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厭囊腫科普指南
01 簡單來說,會厭囊腫到底是什么? ???
說起喉嚨,大家恐怕只覺得是食物和空氣“分道揚鑣”的地方。其實,在舌根后方,有塊像小蓋子的地方,叫做“會厭”。它平時幫我們把食物和空氣分別引到對的路上。會厭囊腫,就是在這會厭部位,長了個小水泡一樣的東西。它屬于囊性病變,有點像氣球一樣鼓起來,但大多時候初期并沒太大感覺,也不影響日常飲食。
這個“水泡”多半慢慢生長,起初不太察覺,如果體積繼續變大,才會影響吞咽、發聲,甚至偶爾出現呼吸略費力的感覺。有點像你在下雨天穿的雨衣不小心鼓了個包,只有當包變大,走路時才覺得不舒服。
總體上,會厭囊腫算是比較少見的小麻煩,但涉及呼吸道,也值得大家多認識一下。
02 哪些癥狀需要留心???
-
1. 咽部有異物感:有些人覺得喉嚨像“卡”著點什么,但不是每次都有。
案例參考:一位48歲的男性,持續咽部異物感已一年,但飲食、睡眠、體檢全都正常,只是偶爾覺得像有小塊雜物掛在喉嚨深處,這其實就是會厭囊腫的表現之一。 - 2. 吞咽不太順暢:部分患者發現吞咽的時候好像嗓子里多了個東西,尤其是咽干、困倦或感冒的時候更明顯。
- 3. 發音偶有改變:囊腫長大后,可能讓嗓音變悶,或者說話時聲音不像以前那樣清亮。
- 4. 呼吸突然吃力(較罕見):只有當囊腫特別大、突發感染時,才有可能讓呼吸變得困難。這是需要馬上處理的急癥。
大部分人早期并沒明顯癥狀;等到感覺長時間咽喉異物,或聲音變啞、不明原因咽部堵塞,就建議及時去耳鼻喉科檢查一下別拖延。
03 會厭囊腫是怎么來的???
很多人困惑,平時生活挺健康,怎么不知不覺就長了個“小水泡”?實際原因還挺常見。
- 1. 慢性炎癥最常見:喉部的粘膜里有腺體,分泌液體保持濕潤。如果咽喉經??人?、說話多或者季節轉換容易“上火”,腺體出口被堵住,分泌物憋積,“水泡”可能就慢慢鼓了出來(參考:Cho, W. K., Lee, D. H. (2005). Laryngoscope)。
- 2. 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反復侵犯呼吸道,會導致腺體分泌異常或局部損傷,增加囊腫發生率。
- 3. 局部創傷和刺激:比如反流性咽炎,強烈的胃酸長期沖刷咽喉,或是反復大聲喊叫、抽煙飲酒的人,刺激會厭黏膜,也容易誘發囊腫。
- 4. 年齡有關:雖然會厭囊腫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成人的發病率相對更高,尤其是中老年群體(Zhao, Y., et al., 2012, Acta Otolaryngol.)。
這說明,喉嚨這個“交通要道”,一旦受了反復刺激或者慢性炎癥,就有可能“鼓包”出囊腫來。
04 怎么確診會厭囊腫???
- 1. 喉鏡直視檢查:醫生用一根細管帶著燈和攝像頭的“喉鏡”,輕輕放到喉嚨深處,就能看到會厭有沒有鼓起來的囊樣突起。這一步最直觀,像給“喉嚨小屋”做了次全面巡視。
- 2. 影像學輔助判斷:特殊情況下,CT或MRI影像能幫助區分囊腫和其它病變,尤其對判斷囊腫大小和周圍組織有沒有受影響很有幫助(Wang, C. H., Lee, K. Y., 2013, Americ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簡單說,只要咽部有難以解釋的異物感,且持續存在,專業耳鼻喉科的喉鏡檢查基本都能明確診斷。遇到不典型或復雜情況,才需要做進一步影像檢查。
這里要說一嘴:喉鏡檢查一般比較溫和,整個過程數分鐘,不用全麻,絕大多數人可以耐受。
05 治療方式有哪些???
治療是不是就意味著動大手術?其實沒想象中那樣“可怕”,主要分兩種:
- 1. 觀察隨訪:如果囊腫不大,也沒有明顯影響吞咽和呼吸,只是輕微異物感,很多醫生會建議定期復診,觀察囊腫變化,不急于處理。
- 2. 手術切除:當囊腫直徑增大,頻繁影響進食或說話,或者反復發作、有呼吸困難危險時,就推薦手術?,F在常用的是微創手術,比如經口激光切除,既創傷小、恢復快,復發率也比較低。根據報道(The Hong Kong Voice and ENT Centre, 2009),有患者上午手術、第二天就能出院。
大部分人在治療后,癥狀明顯緩解,復發概率低。手術風險相對可控,術后只要護理好,恢復期一般不長。不過,如果有大量囊液或反復感染,術后要按醫囑按時隨訪復查。
06 日常管理和預防,能做什么???
-
多喝溫水,保持喉嚨濕潤
淡水 + 降低黏膜干燥,有助防止喉部慢性炎癥 + 日常少量多次喝 -
增加蔬果攝入,補充維生素
新鮮水果和蔬菜 + 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維護咽喉健康 + 每日一到兩份 -
控制高溫辛辣飲食
溫和烹飪食物 + 減少黏膜刺激,喉嚨更舒適 + 建議多蒸煮,少熱燙 -
適度鍛煉,增強免疫力
快步走等適宜運動 + 增強體質,減少感染 + 每周三到五次 -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
恒定作息 + 讓身體有更多修復機會,維護咽喉健康 + 每天7~8小時 -
學會傾聽身體信號,及時復查
如發現咽喉持續異物感、吞咽困難或聲音突然發生變化,應盡快到耳鼻喉??凭驮\,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指導。
長期來看,以上方法容易堅持,不難做到,對維護咽喉整體健康都很有幫助。真正做到愿意花一點心思保養,總比等到問題加重再手術要省心不少。
參考資料
- Cho, W. K., & Lee, D. H. (2005). A clinical study of laryngeal cysts: ten-year experience of 66 cases. Laryngoscope, 115(12), 2164–2167. https://doi.org/10.1097/01.mlg.0000185690.54250.c7
- Wang, C. H., & Lee, K. Y. (2013). Imaging of laryngeal cyst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34(3), 268–271. https://doi.org/10.1016/j.amjoto.2012.09.011
- Zhao, Y., et al. (2012). Clinical analysis of laryngeal cysts: a report of 113 cases. Acta Otolaryngol, 132(sup1), S88–S92. https://doi.org/10.3109/00016489.2012.698008
- The Hong Kong Voice and ENT Centre (2009). 激光切會厭囊腫1日出院. [Online]. Available: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090706/00304_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