,呼吸道感染就像個“隱形訪客”,在早期常常只有一點輕微的不適,未必立馬察覺。
比如有的孩子只是偶爾打噴嚏、晨間流鼻水,自己很快就恢復狀態。這種變化有時不明顯,一不留心就會錯過。不過,如果家里有體質敏感的小朋友,這種自然現象很容易讓父母心頭一緊,擔心是不是感染了什么病毒。
身體作為“健康小衛士”,會用一些微小信號,悄悄提醒環境變化或身體不適。這階段的癥狀通常不劇烈,容易和普通感冒混淆。
02 如何識別兒童呼吸道感染的警示信號? ??
-
持續咳嗽:不同于偶爾清嗓子,如果孩子一整天反復咳嗽、嗓子發癢,特別是影響到晚上睡覺,要引起關注。
實例:有位14歲的小患者,這兩天發熱到37.3°C,出現了明顯的頭痛和陣發性干咳,飲食睡眠沒有太大變化,但咽喉有點發紅。 - 流鼻涕、鼻塞:剛開始也許只是一點鼻水,若持續流清水樣鼻涕,甚至顏色變黃變濃,伴有鼻音加重,就不能只當成過敏性問題處理了。
- 喉嚨痛、扁桃體腫大:有些孩子會說“嗓子有東西卡著,吞咽費勁”,如果看見嗓子發紅,或者孩子吃飯明顯減少,就需要小心。
- 發熱:體溫超過37.5°C值得監測,38°C以上屬于發燒。有的孩子一天內反復起伏,精神狀態也許還能堅持,但不能掉以輕心。
- 精神狀態變化:如果本來活潑的孩子突然變得愛睡覺、不愛說話,哪怕體溫不高,也可能是身體在對抗病原體。
一旦出現以上持續的癥狀,別忽視去醫院做個檢查,有助于明確到底是普通感冒還是需要特別處理的呼吸道感染。
03 兒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朋友的免疫系統還沒有成年人那么“老練”,面對外界的各種病毒、細菌,“防線”容易被突破。說起來,呼吸道感染的產生通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
傳染源暴露:在學校、幼兒園等人多的地方,病原體容易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一人感染很容易蔓延一圈。
數據支撐:研究指出,兒童6歲前每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病率約5~7次,比成年人高出好幾倍 (Heikkinen & J?rvinen, 2003)。 - 免疫力相關:小齡兒童免疫力發育尚未完善,對很多病毒和細菌的防護仍然“漏洞”較多,因此更容易反復感染。
- 環境與個人習慣:經常待在空氣不流通的空間,不勤洗手,或家庭成員帶病接觸孩子,也會增加感染機會。
- 疾病或遺傳因素:比如有些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哮喘史,或家族中有呼吸道易感體質,感染風險也會高一些。
呼吸道感染雖然常見,但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引發嚴重后果。早期關注這些誘因,對于合理防控、及時干預很有幫助。
04 兒童呼吸道感染,醫生會怎么做檢查???
面對持續咳嗽、發熱等癥狀,醫生通常會按步驟進行診斷:
- 詳細問診:詢問孩子發病時間、具體有哪些癥狀、吃飯睡覺是不是受影響、家里其他人是否也生病等。
- 體格檢查:醫生會查看咽喉有無充血、扁桃體是否腫大等。有時還會聽聽呼吸音,檢查是否有痰鳴、喘息等表現。
-
輔助實驗:必要時,會做血常規、咽拭子(檢測病毒或細菌)、甚至胸片。
比如上面提到的小患者,初步檢查就發現咽喉發紅,扁桃體輕度腫大,血常規會進一步判斷感染類型和康復進度。
這些檢查幫助醫生區分病毒與細菌感染,也為后續治療方案提供方向。家長不要過度焦慮,這只是確保診治準確的步驟。
05 兒童呼吸道感染可以如何應對和治療???
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常見的應對方法有以下幾種:
- 對癥處理:發燒可以用退燒藥,咳嗽影響休息時可給予合適的止咳藥;嗓子疼時,可配合咽喉噴霧劑。
- 藥物治療:病毒感染多以緩解癥狀為主,細菌感染或合并癥狀嚴重時,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抗生素。
- 生活調整:給孩子充足的水和容易消化的飲食。保證足夠睡眠,避免劇烈運動。
- 聽從醫生建議:用藥按照醫生處方來,不能自己隨意調整藥量。比如前文病例中,醫生要求定時檢測體溫、藥物避免陽光直射,癥狀緩解后復查,才能重返校園。
- 觀察病情變化:如果出現持續高熱、呼吸急促、精神明顯不佳等情況,應及時復診或轉診。
這些治療和護理手段,大多數孩子一周內可以緩解。但家長還需耐心,配合醫生完成復查,不輕易提前停藥。
06 日常管理與科學預防建議 ??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調整,可以有效減少孩子呼吸道感染的發生。
- 讓家里空氣流通:每天定時開窗換氣,讓新鮮空氣循環;人多時保持一定距離,尤其在流感季節。
- 勤洗手:回家、飯前便后及外出歸來都要用肥皂認真搓洗雙手至少20秒。
- 均衡飲食:橙子、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幫助身體維持良好免疫力。例如,早餐時給孩子加一份酸奶或者一小把堅果,是很好的補充。
- 多喝水:每天適量用溫水,幫助呼吸道分泌物稀釋排出。
- 適度曬太陽:午后陽光下活動15~30分鐘,有助于身體合成維生素D,對增強免疫力有好處。
- 主動接種疫苗:如每年按需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減少重癥概率。
- 不要隨意接觸可疑人群:外出時佩戴口罩,遠離打噴嚏或咳嗽的人。
- 有癥狀及時就醫:如果孩子的體溫一直反復,或出現持久熱度、劇烈咳嗽、呼吸急促,建議盡快帶到專業醫院就診。
說起來,最好的辦法是把這些小習慣變成一家人的“日常任務”,讓健康慢慢成為孩子自覺的選擇。
參考文獻
- Heikkinen, T., & J?rvinen, A. (2003). The common cold. The Lancet, 361(9351), 51-59.
- Moore, H.C., Jacoby, P., & Taylor, A. (2010). The seasonality of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6(2), 222–229.
- Principi, N., Esposito, S. (2013). Sever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s: Who, when & why. Pediatric Respiratory Reviews, 14(3), 15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