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黑色素瘤:你需要了解的關鍵知識
你有沒有仔細看過自己的痣?平時在洗澡或者換衣服的時候,那個老在胳膊上的小黑點,時間久了會不會發生什么變化?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會把這些細微的變化放在心上。但其實,惡性黑色素瘤就在這些“看似普通的小痣”中悄然潛伏。了解它,不是讓人焦慮,而是幫助大家在日常中做到心中有數。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有點神秘、卻極其重要的話題。
?? 01 什么是惡性黑色素瘤?
簡單來說,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從皮膚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起源的惡性腫瘤。它和常見的皮膚癌不同,雖然占所有皮膚癌的比例不算高(大約2%),但卻是導致皮膚癌死亡率最高的類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這種腫瘤擴散得很快,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容易侵襲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比如淋巴結、肝臟甚至骨骼等。
黑色素瘤專挑暴露在陽光下的皮膚,但有時候也會在腳底、手掌、甲床、甚至鼻腔等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冒頭。皮膚深色的人群發病率較低,但一旦患病也不能輕視。
這說明,不管你的膚色、年齡、性別如何,都有了解惡性黑色素瘤的必要性。
??? 02 惡性黑色素瘤的常見癥狀是什么?
- 1. 皮膚上的新痣或小黑點:不少黑色素瘤最初是新長出來的小色塊,看起來和平時的痣差不太多。
- 2. 原有痣的改變:比如邊緣開始發糊、顏色變深或者混合多種顏色,甚至突然長大,邊界不再圓滑。
- 3. 顏色“斑斕”:有的痣不只一種顏色,棕色、黑色、藍色、紅色、甚至白色混在一起。
- 4. 表面變化:出現糜爛、出血,或者短時間內表面高低不平。
- 5. 感覺變化:明顯的癢、痛、甚至周圍紅腫。
有一位64歲的男性,最初只是鼻翼部位間斷性出血,幾個月后發現自己鼻腔內多了一個異樣的新生物,病理檢查證實是惡性黑色素瘤,還合并了肝和骨的轉移。這提醒我們,有些變化很輕微,持續時間卻不短,千萬別等到明顯癥狀才去醫院。
別忽視:如果發現以上變化,尤其是在短時間內出現或進展,就要重視起來,及時就醫更安全。
?? 03 為什么會得惡性黑色素瘤?
想要防范風險,先要明白黑色素瘤的“幕后推手”究竟有哪些。
- 紫外線照射:長期、反復性日曬是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尤其像去海邊曬傷、喜歡曬黑的人更要警惕。長期照射可讓皮膚里的黑色素細胞發生異常變化。
- 遺傳易感基因:有些家族里黑色素瘤發病率高,并非巧合。有些人天生帶有“易感基因”(如BRAF、KRAS等突變),比別人更容易發病。
- 皮膚類型及痣的數量:皮膚白、容易曬傷、有很多痣或異形痣(樣子怪、不太規整)的朋友要多留意。
- 年齡和免疫狀態:年齡越大、免疫狀態特殊(比如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發病幾率也會上升。
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新發黑色素瘤病例約97,610例,但致死人數近8,000,說明雖然不是最常見的皮膚癌,卻是最危險的一種(Nambudiri et al., 2024)。
要小心:只要具備以上幾個條件之一,主動關注皮膚健康并不過分。
?? 04 如何確診惡性黑色素瘤?
說到確診,絕對不是靠肉眼看看痣的顏色就完事。專業流程一般這樣進行——
- 第一步:皮膚??企w檢。醫生會用放大鏡(或皮膚鏡)觀察痣的形態、色澤和邊界。
- 第二步:活檢。對于有疑點的痣,醫生會局部麻醉下切下一小塊或完整切除送檢。病理醫生在鏡下看細胞有沒有“異常增生”的表現。
- 第三步:基因及相關檢查。如果病理確診,可能會檢測腫瘤相關基因突變(如BRAF、KRAS),幫助評估和選擇治療方案。
- 第四步:影像學輔助檢查。比如做MRI、CT,看腫瘤有沒有擴散轉移到肝臟、骨骼等地方。
以真實病例為例:有位患者鼻腔首次出現黑色素瘤,活檢配合免疫組化,最終確診,同時通過MRI發現腫瘤已經轉移。這說明部分患者就診時已進入晚期,所以平時定期檢查、早期發現特別關鍵。
實用建議:當痣出現“不一樣”時,及時就醫做皮膚科體檢很有必要,不必等“長大變形”才警覺。
?? 05 治療惡性黑色素瘤的方法有哪些?
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講究“早發現早處理”。根據疾病進展不同,需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措施。
- 外科手術切除:對于早期,沒有轉移的病灶,手術一次性切除是首選。
- 免疫治療:如果腫瘤已經擴散,越來越多的醫生會推薦免疫藥物,如PD-1抑制劑,通過激活自身免疫系統來攻擊腫瘤(Nambudiri et al., 2024)。
- 靶向治療:主要針對存在特定基因突變(比如BRAF、KRAS)的患者,這類藥物精確打擊腫瘤,讓正常細胞受到的損傷降到最低(Robinson et al., 2022)。
- 化療和放療:多應用于晚期病例,其他方法效果不佳時增加療效。
以前面提到的那位64歲男患者為例,他被診斷出晚期腫瘤轉移后,目前正接受替莫唑胺(化療)加卡瑞利珠單抗(免疫)方案,在治療后體征穩定,也計劃繼續下個療程。
小結一下:具體方案需要結合個人身體情況和腫瘤類型,由專業醫生綜合評估決定,不同階段可以有多種組合治療,不必焦慮。
?? 06 日常如何預防惡性黑色素瘤?
很多朋友關心,生活中怎么做才更安全?其實,預防措施都并不復雜,核心就是“了解自己+科學護膚”。
- 番茄 + 抗氧化保護 + 日??勺鳛樯?、湯或零食,幫助皮膚抵御紫外線損傷。
- 花椰菜 + 提升皮膚修復力 + 熟食、涼拌都可以,每周保證1-2次攝入。
- 藍莓 + 富含花青素 + 作為早餐配料或零食,每次30-50克,為皮膚提供微量元素。
- 出門記得穿戴寬邊帽、長袖衣物,尤其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最強紫外線時段。
- 選擇SPF 30及以上的防曬霜,涂抹均勻,每兩小時補一次。
- 每月自查一次全身皮膚,家里人可以互相幫忙看看不容易看到的部位。
- 有家族史或“痣多、異形痣”的朋友建議每年做一次皮膚科全身檢查。
日常生活中,黑色素瘤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此莆⑿〉淖兓赡茈[藏著大問題。掌握簡單的自查技能,合理選擇飲食習慣和防曬措施,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皮膚健康“加一道鎖”。遇到疑問,第一時間找專業醫生咨詢,比任何猜測、拖延都更靠譜。只要行動起來,這個“隱形的小麻煩”也完全有辦法應對。??
參考文獻
- Nambudiri, V. E., et al. (2024). Melanoma - Skin Disorders - Merck Manuals Consumer Version. Merck & Co., Inc. [Link]
- Robinson, E. S., Simpson, C. L., & Tolkach, Y. (2022). Targeted therapies in melanoma: mechanisms and current practice. Journal of Oncology, 2022, 5276938. https://doi.org/10.1155/2022/5276938
- The Mayo Clinic. (2024). Melanoma - Symptoms and caus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melanoma